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但为君之故,翩翩舞到今译码月亮

发表于-2008年07月04日 早上9:26评论-3条

【摘要】上世纪30年代起,女子越剧在上海兴起,《梁祝》成了女子绍兴文戏时期久演不衰的看家戏。本文对越剧《梁祝》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起的发展做一简单梳理后,写出新版《梁祝》的观后小记。

【关键词】:《梁祝》发展;新版《梁祝》;观后札记

一、越剧《梁祝》的发展演变

上世纪30年代起,女子越剧在上海兴起,《梁祝》成了女子绍兴文戏时期久演不衰的看家戏。尽管符合大众审美趋向,但情节较荒诞,情节没有经过提炼。例如说梁山伯、祝英台原是天上的金童玉女,因触犯天条被王母娘娘惩罚转世人间,命中注定不能成为夫妻;梁山伯未能识别祝英台是女子乔装,是因其灵魂已被太白星君摄走,故梁山伯发现英台裤子渗红,就被英台以夜流鼻血掩饰过去;马文才与梁山伯为争夺英台,还在阴间打官司。

1939年,袁雪芬与马樟花在大来剧场合作演出《梁祝哀史》,初步剔除了糟粕,去掉了荒诞不经的情节。1945年1月,袁雪芬与范瑞娟搭档,在九星大戏院又一次演出《梁祝哀史》。剧本在袁雪芬、马樟花1939年演出的基础上作了一次整理,由袁雪芬、范瑞娟口述,成容记录,南薇导演。集中演出了《十八相送》、《回十八》、《访祝楼台会》、《山伯临终》《英台吊孝》等五个精彩场次。每场都是唱做并重的“肉子”戏,做到了去芜存菁。

1945年夏,雪声剧团移演于明星大戏院后,袁、范再度合作演出《梁祝哀史》时,增加了《三载同窗》等场次、分上、下两本演出。

五十年代《梁祝》论争。《论梁祝哀史的主题》一文,作者从“左”的思想观点出发,认为《梁祝》“多半是从地主资产阶级的立场来处理它”,指责“民间艺人”是“乡野农民”,他们说唱的“祝英台”形象“是在地主资产阶级的教养里造成的结局”。至于越剧《梁祝哀史》的改编,认为对原来的传说没有《给予一定的批判》,并没有将前人给予梁山伯祝英台的思想面貌加以刷清”。“祝英台”没有“树立一个不屈的自由女性形象”。对《祷墓》、《化蝶》指责“尾声里添了一个充满迷信的收场”,该剧“缺乏斗争性”。评论者撇开文艺作品的特性,用说教的方法来谈提高“梁祝”的“思想性”,并无限“上纲上线”,基本否定了“梁祝”这一优秀的民间文化,也同时否定了在中央戏曲改革精神指导下全国戏曲界取得的可喜成效。

何其芳、艾青、黄裳、阿英、张恨水分别对梁祝故事的起源、发展及各种文艺形式的“梁祝”进行了研究、评论。这场文艺界的争论和大

批梁祝论文的发表,是梁祝研究在五十年代新的深入和展开,并且显示了明显的成效。

梁祝文化到六十年中期“文革”,理所当然地被当成封建“四旧”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尽管如此,1969年夏,“文革”浪潮汹涌澎湃,毛泽东在杭州却突然提出要听越剧《梁祝》录音,使周围人极为震惊,当时周围的工作人员连借也不敢去借,可见此举非同寻常。

解放以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曲改革方针的指引下,《梁祝》又几经修改,成了一颗华彩四溢的艺术明珠。

毛主[xi]两次观赏《梁祝》。并批准摄制彩色电影。

二、我看新版越剧《梁祝》

浙江有句民谚:“梁山伯庙到一到,夫妻白头同到老。”《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民众追求爱情自由和婚姻幸福的象征。

《梁山伯与祝英台》被称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搬上越剧舞台以后,历经琢磨,已成为越剧优秀的代表作。被誉为越剧四大小生的尹桂芳、范瑞娟、徐玉兰、陆锦花,和被称为越剧四大名旦的袁雪芬、傅

全香、戚雅仙、王文娟,都曾演过全剧《梁祝》。《梁祝》中的折子戏《十八相送》、《回十八》、《楼台会》、《山伯临终》,则成了戏校、学馆、培训班的教材,是小生、旦角行当的必修课目,加以继承。

该剧可以说驰誉海内外。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有人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梁祝》”。这一美丽动人的民间故事,颂扬了纯美的爱情。

笔者有幸在最近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看了此剧。该剧作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2006年倾力打造的“穿越百年,感受经典”的越剧艺术精品上演。

