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 四月四日,晴 》放光蝴蝶

发表于-2012年04月21日 凌晨1:12评论-1条

清明酒醉正堪眠

酒债寻常那泪涓

万事不愁何待酒

周公一梦九霄天

记得这是祖父所作的一首诗。孩提时并不知道诗中说的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它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只是念起来有些顺口、好玩罢了。

清明的前一天与父亲一起回故乡老家,那是我孩提时过得最高兴难忘的事。因为这是清明节的前兆。就嚷着父亲带着我回老家。要是对不上星期六,总是要请假回老家。父亲答应了就无比高兴。

匆匆吃过早饭,和堂哥、堂弟、堂姐们去野外采艾。一路蹦走看见眼前嫩绿,草木萌芽,皆以洁齐而无比欣喜。许多人早已在田间地里开始忙于春耕春种。吆喝声好不热闹。

耳边不时传来厌烦的声音,“你要看仔细了,不要采错了。”因为和艾相似的植物有好几种,要了不是有他们在,也许我真的分不清。其实它长得与菊花相似,叶子反面是银白色的。如果采错了也没关系,可能就是味道不好而已吧。当时我是这样子认为的。没过多久大家就把各自小竹篮装满的艾叶放到一个大的篮子里。大家都争着要抬,最后只好“猜缸”定输赢。

把采回的艾洗净后,把它放到锅里,然后放入清水,刚泡过艾就好。先用旺火煮开,再用文火慢慢炖。约三四十分钟后,等水将烧干;艾也烂了。方才取出,再用清水滤漂,这样做出的艾糍味道浓香可口,如果清水放得太多,或先放得少,后又加水,那味道就不好了。

下午把滤漂好的艾用刀切碎,把滴干水的米浆与小苏打粉搓揉均匀,稍醒一会即以做艾糍。等把事先准备好的馅拿到桌上,大伙儿一哄而上,跟着伯母叔母们一起做起了艾糍。不过多久艾糍就被我们抢着做好了。看着竹筛里大小肥厚不一的艾糍,大伙儿都抢着说自己做的是最好的。

伯母笑着赶我们走,要我们去摘柚叶,大伙儿一拥出了门。我是最后一个跑到柚树林的。看着他们在树上蹦串自如,倒是觉得被关在动物园铁笼子里的那些猴子还不如他们咧。一下子一股酸意自鼻孔而出。因为我总是爬不上树。我一声吆喝,终于堂弟顺着树干“溜”滑了下来。我让他们捧着我上去。不费吹灰之力,我上去了。不料到了树上,还是不能如意;一双手不仅要抱牢树杆,还要摘柚叶。实在没有想象中的那般简单,眼睛另外寻柚叶的同时还要注意脚下踩的树枝是否有刺。

费了好大力气才摘到了三十多片,大伙儿“溜”的一下,都满载而回了。这下我急了,随手胡乱折断一枝长了许多柚叶的嫩枝,也顺着树干下树去了。“唰”——“叭”——“咚”我摔了个跟头。裤子也开裆了,还弄了一身泥。爬起来就追了回去。生怕自己摘了最少的柚叶还是最后一个到家。

回到家里祖父见我裤子破了,脸上还粘满了泥巴。就不由分说把堂哥们训了一顿。祖母拿出了一条新裤子给我换上,找来了针线拿走被划破的裤子,打来一桶水,叫我洗了澡。

那时我心里比他们被祖父训斥还要委屈。不是因为那条被划破的裤子;也不是因为那满脸的泥巴。

没多久工夫天色渐渐暗下,这时艾糍与饭菜同时摆在饭桌上。大家忙于张罗碗筷,我想大人们是吃饱饭再吃艾糍。也只好迁就了。饭前祖父还是要演讲一番。看着色泽鲜绿、味香清口、金黄色的柚叶上相衬;不时飘过清香的艾糍,就忍不住在想自己能吃下几个?也没在意祖父讲些什么。许久,祖父方才停下,动筷。我迫不及待地抓起艾糍就往嘴里送,咽下去才发现忘了把柚叶拿掉。不过这也有另一番味道。清香爽口,略带甜酸。今天晚饭比以往都吃得好。除了嘴上流满了枣红色的艾糍馅外,生平第一次还知道原来不是只有吃白米饭才能填饱肚子的。

