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解读《金锁记》芙蓉晶

发表于-2004年12月14日 中午2:07评论-28条

对我来讲,2004年的这个冬天,并没有预料中的冷。更确切地说,2004年的这个冬天因为一个人的名字而愈加的美丽起来。

从来也没想过,酷爱读书的我,竟是在二十一世纪的这个冬季里,才真正接触张爱玲。对于我,这是一种罪过。

记得高中的时候,到是巴金、普希金与我更亲近些,那些散着古香的泛黄的书页,让我在繁重的学习中感觉到一丝丝的安慰和踏实。至到年轻的语文老师借给我他的最后一本书——巴金的《蚀》时,他说:读读张爱玲吧。

我无意去打扰这个不甚耳熟的名字。但,或许是语文老师那种凝重的神态,使我模糊的记忆的书中,终于夹进了一张精致的仿古书签,上面印着微凹的粉紫的影像,那是淡漠如烟的穿着百花裙的清瘦的影像。

缘于何故我竟重新捧起了这样的书籍呢?我不知道,也许是冥冥中的定数吧,让我于现代且现实的纷乱中,寻得了一块宁静的精神的村落得以栖息。

其实一直不敢讲或没资格讲:对于现代文学,我是失望的。尤其在读过那些所谓的新新文学,如卫慧的《上海宝贝》、《尖叫的蝴蝶》以及九丹的《乌鸦》、绵绵的《糖》等等、等等以后,我努力睁着无神的且麻木的眼睛,迷茫得再也找不到可以慰藉心灵的路径了。我觉得我丧失了自己,这是一种何等痛苦的事情。虽然读书于现实来讲并非是有益的,但对于精神,那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食粮,那是唯一能让人堂而煌之躲藏起来的理由。而如今,于这偌大的书海中,我竟丧失了读书的热枕,似我这样的书痴,这种打击是不可名状的。

如今,偶然的邂逅,竟能让我有幸与张爱玲对视,我暗中一遍遍念着:感谢上帝!那被遗忘已久的激动的感觉,如袅袅的熏香,终于重新缕缕渗透进我的各个毛孔,我似飞天!这样的瑰宝,竟让我迟得了整整十年,我叹息!不,更准确的说,我终于能仔细的,不必顾及的抚摸它、观赏它、品味它,我狂喜!

首先给我以震撼的应该是那篇《金锁记》吧。在四十年代,著名翻译家傅雷曾评价它是“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而对于我,这样的收获却是唯一的!

第一次读它,竟让我大吃一惊,不由想起了宝玉的话: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那场景、那节奏、那言事,竟是久违的《红楼梦》的味道。只是庞大的大观园被重新的冠以了旧上海的时代的色彩,新旧文明的气息在这里得以巧妙的糅和,那种复杂与深入,使整个小说充满了华美而悲哀,富丽而又苍凉的韵味。

整篇作品中,主人公七巧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而她的悲剧色彩,却是自己烙印上的,她的下场着实的让我惆怅与悲哀了一番。最初,我猜想张爱玲是把《红楼梦》中的凤姐,定为七巧的模子的,如此的安排,也肯定了作者研究《红楼梦》的造诣、以及对凤姐的特别关注。七巧与凤姐有诸多的相似:一样的嫁于大户人家,一样的泼辣,一样的无视礼教,一样的视财如命甚至是安排一样的出场。但当我彻底的读完这篇小说以后,我才发现,在相同的皮囊下,她们竟有着天壤之别。

第一、出身不同:凤姐出身名门,金陵王家之女,自小受得富贵滋养,言行虽显泼辣,但识大体,见过世面,巧语连珠,见人能眼色行事,且有张有驰,自有一股风骚高贵体态。而七巧家里是开麻油店的,自小站柜台、作生意,与市井无赖打混惯了,通体不免透得鄙俗气味,且其本来嫁过来是应作为妾的,只因二少爷体弱,才侥幸得个便宜,封了正室,因此,自是与姜公馆自视书香清高的环境格格不入,这也为她可悲的一生铺垫了劣根。

第二、地位不同:同样是德威权高的老太太跟前儿,凤姐便能应付自如,于低眉抬眼之间,察颜观色,尽得老太太欢心。因而大权在握,呼风唤雨,也赢得一班公子小姐的敬重,更使仆子丫头们再为不满,也是敢怒而不敢言的。而七巧,自嫁进姜公馆,因出身不好且又嫁得一个身子不争气的老公,从而存了一份自卑,这份自卑至使她更加的使性,争长道短,污言乱语,不得分寸。在老太太面前不仅丝毫占不得便宜,而且在那些小姐少爷甚至是下人前面,也落得个无人理会,让人轻视的局面。这种无利且无趣的地位,更导致了她破罐破摔的把闹剧演下去,一直演到闭眼的那一刻,让半边的泪水自己干掉。

