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评价人的行为是错误的”,这是《圣经》里的一句话。
20多年前在《圣经》里读到这句话时根本理解不了,因为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自从一出生,便都是在别人的评价中走向衰老的人生暮年,直至死去。人评价人的行为,伴随我们生命的一生,既有可能是挥之不去的梦魇,也有可能是激励我们奋发向上的动力。
但是走过这20多年的人生历程之后,对“人评价人的行为是错误的”这句话,才真正感觉得到蕴含在其中相当深刻而正确的哲理。
每个人自从一出生便是私欲的载体,直至老死那天也依然是私欲的载体。在私欲的世界里,对别人的所有评价便不可避免地刻着“私心,私情,私念,私想,私人判断”等深刻的烙印。正因为人的“私”是不可改变的事实,那么人评价人的行为便不可能发展成为公正。
知识的渊博改变不了“私”的本性及由知识体系的偏差所产生的执着一偶之惯性,因此而影响评价的公正性是必然的结果。
这个世界的大部分人,其实都不是完美的人,甚至不少人还具有极度的偏执倾向。偏执于某个概念,某个习惯,或某个思维定势的结果便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可调和。
而又因为人类的惯性之一便是喜欢去评价别人如何如何,其结果必然会在人群之中激发出各种各样的矛盾并不断地制造摩擦和纷争。而人类的另一个错误习惯便是在别人的评价中生活。
当然大多数人都会希望别人至少能做到公正地评价,甚至潜意识里可能还希望别人都能选择具有偏袒意味地角度来评价他们自己,但是往往事与愿违,这种机率发生的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大,事实是绝大多数的评价基本上都是负面的,甚至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人评价人的行为的确是错误的,因为人的评价行为本身基本上做不到公正,做不到客观,可能还往往是负面的,反向的,偏执的,病态的,甚至是胡搅蛮缠的。而这一切的根源,即在于评价者的“私”是不可改变的。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可能是病态的存在,即便身体状态可能很健康,但精神方面或许已经是病态,且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没有能力去正视这种病态,并习惯于用这种病态的思维去病态地评价别人的一切。
如此理解便好:如果某个人用病态的理由去指责别人时,显然是因为他个人的某种私欲没有得到满足。这种私欲或许是正常的需要,或许恰是病态的欲望,但绝对是因为没有得到满足所以才会去胡乱指责别人。
《圣经》关爱着我们的精神需求,仅在一部《圣经》里面,就有无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理性箴言。
人类若只有精神需求而忽略了物质需求,便会产生极大的不和谐。对物质的需求是人类能够得以存在下去的基本条件,而《圣经》也明确告诉了我们如何去得到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物质,便是“劳动”。
我们的最大一个惯性错误便是不得不在别人的评价中生活,在我们的一生中,这个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我们的另一个习惯性的错误:总会下意识地去评价别人。
其实,绝大多数评价我们的人,总是存在于他身上的某种“私”之显露,而我们在评价别人的时候也会必然地流露出这种“私”之倾向,尽管某些“私”或许还可能是美好的愿望。
人评价人的行为是错误的。
-全文完-
▷ 进入山野文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