时间过得飞快,期盼已久的清明节终于到了。那天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起了个大早。因为昨夜高兴得睡不着,所以大清早就爬了起来。打开窗户,天还是黑的,但是星星很亮,一闪一闪的,我迷迷糊糊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我做了个梦,梦见大家都很忙,梦见堂姐种在院子旁的花草;听到了叔母拿着烧火棒赶猪的声音。水开的咕咕声;还有磨刀传来的霍霍声……

睁开眼宅子已是忙成一片,朦胧之中已分不清南北。

大家还是那样的忙。不;是更忙。平时堂姐种在院子里的花花草草,她每天都照顾得无微不至,今天我一大早就没见到她,其他人也没有看到。正纳闷是不是自己起晚了,“叔父,猪从猪圈里跳出来了。”这时正在做早饭的叔母拿着根烧火棒很快就把猪赶回圈了,“这猪圈围栏太矮了,所以它经常跳出来,你叔父他们一大早就去镇上购货了。”叔母走进后厨说道。

他们去镇上没叫上我,恐怕不想打搅我的美梦吧,我想堂姐待会回来看见自己种的宝贝让猪给耙了,不知道会怎样?

看着叔母忙于做饭,伯父熟练的在魔石上沉醉于“霍霍”声中。“咯咯咯,”伯母抓来了大公鸡。这时去赶集的也回来了。买了好多的东西,有鞭炮、香烟、元宝、水果……都是祭祖用的。我正想告诉堂姐她的花……还来不及开口叔父就叫我们帮忙拔鸡毛。亲身动手之后才知道,摆在餐桌上的佳肴美味原来不是那么的简单。

早上九点钟终于可以带上祭祖的全部用品出发了。

大人们挑着箩,扛着锄,拿着镰。我们两个人一辆自行车,悠哉而去。因为是山路不好走,自己又载不了人,所以总是堂哥带着我,上坡我就下来推;平路下坡再上去。困了就停下来等大人。一路上所见颇为新鲜,在荆棘路旁杂草丛中会看见一种只会跑的鸟,当你准备追上逮到它时,才“噗”地一声,懒洋洋的飞到另处安全的地方。堂哥管它叫“笨鸟。”偶尔还会看见“大睡蛇。”它喜欢在风和日丽的晴空下从洞穴里跑出来晒太阳。堂哥喊了声“大睡蛇”就从容地停下车,冲过去,一出手,大睡蛇就被抓到了。一路上都抓住好多大睡蛇,看着大人们还未来到。大伙儿都停下车在路边拾起了干草,把大睡蛇烤了吃。那可真叫香,一直回味弥留到现在还从不忘却。有时会看到一两条“竹阳岗”穿梭与路旁。水坑池塘边也会随眼看见一种叫“打渔翁”的蛇。

也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多久多少时间;到了山脚,由大人领路。伯父和父亲拿着镰带路,其他人就分担东西。我们就去找“老鼠果”吃,它的果实是由青到红,最后渐渐变黑才成熟,吃起来甜甜的;有子,有种说不出的怪味,残留口中,怀念至今。

等开好了路,我们才上山。身旁树木拔起,杂草丛生。可以在松树林里滑云梯。还可以拿着事先做好的风筝在山岗上放,可惜飞的不高。

好不容易终于到了先人就寝处。大伙就忙碌起来,有拿镰割草,用锄挖沟,然后在堂前摆上鸡、肉、果、酒、米饭、碗筷等祭品。开始烧香,领头烧香的口中念念有词:今天是清明节,我们来看你了。有酒有菜,慢慢吃。保佑我们大家平平安安、身体健康、心想事成、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子孙后代聪明伶俐,及第登科,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上香,上香,三上香。叩首,叩首,三叩首。献酒,献酒,三献酒……

——叩首,叩首,三叩首。献帛,献帛,三献帛。献羹馔……

——献酒,献酒,三献酒。献帛,献帛,三献帛。献诸羊,献财宝……

——叩首,叩首,三叩首。酻酒,化财宝……

——叩首,叩首,三叩首。叩首,叩首,六叩首。叩首,叩首,九叩首……

礼成后,大家收拾一下,又赶去别处。

屈指一算,事过境迁,仿佛又回到十五年前……

通书上云:清明,明洁的意思,这一天起草木萌芽。每年四月五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十五度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大概是前年的清明节,刚好在家。父亲忙于春种便叫我回老家祭祖扫墓。

