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看网文说高鸮传抄红楼梦收取大量版费而曹雪芹郁郁而终甘不甘心?当然不甘心,怎么能甘心,,要知道曹雪芹是镶红旗,不要说他有平郡王福彭这样样的贵亲,清代八旗子弟每个月都他的饷银禄米,而他的祖父曹寅,曾经倾交天下,在题红楼梦中,曹雪芹形容:
繁华如烟随风散,灯下又把旧事翻。寂寞无语饮血泪,几回思深几回烦。
经霜历雪迟月睡,病困疾扰瘦倚栏。衣破缕缕忆妻补,鬼歌夜唱哭小蛮。
借米谁知心中苦,赊酒更是口头难。阴阳宝鉴灵光闪,录取幽狂事如然。
霜冷长河余秋雨,恨积重楼剩梦残。当年曹侯悼红处,仍见篱竹湿斑斑。
借米谁知心中苦,赊酒更是口头难,真的满惨的,曹雪芹不用也不可能,不需要贫病交迫而亡。
为什么曹雪芹会这么惨呢据笔者推测有两大原因,一是党争,二是写作。
党争大家看红楼对大观园一定印象深刻,若不是看过原物或图纸,怎能写得如此生动,所有园林配置一丝不乱,而且有关大观园的格局如--杏花村,有凤来仪…显然是来自西花。西花园是以前的京城西郊,这里曾经是皇家的园林区。在京城西郊,清朝相继建有畅春园、静明园、圆明园、西花园、静宜园、长春园、清漪园、熙春园、绮春园、春熙院等多座规模巨大的皇家御园,以及圣化寺、泉宗庙等寺院行宫。这些园林在清朝中后期被统称为“三山五园”,是清代最重要的皇家园林景区。
由于清代皇帝大力提倡农业,在这一片还开辟了大面积的稻田,有的还将稻田种进了御园之中,形成了园林与江南水乡景色融为一体的景观。乾隆皇帝曾有诗句形容这里的景色:“十里稻畦秋早熟,分明画里小江南”。
大观园显然是皇家规格,荣国府或曹家绝对不敢违制兴建,虽然红楼中以贵妃省亲为由把稻香村写入,但那个国丈国公吃了熊心豹子胆,敢违制建一座大观园,笔者以为那是亲王规格。
大观园是为那个亲王建的,记得书中那个北海静王吗,一个费那么多笔墨写的人物怎么可能只出现两个镜头雷声大雨点小启人疑窦。
那么大观园出自那里?为什么没建成?
北海静王是谁呢?笔者以为很像八贤王,八贤王美姿容,贤名在外他有财神九的支持,在分府时盖一个可以招贤纳士的大观园应该有此财力,等他倒台了,贬为庶民,那亲王府被毁被收不足为奇。
大家记得清朝康熙时出名的有九龙夺嫡事件,从电视剧雍正王朝后小说流行穿到清朝,穿了清百分之九十和那些阿哥有感情纠葛,而根据穿清不变定律和西瓜偎大边原则又有百分之八十女主角同四四(就是雍正)或者十三哥好,也许是雍正王朝剧本写得太好了,一大堆穿女想要当铁坦尼号撞冰山,可是啊清穿女要记得,要知道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雍亲王不止是一笑黄河清的冷面王,而是一个中年的欧吉桑了,要知道康熙一生有四个皇后, 3个皇贵妃、1个贵妃,11个妃子,8个嫔,10个贵人,8个常在,10个答应:此外还有一大群难以确定的没有名位的后宫佳丽。从八岁及位十三岁由通房宫女生第一个皇子,把那大阿哥的娘提升为贵人,而很快第一个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也在之后很快怀孕, 赫舍里氏是索尼的孙女--索尼的长子内大臣噶布喇的女儿,也就是索尼的三儿子索额图的侄女,当时孝庄太皇太后眼看鳌拜权倾朝野,为达到遏制鳌拜的目的,转而笼络索尼父子,一改太宗、世祖两朝均在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中选择皇后的传统,册立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11岁的康熙皇帝和12岁的赫舍里氏皇后遵照孝庄太皇太后懿旨举行大婚典礼的这件事。很快, 康熙皇帝就在赫舍里氏家族的协助之下除掉了权臣鳌拜!赫舍里氏皇后为康熙皇帝生了一个 小皇子承祜。而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才十五岁,赫舍里氏皇后才十六岁。到了康熙十一年 康熙十九岁即康熙十一年赫舍里氏皇后第二次临盆,康熙皇帝异常高兴,当即取一个乳名叫保成,这就是后来的皇太子胤礽。康熙皇帝祝愿这个孩子能够平安成长。