第三、智慧不同:凤姐是何等精巧阴险之人。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弄权铁槛寺”为了三千两银子的贿赂,逼得张家的女儿和某守备之子双双自尽。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儿之死,更是与她脱不了干系。她公然宣称“我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她是自信且成功的,最后虽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但终是辉煌了一度。而七巧,因为出身以及环境的不同,而造成了她愚昧无知的个性,遇事只会一味的撒泼使横,来不得半点的机智缓冲,即使明知吃亏受骗,也是无计可施,至使分家时,也只能接收“孤儿寡妇还是被欺负了”的局面。这也造就了她极不自信的性格,因而怀疑一切,在为女儿长安找婆家时,遇到家境推板一点的,她便疑心人家贪她们的钱,而境遇好的,对这她这样的人家又不甚热心,于是,把好端端的一个女儿的终身也葬送掉了。

第四、结局不同:凤姐是遭人恨的,因她的得权世利,因她的狡诈狠毒。但她也是遭人同情的,她终于在死前,明白了自己的罪孽,向每个人进行着忏悔,并且,她的死,让很多的人真真假假的悲伤了一通。而七巧把三十年的黄金的枷锁一直戴到死,她用这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这里面甚至包括她自己的儿女,因此,她的儿女恨她,她的婆家恨她,她的娘家也恨她,她的死,是让别人感觉快乐的,让别人感觉兴奋的,在这世上,她没有留下丁点的念向,从这一点上讲,她要比凤姐悲惨的多。

第五、子女观不同:俗语说“虎毒不食子”,无论凤姐如何的阴狠,但她做母亲的心态是正常,她时刻为巧姐的安危尽着一位母亲应尽的义务,甚至于病重时,她会为了女儿去求助于被她呵斥一惯的平儿:“我死之后,你扶养大了巧姐儿,我在阴司里也感激你的“。曹雪芹是善良的,他在给予凤姐劣根的同时,也给予了她有血有肉的一面,而使这个角色欲加的生动起来。而张爱玲,把七巧的人生安排在了旧恶难除的三十年代的上海,极具前清遗俗,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散发着封建的腐臭味。尤其七巧,极端且性格扭曲,她教她的子女吸食鸦片,她教她的子女淡漠爱情,丧送着他们的终身,并因儿女的痛苦而快乐着,以至于她们恨她,怨她,却在不知不觉中学她,在她死后,延着她的路走将下去。这是这篇小说中最令人感觉痛的地方。张爱玲终究是为读者设下了一个最没有悬念的、彻底的、悲惨的结局。

读完这篇小说,我推开了窗,竟想长长的换口新鲜的空气,但那种压抑的感觉,却无论如何的也没有排挤出来,于是,一夜无眠。辗转反侧间,脑海里,总是有某个人物似魔幻般的游来游去,折磨着我。我忽然害怕起来,怕自己就是《金锁记》中最霉晦的那一位——长安,遇到七巧这样的母亲,那是怎样痛苦的事情呀。与她同哭同笑着,泪竟打湿了鬓边的头发。至直窗帘见晓,我才确信着真实的自己,安心地睡去。

张爱玲的作品,曾是那么结结实实的吸引了一批人,而我,算是最迟到的一位吧。也可以说,我是领悟的最肤浅的一位。但这于我,并不算什么!我只要把心里的震憾,用自己单薄的笔描绘出来,聊以自慰就足够了。我想,我还会继续写下去的,从这2004年的冬季开始,她的作品将会伴我一直走下去。

注:本篇文章纯属个人观点,若有异意,保留!:))

草于二○○四年十二月十四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芙蓉晶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彦灵点评:

也许,张一生的骄傲是《红楼梦魇》,因此她的小说中亦时时沁出一抹胭脂红,以延续她的红楼梦魇……
笔者从“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一句,悠悠道来,度入金锁记,作解锁之匙。眼力与笔力皆不凡,如此好文,值得细嚼慢咽。

文章评论共[28]个
彦灵-评论

请路过的编辑,冠以精华。
  【芙蓉晶 回复】:谢彦大师抬爱,到让我惭愧起来!:) [2004-12-14 16:05:13]at:2004年12月14日 下午3:42

心情菩提-评论

你的杂文
比你的诗歌写得更好:)
知识女性:)

  【芙蓉晶 回复】:唉,别夸我了!只是一篇读后感罢了,我想以菩提的笔力,定能比我写的更好!:) [2004-12-14 16:06:36]
  【心情菩提 回复】:你知道不知道
我看过张的很多的文章
但我就是不喜欢她文字的沉重
所以
我不写有关她的文章
但她有好多的句子
稍不留神就会藏在我的文字里:)
不一定非要自己写诗歌的:)
加油啊:)
一起努力:)
但不见了那人呢
去哪拉?
贴个寻人告示如何?
哈!~ [2004-12-14 16:14:06]
  【芙蓉晶 回复】:那个人在上面,这下应该看到了吧?呵呵... [2004-12-14 20:00:26]
  【心情菩提 回复】:我没看见啊
你是不是搞错了啊
偏心
不理他:) [2004-12-14 20:01:45]at:2004年12月14日 下午3:47