回到故乡还是那样没什么变化。原来仅靠大石头过河,下雨涨水只能绕道远行。如今已经修了桥。以前住的泥砖瓦房已有裂痕,替代它的是两层楼房。因为大堂兄快要结婚了。今年回去大堂兄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长女叫婷。次子还未曾会说话。小侄女与大堂兄一样不爱讲话,见到我就往屋里躲,大堂嫂叫她喊叔叔,她却藏在身后,露出双眼;看着我。

大堂兄不在,去镇上干活去了。他是伯父的养子。打小就看见他性格开朗,能说会道,十八岁那年伯父就告诉他身世,让他回家看看。去年过年的时候,还看见他生父来串门,住了几天就回去了。也没谈上太多的话。

那年清明只有大堂兄和堂弟在家。加上伯父、叔父、自己五个人去祭祖扫墓。

这时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草木萌茂,改变了冬季寒冷枯黄的景象。农业生产上多忙于春耕春种。这一节气开始的一日为清明节,有踏青扫墓的习俗。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但它已演变成一个民间传统节日,我国的清明节在每年四月五日前后,其有两层含义。即指节气又为节日,在较长的历史期间,逐步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清明习俗。

走了大半天,终于到了。割草,忙了一下子。从筐里拿出艾糍等祭品,开始烧香……

回去的路上也能看到鹌鹑,也有大睡蛇,没有吃到老鼠果。山上的树砍光了,再也找不到溜坡的松树林。只听到山上田间忙于耕种的人吆喝耕牛的声音在山间回荡,突然想起这么一句话来:“……甘为孺子牛。”我想,这种人的精神可嘉,他们并不了解真正在田间耕地的牛。因为他们还没有看到《耕牛自叹》,并不是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那么简单。

世人听我说原由

禽兽最苦是耕牛

春夏秋冬下苦力

四时耕种得全收

犁耙负上千斤重

竹鞭身上万条抽

肚饥吃口田边草

又将恶语骂灾牛

渴来喝口田中水

叫声快走不停留

粘谷作餐养性命

糯米造酒待朋筹

如何见我老无用

卖人屠行作菜牛

快死难出双流泪

将刀割断寸咽喉

破肚挖肠取肝肺

挑筋削骨有何仇

杀我之人家不富

吃我之人不出油

受尽残丑无限苦

想起前生我来修

从今回头行善道

不修来世也为牛

视死如归的人,有。但放着好好的人不做;愿意当牛做马的人,我想没有。

堂弟原本在外工厂上班,由于近来身体不适,所以回家休养。我们的话也不多。吃饱饭聊下家常就各自睡了。堂哥他们也在外工厂上班,我也到过那里,生平第一次看见海。感慨之下写出了开山作《贝与壳》。之后我去了广州,本想去趟英德,但还是没能如意。堂姐她们都在外工作,结婚了。叔父的两个女儿,都嫁到湖南。从此我就再也没见过。伯父家的几个堂姐还好,大都还在本县。大堂姐是大伯母的女儿;当初生下大堂姐就不在人世了。如今一家子在浙江。她的大儿子今年刚回来住在我那里,他说要去考驾照准备买辆车。二堂姐嫁到阳江,对她印象不深。还有一个堂姐也在浙江,开了一个服装店。最小的堂姐还在阳江,也有几年没见了。当初我还有去参加她的婚礼。前年二伯母去了阳江帮她带小孩。现在堂弟也出去了;换了哥哥在家,如今叔父已经在镇上买了楼房,堂哥就在附近开车。二堂哥前年结了婚,堂嫂是重庆人。已经有了个女儿,见到我总是哭。三堂哥在阳江好几年了,买了台电脑天天上网玩游戏,他说这样可以赚钱。

以往每次回去我都要去阁楼上看一眼。这回就给忘记了。楼上放着一块匾,那是书院赠给高祖父的。上面刻着贡生、進士什么的已记不太清楚。县志第二十四章,選舉、仕進、議員、封蔭里记载:清嵗贡。锺贻修,東郷鄧村人,教讀十余載,復諒山保訓導。同治朝。

族谱上记载,祖源于福建丁洲府,后迁往广东英德,再次迁至广西三里勒马,最后迁到东乡大邓村安家落户。

听祖父说过,当时迁到东乡大邓村,家境清贫。但好在先人为人诚实朴厚。太祖母在街上卖葱糍以补贴家用。当时附近的江村一户姓李的人家很迷信风水,经常养着一些堪與家。好酒好菜招待,生怕简慢了,先生不肯赐福,或不尽心找穴。