然而,赫舍里氏皇后却因难产导致昏迷不醒,几个时辰之后,年仅21岁的赫舍里氏皇后就去世了。赫舍里氏皇后是清朝所有皇后中去世年龄最轻的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因难产去世的皇后。赫舍里氏皇后去世了。赫舍里氏皇后去世3年多之后,康熙皇帝就把这空缺出来的位置赏赐给了钮祜禄氏--辅政大臣遏必隆的女儿孝昭仁皇后。这个钮祜禄氏皇后就成为康熙皇帝的第二个皇后。
这个钮祜禄氏皇后却没有福气,仅仅半年后的 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这个钮祜禄氏皇后在还没有给康熙皇帝留下任何子女的情况下,就到阴间找赫舍里氏皇后喝聊天去了,年仅二十四岁。此时,距赫舍里氏皇后死还不到四年的时间。她的丧期正是征讨三藩的关键时候。
这样,康熙皇帝就迎来了他的第三个皇后--满洲镶黄旗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本是康熙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之亲侄女,即康熙皇帝的嫡亲表姐 ,佟佳氏皇后的命比钮祜禄氏皇后的命还不济,1 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在她的病势非常沉重的情况下,康熙皇帝念及她是自己妈妈的亲侄女,才册封她为皇后。可惜的是,这个佟佳氏皇后只当了一天的皇后,就去找赫舍里氏皇后和钮祜禄氏皇后聊天去了。
从此,直到康熙皇帝病逝,再也没有了皇后。
人们说的康熙皇帝的第四个皇后--乌雅氏皇后其实是死后追封的--换句话说,她生前一天皇后也没有做过。乌雅氏皇后是母以子贵的典型代表,康熙皇后用得凶子女生得也多,从第一个皇子出生一路生,生到康熙五十二年约五十八岁,生了二十四个,玉谍有载的男的女的就记不清还有外头生的也不晓得,四四在康熙十七年生,到争太子最烈的康熙五十四年到五十九年时他有三十七岁有八个妻妾。何况唐熙认为这人性格乖张,喜怒无常,真的会把江山交给他?
雍正手段也蛮凶残的,在雍正继位后,他的亲人皇子朝臣短命的也未免太多了,其中于史有载的在即位当年挂了母亲皇太后,嫡妻那拉氏,原任步军统领费扬古之女死在九年,妾年氏死在三年,数字军团中一二三五八九十十三十四十五都没好下场,至于以下的,年记太小或者夭折甚至暗害的还有几个,除了老十二活到七十八老七是个残疾也在雍正八年莫名其妙死的,十三也是早死的几乎和继位有关的权臣阿哥无一幸免,说除非当时有传在皇室的瘟疫,或者命太硬克父克母克兄克弟,雍正没作手脚谁信啊,这是有计划的谋杀,从三十几岁的太子之争到康熙六十一年即位也有四十几岁然后在位十三年就死了,比起他老爸和儿子的在位六十几年差太多了,而且他的叔伯和他儿子的兄弟,大多没有寿终正寝?难怪他要写大义觉迷录和人争辩自己没有对不起某某阿哥,父亲,皇帝和政治犯答辩这也算旷古奇闻,请问这样的人是少女心中白马王子吗?满脸黑线,亏那些穿女还能谈恋爱下去,醒醒吧!真的用力被雷打车祸地震可以穿过去和他谈恋爱不怕他让你人间蒸发吗?