古老的故事,熟悉的曲词,竟再度令人潸然泪下。新颖现代的表现方式,处处表现出剧组人员的用心。令人眼前一亮。原版13场减为8场,演出时间缩短三分之一。删减后的新剧,情节紧凑,人物性格突出,剧情更合理,舞美、音乐、服装、造型、道具更具现代气息。新版《梁祝》的人物设置更为简洁,两位主人公的中心地位愈加突出。祝父的冷峻、师母的端庄、四九的憨厚、银心的乖巧,因浓缩而愈显功力,几位配角的不俗表现让人匆匆一瞥便大为叹服。

观后有以下感受:

(一)、争议点的合理化

英台对山伯“由敬到爱”感情变化原版从《结拜》到《托媒》,几乎没有涉及。

新版对此进行了较合理的交代。

祝英台在新版中性格更外向、笑容更灿烂、机敏中有可爱。她读书找“趣”,心性自由,读书倦了就靠着山伯的肩头。此时,山伯会用扇子在英台头上轻轻一击,要“他”打起精神,迎接考试。

梁山伯的性格则更为真实。他在书院正襟危坐,潜心苦读。在《十八相送》中不再是如何启发都开不了窍的“呆头鹅”。新版剧作减少了庄前黄犬、牛郎织女、对牛弹琴等几处比较明显的表露,只是点到为止。半开玩笑半暗示,表演上也更轻松活泼。这样的处理符合观众对于山伯的想象。新版山伯潇洒中透出稳健,在他略带嗔怪的眼神里,流露出对这个调皮小贤弟的无比呵护。

英台友情向恋情的飞跃,新版把它安排在读书情节之中。两人背书,其中《诗经•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英台要山伯“一解诗中之意”。梁山伯把它解释为恋人的誓言:“以心相许的两个人,无论生死聚散,仍紧紧拉住彼此之手,直到地老天荒。”这样的解释,触动了英台的心,她头靠在山伯肩头,这一习惯性个动作有了变化,更像是“依偎”……

于是山伯命四九“端水来”。

一碗水成全了山伯对英台的呵护,解释了梁祝同室三年,英台的守身如玉。为防范异性兄长,亦为自律,英台用一碗水“使两边各自睡安稳”。这个细节在说唱中及有的地方戏中有过,原版《梁祝》没有采用,新版用在此时,强化山伯对英台的呵护,也激化了英台的“心动”。英台至此完成了对山伯的呵护由敬到爱的情感转化过程。英台终于唱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愿与他,高山流水结知音!”以后情节师母送来祝父家书,英台托媒,因而顺理成章。

梁山伯友情到爱情的转化处理更细腻。梁山伯在明白真相之前就隐隐约约被一种异样的心情萦绕,“为什么英台的笑声犹在耳?为什么思念常觉寒夜长?为什么万千心绪理亦乱?兄弟别哪堪料如此感伤?”尽管这时他自己很疑惑对一个贤弟的感情怎么会这么奇怪,思念、烦乱、伤感,这种类似于爱情的感觉困扰着他。不同于同窗兄弟的呵护的情谊,思念的心灵感应,通过烦乱的情怀传递给他朦胧的预感。及至“想起了往昔情深意长”,一句“想起”,串联了两人情谊的滴滴点点。“一月梅,二月俏,山伯敲冰茶水烧,英台背书记不牢,喝口热茶记性好⋯⋯”“山伯为她挨拳脚”。

总之,以上情节都更符合现代人的思维习惯。

(二)、道具——扇子和蝴蝶的妙用

扇子除了实用价值驱热避暑之外,应该说是文人雅士的象征。新版对此做了强化,既给该剧突出了中国文化的内蕴,也升华了视觉美感。符合现代人追求“视觉盛宴”的要求。

《十八相送》“弟”兄告别时,互相赠扇。

《思祝下山》题诗于扇。

《楼台会》一折在英台山伯动情的倾诉之后,两扇相合,合成一个圆。“圆满”?“团圆”?“分离”?“分散”?在唱词和音乐及视觉审美上,都强化悲剧性,令人潸然泪下。那一刻有着锥心刺骨的疼痛。

四九和银心的扇舞,填充了舞台的空缺,使得情节发展舒缓有序,张弛有度,节奏上也更明快。更能表现主人公情谊的深长。

原版《回十八》的末尾有一组表现山伯一路奔跑的动作。场步和扇子的翻转技巧处理更多的是取悦观众。与之相比,新版的《梁祝》在关照到技巧展示的同时,增加了对于人物内心的渲染。扇子由缓至疾当空画了几个圈,旋即翻转着,这和梁山伯的内心世界相一致。喜悦若花朵的绽放,初初的萌芽的静美,半开的蓄势待发,和心花盛放的狂乱,化而为扇子的翻转——分不清是山伯的眩晕还是扇子的狂乱。