一次,来了个极有名气的地理先生,一连住上四五年,虽有时也览览风光,可就是不见点穴赐福。但仍未丝毫怠慢之意。

后来,地理先生告辞了,李户家主就亲自到山上打了几只野鸡,做了一桌了的好菜美酒来给地理先生饯行。希望先生能指穴赐福。他知道先生最爱吃鸡鸭肫,所以把鸡肫包了起来,偷偷地放到先生的包裹里。

饭饱酒足之后,先生就走了。李户人家十分失望。

地理先生走到禄库附近天已渐渐刹黑。刚巧太祖母卖葱糍回家,走到那遇到地理先生。太祖母看他肩被包裹,天色已晚,就问:“老人家你要到哪里去啊?”“我要去三里。”太祖母接着说:“如今天色已晚,怕是赶不到三里了,我家离着不远,就在前边的大邓村。如果不嫌弃的话,就到我家歇息一晚,明天再去三里吧。”先生看看天,这时山路也有些模糊看不清了。晚上山路毒蛇野兽也多,想了想,边说:“那就麻烦你带路了。”

走了几步,太祖母就放下手中的东西,说道:“老人家你等一下,请帮我看一下东西,我还有东西落在街上。”于是太祖母就到了街上用卖葱糍的钱买了猪肉和豆腐饼。就带着地理先生回家去了。

“没有什么好菜招待,望先生见谅。”饭饱过后,就和太祖父聊起家常。才得知遇到的先生是个地理家。

由于投缘又谈得投机,先生一连住上四五个月,太祖父热诚招待他,使他吃得饱,喝得足,生活过的挺舒适。直到辞行那天,太祖父就杀鸡美酒与他辞行。酒饱后,先生就对太祖父说:“谢谢你们数月来的招待。我也没有回赠,就帮你改一下大门,再点一穴给你吧!”并嘱咐大门改好就不能再动。

经过先人拼命争博、勤奋学习,终于解决了贫困。科甲绵连,良田万亩,富甲一方。

孩时,每逢祖父寿辰,他都会在宴席前后说起……

自打富裕后,族上就有了轿子,因为大门太窄,每次抬轿进出都不方便,只好把轿子寄放在附近黄家。后来出于方便,就把大门加高加宽。还有一座“那洋冲”的祖墓,地形势、格局、清秀雄伟,因为路途遥远,中途还要乘舟沿江而下。为了不让杂草丛生于是就打了厚厚的灰沙、还在坟堂上盖了一层五寸厚的铁皮。

如今祖父已仙游,就再也没听到关于先人的故事。伯父他们也有讲过,但听起来令人质疑。

祖父曾跟我们说过,到了曾祖父这辈,活生生的把可以种下百斤谷本的肥田卖与他人。

现在留给后人的只有那块匾了。

父亲说过我们家有祖传的五件宝贝。

——犀牛角

——马骝骨

——老虎牙

——狗宝石

——宝玉珊瑚

其实犀牛角并不是犀牛的角。那要从祖父那辈讲起。大家说葬在“六垌”的那座祖墓有异样。经过讨论后决定迁墓。当打开墓穴,只见金罐边有条略为金黄却又道不清名的蛇,缠绕金罐,金井四周角落里还有一堆浅褐色的犄角。拇指般大小;有曲角,像鹿角又似犀牛角。当时也弄不清是什么东西,迁墓时就一起把它带了回去。

马骝骨是灵猴的骨。父亲说我小时候因为常用手抓菜吃,患了钳积。把灵猴骨栓在手上数周后就奇迹般好了。

宝石珊瑚,父亲说略带赤色,放在水中,晶莹透缇;闪闪发光。这些我都无幸见过。传至叔父当家以后就遗失了。我想祖父押在我们这辈的希望;也随之破灭了吧。风水救不了贫困,益不来富贵,只有勤奋学习拼命争博才有富贵;解决贫困之望。可世人执迷硬是说地理风水益到后代子孙。妄言之。

早几年前,祖父曾牵头去祭拜祖墓。位于江村背东乡与桂平交界处;中间隔有一江。山脉连贯,气势磅礴,沙手峦头;前面案台,两旁期印。那年清明,伯父、堂伯父、父亲、叔父、两个堂兄两个堂弟捉上公鸡备上美酒出发了。

