楼兰故人的文集
推荐作品第5页
精华佳作 4 篇
个人签名:一个文学的爱好者,一个写作的练笔者,一个用心体察社会的实践者......
- 为敢向“官”喷辣椒水的警察喝彩
- @2007年7月23日分类-杂文·世态
据南京晨报报道,月日,南京交警在纠正一起反道违章时,遭遇男性私家车主的强烈抵制,不仅不配合交警的酒精检测,还在被强行…阅读全文 ▷
- {不可遗忘}监督者怎么也成了违规者?
- @2007年6月28日分类-杂文·时政
据新京报报道,月日,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阅读全文 ▷
- [不可遗忘]音乐--无限寂寞中的选择
- @2007年6月23日分类-散文·抒情
我曾是个狂热的音乐爱好者。我喜欢音乐始于那个特殊的年代。当时学校停课闹革命,没有书读了。我一夜之间成了狗崽子,也无人…阅读全文 ▷
- [不可遗忘]紧急行动
- @2007年6月16日分类-小说·小小说
引子今年是泸沟桥事变七十周年纪念。七十年前,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侵华战争,在泸沟桥首先打响了第一枪,就此拉开了中国抗日…阅读全文 ▷
- 唉,吃饭也逃脱不了“性文化”
- @2007年5月2日分类-杂文·杂谈
孔子有句名言已流传了两千多年,即色,食性也。这句名言似乎人人都懂,然而人们不一定了解其中的真谛。有的人理解为人们对颜…阅读全文 ▷
- 村办电视台算不算与时俱进
- @2007年4月29日分类-杂文·时政
据媒体报道,月日,西安市雁塔区双桥头村自筹资金办起的村电视台因违反国务院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十条的规定被叫停下马了。本…阅读全文 ▷
- 唉,媒体对“性”真是情有独钟
- @2007年3月27日分类-杂文·杂谈
最近无意中翻了一下前几个月的新闻,发现在岁末年终之际,媒体关于性的新闻连篇累牍,让人喘不过气来。一是演员张钰在网上公…阅读全文 ▷
- 也说远和近的辨证关系
- @2007年2月7日分类-杂文·物理
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这是顾城的名篇远和近。诗人透过表层形象着意揭示了一种…阅读全文 ▷
- 这个城市的知名度急速上升说明了什么
- @2007年1月23日分类-杂文·物理
近几年安徽阜阳的知名度可谓直线上升。先是出了市长贪官肖作新夫妇。而后是从阜阳发迹,被处死刑的原副省长王怀忠。再有震惊…阅读全文 ▷
- 该给公款吃喝定个什么性?
- @2006年11月2日分类-杂文·世态
最近据瞭望杂志批露,年全国公款吃喝亿元。年底公务员的统计数字为万。亿的公款吃喝,平均到每个人头上就是近万元。这确实是…阅读全文 ▷
- 何来的超强吸引力
- @2006年10月25日分类-杂文·世态
刚刚结束的年国家公务员报名工作传来消息,报名的最后一天出现了井喷。不仅热门职位突破比大关,一些原本无人问津的冷门职位…阅读全文 ▷
- 热闹非凡的校庆
- @2006年10月17日分类-杂文·世态
近年来,不少大学和中学,都热衷于搞校庆活动。这不,今年十一长假前我就接到邀请函,回母校参加五十周年校庆活动。当我和着…阅读全文 ▷
- 难把握的“度”
- @2006年10月13日分类-杂文·世态
曾听过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讲授领导学。其中关于度的把握教授有个很形象的比喻把握度就象拿蛋糕,用力大了蛋糕会被捏扁,用力…阅读全文 ▷
- “性工作者”乃何许人也
- @2006年9月27日分类-杂文·世态
眼下网络用语外来语漫天飞,已经让人目不暇接。就连一些生造词竟也登堂入室了。今天看某大都市晨报,其中性工作者一词甚是夺…阅读全文 ▷
- 为一句讥讽而怒
- @2006年9月24日分类-杂文·世态
记得冯小刚不见不散的影片中有这样一段台词。男主人公在黑板上画了座喜马拉雅山说,山的南面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四季如春…阅读全文 ▷
- 也说“怎一个涨字了得”
- @2006年9月21日分类-杂文·世态
近年来,中国老百姓感受最深的可能就是个涨字了。其中教育医疗住房因价格不断攀升,又和老百姓关系密切而被比喻为新三座大山…阅读全文 ▷
- 她告诉了我们什么
- @2006年4月21日分类-杂文·物理
最近,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告诉了我们一个真实的故事。武秀君是辽宁本溪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她的丈夫赵勇是当地的一名包…阅读全文 ▷
- [征文]春祭
- @2006年4月2日分类-散文·抒情
阳春三月,清明时节。我们全家三口趁着周末的闲暇时光,走出家门,赶在清明节前到公墓缅怀已故的岳父。并在纪念碑前隆重祭奠…阅读全文 ▷
- [征文]春天的思念
- @2006年3月29日分类-散文·叙事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又到了春游踏青的好时节。双休日,我随单位旅游团向地处皖南的著名风景区进发了。一路上,看着车窗外的…阅读全文 ▷
- 从县长挨“耳光”说起
- @2006年3月24日分类-杂文·世态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解放初期,有一个老农民去见县长。县长一看,是自己打鬼子时的老房东,曾经舍命掩护过自己的堡垒户,…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