显然曹家败落和站错边有关,可是曹雪芹当时又太小那么曹家谁站错边呢?这得从曹雪芹的身世说起。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字心成子清,又字楝亭,号荔轩,先世为汉族,原籍河北丰润,,辽宁沈阳后成为包衣,包衣,满语:穆麟德:booi,意为「家的」是服务皇室和宗室王公的人,并有一定程度的军事性。服务皇室的上三旗包衣,被称为「内府包衣」;而服务宗室王公的包衣,则被称为「府属包衣」。包衣的来源比较复杂,除了罪众、战俘之外,还有原爱新觉罗氏的仆役、清太祖妾之家族、皇室人乳母的家族等等。在这一群体中,女真后裔占六成以上,而汉族后裔占三成多,其余还有少量朝鲜族后裔。
曹寅母亲是康熙的奶娘之一, 康熙南巡,住在南京曹府,孙氏晋见,康熙看到她时很高兴,说:“此吾家老人也。”亲手提笔为写下“萱瑞”二字,以示不忘养育之恩。
曹寅算皇帝的奶兄弟,十六岁时入宫为康熙御前侍卫,一说曾做过康熙伴读,曹寅与康熙这对少年君臣在幼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曹寅一生深得康熙信任也是这个原因。康熙二十九年任苏州织造,三年后移任江宁织造,康熙四十二年起与李煦来年轮管两淮盐务,凡四次。康熙后四次南巡皆住曹寅家可知情谊。
曹寅有两女,一嫁平郡王纳尔素,也即世子福彭的母亲。次女嫁的也是一位王子,有曹寅的奏折为证。可是是哪位王子,这就产生了诸多猜测。有说是蒙古王子阿宝的继福晋,但一直没有定论。惟一可知的是其嫡长1女出嫁时间在康熙四十五年八月初四日得到传旨,四十八年十一月廿六日成亲。康熙五十六年送嫁次女,四十五年由于曹寅要在冬天营葬他的母亲,便由其妻奉女北上,即便是复任两淮盐政的勅令也没有按时去接受。又这份奏折可以看出,康熙是把两件事捆扎在一起的的,否则,作为曹寅也不会如此来起奏,而五十六年又送嫁次女福金这几本奏折对曹家考据十分重大原文录下:
康熙四十五年八月初四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八月初四日接邸抄,蒙恩复点曹寅巡视两淮盐课。臣寅谨设香案,望阙叩头谢恩讫。臣以家奴,两承钦命,祗切惶悚,惟有竭诚尽力,清完盐课,以仰报皇恩于万一。
今年正月太监粱九功传旨,着臣妻于八月上船奉女北上,命臣由陆路九月间接敕印,再行启奏。钦此钦遵。窃思王子婚礼,已蒙恩命尚之杰备办,无误筵宴之典,臣已坚辞。惟是臣母冬期营葬,须臣料理,伏乞圣恩准假,容臣办完水陆二运及各院司差务,捧接敕印,由陆路暂归,少尽下贱鸟哺之私。
至于两淮盐课重大,所有敕印,或遵旧例交与督抚,或命臣李煦十月照旧报满,重复代印:或遵旧例,命盐道护理,伏请圣训,臣谨遵行。臣寅曷胜激切感悚之至。
朱批:知道了。
在报告中,曹亦不能被上前,首先叙说康锡的特恩,固然是封建制度臣子要做的首务,接下来把其女出嫁的事向皇帝汇报,并且也知道两淮盐课重大,也许己然有亏空了,仔细考察发现,这份奏折体现的涵义有私情在其中,超出了以往曹寅奏折的官样范畴。曹寅明于文理,不是像李煦的毕恭毕敬形态,文理上不太讲究。所以,若没有联系,不可能两件事联系在一起同奏,一定是两件事的联系加深了感情才相提并论的。
康熙五十六年江宁织造曹寅奏王子迎娶情形折
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日: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前月二十六日,王子已经迎娶福金过门。上赖皇恩,诸事平顺,并无缺误。随于本日重蒙赐宴,九族普沾,臣寅身荷天庥,感沦心髓,报称无地,恩维倘恍,不知所以。
伏念皇上为天下苍生,当此严寒,远巡边塞,臣不能追随扈跸,仰奉清尘,泥首瞻云,实深惭汗。臣谨设香案九叩,遵旨于明日初六起程赴扬办事。
所有王子礼数隆重,庭闱恭和之事,理应奏闻,伏乞睿鉴。
朱批:知道了。
这份奏折已经没有冠冕堂皇的话题,行文更加坦荡,欣喜之余有大喜过望的心理在其中。另一份奏折更是出人意料之外,行文之拘谨不仅也不见了,甚至出现了喧宾夺主的行为,把安排儿子与女儿的事完了后才奏,一点臣子对主子的拘谨也没有。康熙不但没有恼怒,反而愉快地接受了。这在曹寅的奏折中是不多见的。
-全文完-
▷ 进入嘲諷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