听光哥讲他四、五年前有去过,所以只管由他带路。走的是小路,因此只能翻山越岭。加上年代久远,原来的山路已经杂树丛生,只能凭感觉用镰开路。听十婶说,那天从早上八时出发,走到那已经是下午二点。草木杂书高于人。不利寻墓。光哥登上附近高点,四视。大家也一起寻找。但总是找不到。“没错,我记得就在那个位置。”最后光哥指着说道。父亲过去,在一堆土中,挖起被掩埋的墓碑;旁边到处是乱土残石。原来近几年都流行退耕还林,原本的参天大树,被砍伐;剩下的遭焚烧。现在全都种上了有加利树。使我突然想起了福寿螺。我想父亲当时是想在遗留的残石下,寻回先人的遗骸;挽回家族从前那段如日中天的日子。

此后才得知,这正是前时那位爱吃鸡肫的先生赐的福地;而眠于福地中的是我那卖葱糍的太祖母。写到这里,我怆然泪下。始终想不明白。虽同祖,又有房之分。到今,除了我这辈的,其他小房中的长辈都道不出他们的名字,有些更未曾谋面。

听祖父说,他曾有一胞兄,在民国时参了军。在文革期间曾有人口普查,曾祖父闭口没提到祖伯父。也知道他在参军时改了名。“四人帮”粉碎后,也曾有地方上的人多次到家来访,但还是说没有这个人。当时战火纷争,家里不同意他去参军。他是悄悄一个人出去的。事后家里人都十分恼火,从此不再与他相认。听说当时祖伯父在部队还给家里写过信,但家里从不理睬。我想这时因为当时情况所逼。从此,祖伯父就再也没音讯。在文革时期人口普查没说出祖伯父,我想是要保护大家吧。

在那个时期,曾有伙人喊着打倒资本家;打倒资本主义的口号,硬抢豪夺,一句充公,令人哭笑不得。这比日寇又有何区别。

祖父曾说过,当时家业昌盛,所以修有密道。当时日寇进村。村子里的人都紧锁屋门跑到山里,等日寇走后,再回去。而我们祖院内有密室,粮食充足。所以族人可以在里面生活自如。况且还有手持钢枪的家丁。堂伯父自命不凡,手拿一支钢枪从一个通往茅厕的密道出去。不料被擒。结果引狼入室。当然,密道它们自然是不知道,拿走吃的、值钱的,就放人走了。后来听说堂伯父几天都未曾开口说话。整个村子被它们掠夺而空。拿不走的牲口,开枪打死;吃不完、背不动的粮食,烧掉。还在村子唯一的两口水井里拉屎撒尿。所以我对它们有着无休止的憎恨。

经过历史岁月的洗刷,唯一保存下来的只有那块匾。还有几口缸,缸底有字。出自民窑。存有一套西洋镜,是类似正方形的长方形。镜下方绘有瓶装腊梅争艳图,镜子很厚、很重,用檀木包的边上雕有精美的条纹,左右还有一副对子。现在只遗留有下联:威惪咸孚憶中才。字体是正楷微草;金黄色,联子底色则是大红。外面还有一层厚玻璃,被檀木紧紧相嵌。还有文房四宝和一柜子用线钉的古书。有盖着官印的欽定協紀辨方書,还有欽命二品頂戴;賞戴花翎江南分巡给予版權的中西滙通醫書,千家詩,繪圖的小說和成仙學道之書……

上中学时每每考试皆下游。上副课还经常在课堂上睡觉。老师提问;看着书本也找不到答案,直至站了一课。外语和化学更是一窍不通;一到选择题,就在事先画好的稿纸上笔一转,答案就出来了。效果也不错,每次还能考个六、七十分。

想对先人说,我曾经真的努力过了。但还是每每落第;与榜无缘。我想是因为祖屋那扇被改了的大门吧!

清明时节雨纷飞

绿叶脚下影晃晃

不敢遥望天廷处

害怕先人责问来

二零零八年四月二日二十时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放光蝴蝶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精华:文清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中国的清明,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沿着历史的旅途,一路走来,
我们还在传承着。
清明祭,让多少人怀念,
也让多少人在思念中生存。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朋友早晨好!清晨为你送上一声祝愿:祝一天好心情!at:2012年04月21日 早上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