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这样的语文考试误了多少人的子弟程淀

发表于-2012年05月02日 上午10:31评论-1条

侄子在我那边一间著名小学读书,带回两套试题,有这么几道题: 

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吟起了一首诗:(),()

我看到侄子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后面是一把大大的x,我就奇怪了,我也是想到的这2句。好奇的问侄子,这个不对??那答案是什么?侄子说标准答案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哎~这就奇怪了,因为是个春天的夜晚,就要是这句有春风的???要这个思念故乡的人不是江南的,是不可能说出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话的!!一个东北人春天思念故乡,会说春风又绿江南岸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应该更准确。再扯远点,思念故乡,一千个人可以吟一千句不一样的诗,这个也可以有标准答案的么?

接下来是默写,题目是:我们学过《桂林山水》一文,请将下面句子默写下来,然后就是整段的要默写,这有什么用?死记硬背别人的文字有什么用?

还有个题目:《匆匆》这篇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写的,同学们都很喜欢这篇散文,你能把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

我侄子写的是: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后面一把好大的x。

但标准答案竟然是: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这就更奇怪了,一篇文章,你可以喜欢这句,我可以喜欢那句,难道最喜欢的一句话也要统一么?为什么“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句不能喜欢?就一定要喜欢“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对比这2句,我也喜欢“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句话!!我觉得这个题目应该是“你能把老师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才对!

这样的语文试卷让我不寒而栗,这是语文教育吗?把语文这么有趣的东西变得索然无味,僵硬化的解题思路,把语文教学推进死胡同,何其悲哀。

这样的语文考试危害极大。首先就是学生丧失对语文兴趣。这样的试题,学生做的答案往往容易错,使他的信心受到打击,逐渐失去对语文的兴趣。其次是这样的考试方式毫无意义。这考了学生什么?我百思不得其解,考iq吗?可笑,这种考试方式只有坏没有好,看不出任何好的地方。还有就是磨掉教师的教学兴趣。语文教学很有趣,但这样的考试怎么能让教师教得出趣味,这样的考试只会让教师多拿试题来操练学生,进行题海战术,来提高教学成绩。这样的考试实际上是一种奇巧淫技,误人子弟,祸害无穷。

对于这种格式化的语文考试,古代的语文的考试方式好得多。在古代,语文考试只写一篇文章,而文章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语文水平。而现在那些考试得高分的学生,文章却写得一塌糊涂,文章写不好能说语文水平高吗? 何为语文?叶圣陶先生概括得很好,语文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相加。而语文的内容包含了所有的一切,风花雪月,草木虫鱼山川,日月星辰,柴米油盐酱醋,上至天文下至地里,上下五千年。。。所以,语文考试就是要体现这些,而不是追求一种奇巧淫技,玩脑筋急转弯。现在的语文考试当然也不只能写一篇文章,但必须迷途知返,重回体现语文含义的考试的大道来。

我认为出现这种丑恶的教育现象除了出试题者的问题外,最根本的是应试教育的结果。应试教育追求的是高分,所以出现了风靡全国的题海战术,参加过高考的同学都知道,高中时做得试卷何止千分,每天一小考,七天一大考,高中除了做试卷还是做试卷。追求高分必然要追求答案的标准化,而标准化就容不得其他的见解,这对语文教育来说简直是一场灾难。近年来,出现在网络的高考零分作文,并没有不可取之处,甚至有些文采斐然,只因思想叛逆而被零分,这是对高考制度的最大讽刺。高考制度没有错,错在应试制度的僵硬和膨胀。语文考试要重返大道,必须纠正这一弊端。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程淀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哭泣在心点评:

合理变通的教育或许是今天社会所需要的,可是往往都不是那么理想,总是按照固定的思维进行一些固定的传授,那么,结局可能就是死板,生搬硬套!

文章评论共[1]个
绍庆-评论

(:012)(:012)拜读佳作,问好朋友!(:012)(:012)at:2012年05月02日 晚上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