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香、味与才、情、趣
抗战期间,梁实秋客居重庆北培“雅舍”。
是时,登门造访的冰心,在梁的纪念册 的题辞,曾一度传为美谈:
“一个人 应当象一朵花,不论男女 。花有色、香、味, 人有才、情 、趣 ,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好朋友。我的朋友们中,只有梁实秋象一朵花……”
这美谈,不独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而且,还引起了不少朋友们的“嫉妒之辞 ”:
顾毓珍便“大吃其醋”曰:“梁实秋象一朵花,那我们就都不够朋友了?”——此话,又一度成为美味佳谈,长存于一群文朋诗友之中……
的确,人与花,在某种意义来看,是勘称相近、想通而又相似的。
花之为话花且为人所共喜,舍其 、香、味,还有何意趣可言?
而人之所以能以他人为友为朋、为妻为夫、为兄弟知音、为战友同志……其要旨所在,乃才、情趣、趣兼备而无异者。诚所谓“棋逢高手”、“将遇良才”,方能有“酒逢知己千杯少”之陶然景致;又才会有“萍水相逢成知已”的人生际遇。
说到底,“相见恨晚”也罢;“一见如故”也罢;皆源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基本原理。倘无才、情 趣之交相辉映,何来令人倾慕的人格感召力与心理“向心力”?这倒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了。
放眼古今中外,大凡为人拥戴、热受 尊重 景仰、众口皆碑以为佳人、善人、贵人、圣人、伟人的,无一不是才、情、趣趣皆备且优者。
才,不一定要是全才、天才;情,并不一定是多情、痴情、豪情 ;而趣,也并非囿于雅趣、妙趣——凡知书识理,通情达理:能以谦虚、自重、真诚和善良为其做人之机要,能以我心度量他心;能将“己所不欲,无施于人 ”之准则融化在其德行品中,落实在言谈举止上的人,就算得上是有才、情、趣兼而有之者了。
惜乎哉:真实的人间,真正的才、情 、趣兼而有之,有而优之,优而异之者,委实不敢说处处 可见。
然,所幸的是,只要心诚意笃,如法炮制,则此等修养倒也并不是异常艰难的——
才之不足,则情可弥补;
情之欠盛,则趣能益彰;
又:才之欠丰,则情当雅致;情之或缺,则趣应盎然;
虽然三者虽“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好朋友”,但,此弱彼强,甲欠乙丰之类格式,亦复相辅相成,而终于就可以为人所喜 与亲近者。不在话下。
做人难。做人的朋友更难。做众多人的朋友,则更属难上加难了。
好在, 人生全凭“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的基本精神所指引;全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谦虚 怀所驱策:才、情 趣虽然难以同步修炼到家,但,差前错后,此落彼起,日积月累,也终于是能够成其自然,而且发扬光大的——这倒要看我等诸君能否以此为准则和目标了。
做人,当有才、有 、有趣。至低,也应有争当才、情、趣皆备的基本愿望。
而愿望,我们都知道:那是一切成功和胜利的基石啊……
-全文完-
▷ 进入马贵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