烟雨琳静-评论

晶姐佳作细细品来,让人爱不释手:)
  【芙蓉晶 回复】:谢琳儿鼓励,加精,真的让我内心不安。毕竟我所能领悟的还太少太少! [2004-12-14 16:07:39]
  【白水黑糖 回复】:不要过于不安,爱玲同志写的时候,90%的可能性还没你想得多。她又不是什么思想家,有什么好领悟的。你领悟的可能只是你自己的思想。一派胡言,见笑见笑。 [2004-12-14 17:52:08]
  【芙蓉晶 回复】:经白水这么一说,我到有些得意了,呵呵。。。 [2004-12-15 8:22:56]at:2004年12月14日 下午3:57

古草-评论

我也喜欢张爱玲的,只是惭愧的很,我没有芙蓉读的这样好啊,向你学习:)
  【芙蓉晶 回复】:其实我的理解,也是片面了,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张爱玲吧!:) [2004-12-14 19:49:13]at:2004年12月14日 下午4:11

文河郎--评论

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中,也许唯有张爱玲延展了红楼梦的传统。
精细,深刻,期待下篇!
  【芙蓉晶 回复】:很好玩,在高中的时候,我就想续写一篇另类的<红楼梦>.所以如此深刻的红楼情缘,让我重视一切与它有关的事物.而张爱玲是当之无愧的红学家了.谢文君看我的文章!:) [2004-12-14 19:51:00]at:2004年12月14日 下午4:33

muyangyike-评论

读完MM的大作,只恨我的大拇指太少了,就两个全给你也不能代表我对你的钦佩!!:))
  【芙蓉晶 回复】:那就把脚指头也加上吧,呵呵....
不必钦佩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就如你的古韵!:)) [2004-12-14 19:52:14]at:2004年12月14日 下午5:18

白水黑糖-评论

真佩服且羡慕你们,我可是除了三国演义和金庸的武侠小说看过N遍外,竟对其他小说毫无兴趣。也下了几次决心看看《红楼梦》,还是修为不够吧,翻了几页后就索然无味,如此鲍翅级别的大餐,看在眼里竟真不如一块臭豆腐吸引我。罪过罪过,无可救药了。
  【芙蓉晶 回复】:呵呵,我到把三国演义当成了一块臭豆腐,从大学一直看到现在,竟都没有看完,呵呵,一样的罪过吧!:)) [2004-12-14 19:53:52]at:2004年12月14日 下午5:23

hugomyson-评论

一直对那个时代背景下的文人心有抵触,看了妹文,须补上这一课!
  【芙蓉晶 回复】:其实我也一样的,就因为心有抵触,所以至到现在才敢去看张爱玲,不过也好,毕竟年纪大了,经历多了,领会也许会更深些了吧!:)) [2004-12-14 19:55:19]at:2004年12月14日 下午5:32

纤柳-评论

一直不喜欢张爱玲小说里那种繁华将尽、满目疮痍的颓废、霉晦的氛围,令人压抑,但很欣赏她的细腻入里,将人物刻画的丝丝入扣,姐姐的文章分析的好透彻,欣赏!!!
  【芙蓉晶 回复】:看完了?这算是你的点评了?呵呵...有时间,到想听听你的想法!:)) [2004-12-14 19:56:17]
  【纤柳 回复】:那我说什么呀?我大尾巴鹰了? [2004-12-14 21:28:30]at:2004年12月14日 下午6:14

纤柳-评论

"她摸索着腕上的翠玉镯子,徐徐将那镯子顺着骨瘦如柴的手臂往上推,一直推到腋下。她自己也不能相信她年轻的时候有过滚圆的胳膊。就连出了嫁之后几年,镯子里也只塞得进一条洋绉手帕。’’曾经的七巧也是烂漫的,对她的在不幸中饱受煎熬报以同情!
  【芙蓉晶 回复】:人是环境的动物,这是环境造成的,或者说,是她自己造成的吧.相对来讲,我更同情长安. [2004-12-14 19:57:13]at:2004年12月14日 晚上7:02

bolihu-评论

有朋友告诉我,小资女人,如果不读张爱玲,绝对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小资。这话,也许很偏激,但是,张爱铃的杀伤力却可一窥。
  【芙蓉晶 回复】:呵呵,我不是小资,我是无产阶级,但我依然的喜欢张爱玲,呵呵... [2004-12-14 20:24:03]at:2004年12月14日 晚上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