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的时候,一如很多的同龄人,有过浪漫的情怀,有过成为屠格涅夫的梦想。一段的时间里,我曾自信满满。特殊的家世蕴涵了丰富的故事,不必杜撰已足够精彩,何况自认还具有天马行空般的形象思维哪。于是,大学的时候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依仗着精力充沛,图书馆里但凡可以借阅的文学书籍,似乎都具有着磁石一样的吸力,如饥似渴。
记不清是谁说的了,大意是——文学之道,其实是“有点闲钱,有点闲时,有点思想”且甘于寂寞的人才可以走的。然,红尘滚滚,日新月异。年少轻狂的“入世”之心,又怎能甘于寂寞。文学对于“经时济世”太过隐晦曲折,难显壮志雄心,况且纵使算是有点思想,那也很是浅薄,再说,还没有闲钱和闲时呀。于是,转而学习哲学,希望以己才学作用于社会,作用于民族,作用于国家——现在想来,尽管幼稚却也无悔,相信您也曾有过如此的雄心,有过如此的抱负吧。
于是,每天沉浸于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相关的,直面那现实的事件和问题,于调研和论证里探寻破解的方法。十几年的努力,倒也没有虚度,甭管对于希望的“经时济世”起了多少作用,至少让自己可以安身立命,真正成了“有点闲时,有点闲钱,有点思想”的人。
按说可以睁一眼闭一眼享受生活了,偏偏总有不甘。理论讲究严谨,来不得半点虚假,论点论据逻辑推理丝丝入扣,犹如医者诊病开方。功用在于此,局限也在于此。然而,红尘之中烟雨蒸腾,断不是某一个学科可以涵盖,更加不能诠释。再加上某些——你懂的,那些难以逾越的“红线”、“雷池”,研究到一定程度徒留下满腹的遗憾和寂寥!钱学森先生临终前的遗憾潜藏着几多的无奈,谁人能懂!
我渐渐真正懂得前人曾经说的关于学术与文学的一句话——所谓学术,再精也不过专科,而文学则是这红尘的百科全书。一如你没有读俄罗斯史书,只要看过屠格涅夫、肖洛霍夫等一干文学巨人的作品,你一样可以自豪地说,“我了解这个民族!”一如你没有考察过日本的文化,只要看过那“三本物语”,你也可以对他的渊源了解个大概,而你的了解远比那只读史书的人来的真切生动——并不言过。
事实上,这些年尽管忙碌于枯燥甚至悲催——当你面对你难以面对的事件或者问题时一定有这个感觉——的研究,其间也从未曾完全放弃过对文学的喜爱,书房的橱柜上有几面始终为文学读物占据着。
曾经拥有的少年情怀终究不甘寂寞,喜欢上你则完全是一个偶然,究其原因,初始完全在于“烟雨红尘”这四个字。老实说,每天工作都离不开电脑和网络,甚至依赖到手不会握笔,不知邮费已经涨到几多的程度。但是,始终几乎不关注那几大门户网站之外的东西。女儿嘲笑“落伍了。”儿语当然咱不介意。是日,几个朋友小聚,其中一个做纸媒的报纸总编的慨叹却不能不听——电子读物的兴起,他已度日维艰,转型已在必然。我这才多看了几眼那纷繁的“网址”,于是,你跃然眼帘!
我入红尘,注定难了这一世情缘,自觉也好无奈也罢,都必须经受那沧桑的烟雨!“烟雨红尘”,尚未见识你的内涵,单只这名字就吸引了我。
你呀,我的少年情人,我来了。从那时起,每天闲时总好打开你浏览一下,也喜欢随手写下多年积蓄于心的点滴。初来的我,不知深浅,先入为主地以为遇到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也是多年养成的习惯,要么不开卷,开卷必认真阅读,总好留下看后的感觉——实在谈不上点评,一则确有感悟,所谓开卷有益吗,二则也是对作者朋友耗费心血劳动的尊重!
我来了,为着少年的情怀,为着成年的思想!我来了,为着红尘之中那蒸腾的烟雨!我来了,为着结识的朋友们!
(算是进入“烟雨红尘”满月的寄语吧,写给自己,写给您——我的朋友们!)
-全文完-
▷ 进入荒野一夫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