除了扇子,另一个看点就是蝴蝶。“蝴蝶”贯穿全剧。发饰、舞美中的造型、定情物、伴唱、相识缘由都和蝴蝶有关。

英台换上女装后头发上的饰物就是蝴蝶。

两人在楼台会一折时,结句唱完,男女主人公的造型就是蝴蝶。

定情物“白玉蝶型玉坠”出现在师母手中,出现在山伯腰间,山伯临终一场他手捧蝶型。

唱词“天乃蝶之家,地乃蝶之灵,云乃蝶之裳,花乃蝶之魂,但为君之故,翩翩舞到今⋯⋯”强化蝴蝶这一意象。这唱词既是序曲也是尾声,反复吟唱,给整个演出染上了浓郁的民间传说色彩。其中两句“但为君之故,翩翩舞到今”,直可当作呼唤人间真情至爱的演出宣言。

剧情。原版《草桥结拜》,梁祝相识于凉亭歇脚。新版改为“掀扇扑蝶”,“蝴蝶飞走了”,彼此才蓦地相见,并各自唱出了对对方的美好印象(这在原版中也是没有的)。两人结拜时,不是“撮土为香”,而是要“让那蝶儿作个证人”。

以上处理,于细节中增加了美感,可以说是对原版的锦上添花。这样的处理,正应了西人所称“蝴蝶的爱情”。

(三)、音乐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观众更熟悉小提琴协奏曲。加入小提琴协奏曲的做法是一种考虑受众的策略选择。

竹笛的嘹亮美妙一直萦绕心头。

《待月西厢》俊朗,《思祝下山》飘逸,《浪迹天涯》沧桑,《山伯之死》悲怆,茅威涛以她特有的浑厚嗓音吟唱着曲折低回的唱腔,更凝重,更耐人寻味。或许她本人也一直在寻找着最适合自己的言说方式,因此在她的每一部新戏里,我们都能依稀分辨出她对唱腔的些许调整。而始终不变的,是那一脉相承的千秋文人心曲。

(四)、布景及舞台布局力求创新

金属质感的花纹勾勒着整个舞台的轮廓,千丝万缕,给人一种莫名的压抑感;花堆的草桥、满墙的绿影。是对传统戏中的审美追求“疏空的意境”的挑战,在市场效应上下了功夫。

舞台布局上,改造了传统的上场门和下场门,为了适应现代都市大舞台的纵深,把舞台分成不平的三个层次,人物根据场面调度能从任何一个层次上场、下场。这样的安排的优点:方便遣散配角,能凸显主要人物。

英台山伯情深意长,新版的《梁祝》做了充分表现。《楼台会》后,《山伯之死》祝母带来了英台的书信“你是好好来访我,反而害你扶病归。要是你有不测长和短,胡桥镇上立坟碑。‘立坟碑,立坟碑!’,并且带来了英台的青丝一缕。青丝在古代就是思念的象征。并将定情的白玉扇形玉坠捎了来。山伯的死并不孤寂,而是在英台的情的相伴。

(五)、一点遗憾

山伯死后,英台上场应该充满悲痛的爆发力,将悲痛推到人的情感的极致。借鉴台湾版的《梁祝》电影,可以在出嫁的喜乐声中,英台外披嫁衣(大红斗篷)内穿孝服登场,到山伯坟前甩去嫁衣,雪白的衣服,既象征纯洁的爱情,也代表对山伯的一往情深。再唱“噩耗惊闻魂魄消……”。这样会有震撼人心的悲剧效应。

另外,舞台布局过于繁复。比如在《回十八》中,传统剧目一般几乎没有舞美设计,使得观众有欣赏唱词时能有想象的空间。“留白”的审美效应有利于山伯对英台的回忆。但这一版的回十八十分繁复。比如加上了荷叶的设计,满台是手持荷叶的女子,山伯在其间几乎成了配角。还加上了灯笼的设计,满台是手持灯笼的女子,视觉上的过于繁复,影响了听戏时对情境的想象。

当然,以上两点就全局来讲仅仅是白璧微瑕,终究瑕不掩瑜。

三、结语:

据说这场演出盛况空前,剧院过道里、舞台下都站满了喜爱越剧的观众们。开场前,场外人头攒动,场内座无虚席,老、中、青年观众济济一堂。闭幕后,观众久久喊着演员的名字,被演员的精湛表演征服。

我在电视机前也被深深打动,几次泪流满面。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译码月亮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古刹昏鸦点评:

非常专业的分析文章,学习了!

文章评论共[3]个
帘外落花-评论

恩恩,好文章at:2008年07月04日 下午4:45

冷雨葬花-评论

很好的一篇!值得学习!拜读了at:2008年07月04日 晚上10:14

冰止乙醚-评论

那么好,为什么不精华?梁兄,我来迟了。。。at:2008年12月26日 中午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