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琉璃之海》是日本文学的一个经典。
日本作家喜欢把死亡写成一种美,一种壮丽与温存同在的美。他们对悲剧美学的认识较有深度。但我不愿苟同这种审美观。
主人公奔向自由的过程也是向命运妥协、屈服的过程,这样的自由是异化的自由。
小说对人的诸多警示无不在于如何让现世生存更完整更妥帖。在日本社会,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严峻的生活考验,必须正视的职场压力,让人透不过气。偶然的生命悲剧是什么促发的呢?从本书的角度来看,是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对人的限定。
这个冰冷的“限定”让悲剧难以避免。司机猝死,一车人遇难。司机只剩五年就退休了。车上有女主人公的丈夫,一个事业有成的中年男子,周末仍在马不停蹄地工作。如果不是这种硬拼硬撑式的生存,那么境况就完全不同了。
这部书启示读者,人必须对生活有所眷恋,否则就会被死亡意识所笼罩,特别是在突如其来的灾难之后。
能够引人超越痛苦、脱离苦海的生活眷恋是什么呢?
从文本看来,那只能是智慧与道德框架下的信仰。
2
《彼岸花》是安妮宝贝第一部长篇。她的风格阴郁、飘忽、散淡。
作品中的人物,生活方式多是自主的,但活着缺少目的性,对生活没有严格的时间管理,对堕落的种种情态有一种难以自拔的迷恋,常有瞬间的失落感、幻灭感,人格缺陷明显而又无法矫正。爱情观极端,要么过度在意,宁死不悔;要么无所谓,视如儿戏。女性人物自我而轻浮,抗拒不了寂寞,却又很难对他人产生信赖。男性人物大多对女人三心二意,内心空虚,难以排遣,他们健壮、冷酷、沉默,不关心政治与文化。
安妮宝贝语言新奇、有质感,她的作品渗透着特立独行的思想。她说:“写作,它只是在一个人的内心发生的事情。”内心,这是她最大的关注点。她作品中或直或曲,或直白或朦胧的内心自白,以及贴合人物性格的对话,为她的作品增色不少,同时展示了她驾驭都市生活题材的独到能力。但是关注面失之于狭窄,纵深度不够,游刃有余地原地打转是她的作品的一个特点。
安妮宝贝笔下人物的心灵困境有荒诞的一面,有自然的一面。两个方面都为探讨心灵的选择和安放,尤其是在探讨“灵魂的不健康”上做了一些铺垫。
回头看《彼岸花》就可知道,没有哲学底色的弊端直到她写出《春宴》才获得初步的解决。
-全文完-
▷ 进入李家纬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