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的一条曲线,牵动着东北亚,吸引着世界。其原因之复杂,影响之持久、范围之深广,恐怕当今世界其它任何一处国境线都难出其右;这就是著名的朝韩军事分界线!而这条线的聚焦点则在板门店。因而,曾经对那里有过很多的幻想,当真的即将身临其境,心情不免多少有些复杂,是激动抑或是莫名其妙的忐忑,难以说清,反正向往着却很明确。
向南的公路蜿蜒于群山之中,还算平坦。与此前别处旅途不同,路两边绵延不绝的峰峦,看不到村落,看不到劳作的人。公路上,也见不到民用车辆和平民,偶尔的,军车呼啸着与我们的车子交错而过。一路上,我浮想联翩,可歌可泣的悲壮场面幻灯般闪现,忽而上甘岭、长津湖、一次战役、二次战役……忽而战马嘶鸣、战士呐喊、军旗招展、炮火漫天……忽而冰天雪地,战壕里爬冰卧雪,衣着单薄口嚼炒面的“最可爱的人”……时光荏苒,曾经的火山焦土早已郁郁葱葱,安静里看不出一点峥嵘岁月的影子。
在最后一道检查站稍作逗留之后,穿过壁垒和铁网构成的隘口进入了隔离区。道路变得狭窄曲折,一眼望去,野草萋萋、树木茂密,一条河流掩映其间,偶见飞鸟的影子,或单或群,显然是被汽车发动机的声音惊醒的。假若不是胸有成见,你一定以为进入了自然的原生态园林。
著名的板门店由一组建筑群组成。朝方一侧南向的塔楼,建筑有些陈旧,色调比较厚重,楼顶一面国旗飘扬,显得庄严而雄伟。与其相对,韩方一侧的建筑面北而立,式样别致,好像是钢架结构的,看那色调比较新鲜。两座建筑之间就是军事分界线,一座板房横卧在中间线上,进到房内,可以跨过线去,置身其间可以任意在两国的土地上来回走动,但是不可以走出对面的房门。透过窗子,韩方一侧,几个士兵就在窗外游荡,若不是那身军装,看那表情倒像游客,时不时地还向窗内张望,而朝方一侧,士兵们则是钢枪横握在胸前,标准的立正军姿,目不斜视,一脸的庄严肃穆。转到房前,临上楼时,我看见一名中校站在那里抽烟,于是走过去。我递过烟去,他很客气地笑笑,冲我做个手势示意正在抽着,见我执意,便接过去。看那神情似乎对品牌有些好奇,我说,“中华,算是中国的国烟吧。”也不知听懂了还是认得汉字,他友善地笑了,顺手看似不经意地把烟揣进兜里,这时,我忽然为自己没有随身带着整盒的香烟感到有点遗憾。
登上塔楼的瞭望平台,整个板门店尽收眼底。满眼的绿色,间或有几簇叫不上名字的鲜花,一片的肃静。闭目伫立,呼吸的空气是那样清新,阳光沐浴在身上暖洋洋的让人慵懒,而耳胖的风语鸟鸣则好像催眠的夜曲……不禁暗自感叹世事之叵测,谁能料想这竟是冷战的最后一处遗留,这表面的祥和之下其实危机重重剑拔弩张!
一位非常英俊的腰別手枪的校级军官站在露台山,像在执勤又像在赏景,我走到他跟前——因为有了经验所以并不紧张,“与您合个影可以吗?”我边说边比划,他显然没有明白,疑惑但绝无敌意地退后了一步,这时,陪同向他说了几句什么,他欣然地笑了,边嘀咕着什么边拉了拉原本就很板正的军服,于是,我们就以分界线为背景留下了合影。正如以往一样,陪同真的只是陪同,并不多做任何的介绍,人家不说咱自然识趣地不能多问,还是小朱姑娘告诉我,这样的举动以往是不可以的。
参观完“停战协定”签字地——一间大房子和摆放着的一张据说是当年使用的桌子,仅此而已。午餐安排在一座军营。军营地处深林之中,可以看见营房和操场,但是看不到军人。整个午餐时间,只有一个军人跑前跑后的忙活;小伙子给我的印象很精干,就是一言不发。比之在平壤的伙食,这里的饭菜不仅谈不上特色,甚至会影响到你饱食的欲望,我无意于饮食,倒是再想,招待的饮食尚且如此,那平日里士兵的又将如何那?返回的路上,小朱姑娘告诉我,前线很艰苦,困难时期甚至换季的冬装都不能按时,她就曾经在冬季见到过单装在雪地里忙碌的军人。
离开板门店,转道开城。这里是朝鲜李氏王朝时期的名城,原以为会有李氏王朝的宫殿遗迹,可惜,所能看见的基本是近些年修建的仿制品!唉,战火的冷酷和残忍,不仅割裂了民族也断裂了历史。
散记结语:
走马观花的朝鲜之行结束了,回国前,有感于陪同的一路辛苦,试着拿了几张人民币,其中的一个很感激地收下了,而另一个则表现的似乎并没注意到的样子。神奇的国度,神秘依然神秘,而且还将神秘下去,没有人能够预测半岛局势的走向。惟愿政治家们能够体恤人民,运用他们的智慧和胆识,早日化干戈为玉帛!毕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是那样的淳朴、善良!相信他们同样渴望和平而富足的幸福生活!
(就此打住。感谢您的阅读!)
-全文完-
▷ 进入荒野一夫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