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八咏楼·千年前风雨中的孤影步月寻花

发表于-2004年12月08日 中午2:26评论-1条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宋·李清照《题八咏楼》 

八咏楼,在浙江省金华市婺江北岸。始建于南朝齐隆昌元年,由东阳太守、著名文学家沈约所建。因李清照的《题八咏楼》诗的流传而千古传扬,驰名中外。 

当我一个人沿着婺江岸,走到八咏楼前,一阵风吹来,我的思绪飘到一千年前的时空,八咏楼南临溪水,“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 ,八咏楼与双溪水共融。黄昏时分,独倚着窗儿,放眼远眺,双溪碧波荡漾,岸边柳条依依,心似乎要静若止水。忽见青灰的天空下,一群归雁,掠过长空,其中有一只渐渐地远离了雁群,耳旁随之飘来李清照的《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恨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一个影子旁若无人地从我眼前而过,清瘦的身体小巧玲珑,孤独的步履飘逸固执。柔软的江风斜斜地指着一个方向,清瘦的她身上的白衣也和身旁纤弱的柳条一样指着一个方向。她就是有着“柔肠一寸愁千缕”的李清照,她流落在江南,备尝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之苦,她依然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那个清丽脱俗、形单影只的才女,徘徊在婺江边,天上淅淅沥沥地下起小雨,风吹来,花片落红如雨,和着泥土流去,只留下淡淡的香。无限的孤寂、悲凄、痛楚、辛酸和抑郁之情从她的心头升起。国破、家亡、夫丧的沉重打击使她身心疲惫不堪。她过着颠沛流离、孤寂清苦、寄人篱下的生活,身怀学富五车的才华,心中充满一腔复国的热血,但报国无门,情无处寄,学无所传,只有孤独地扛着千般愁绪,零乱地留下一些千古的词和诗。 

李清照出生于山东一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善文学。她饱览了父亲的所有藏书,文化的汁液将她浇灌得外美如花似玉,内秀如竹似绵。少女时的李清照曾被娇宠和才气编织的美丽光环所笼罩。初为人妇时,被甜蜜的爱情所包围,夫君赵明诚与她有相同雅趣——诗词琴棋,金石研究使他们事业有了结合点,李清照享受着一生中短暂的美好时光,有她送别赵明诚之作《一剪梅》为证: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可是好景不长,不久大金国掳走了徽、钦二帝,赵宋王朝匆匆南逃,李清照苦心经营的爱巢也被大金国的铁蹄踏平,一家人开始过漂泊无定的生活。当流亡至乌江时,李清照面对浩浩江面,显示了不输须眉的英雄气概,吟下了这首千古绝唱——《乌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第二年赵明诚被朝廷召回复职,但随即急病而亡。赵明诚死后,李清照行无定所,身心更加憔悴。金人一次又一次的南侵,宋王赵构一逃再逃。李清照也流亡避难到了金华,真是国运维艰,愁压心头。李清照登上八咏楼面对这残存的半壁江山,凭栏临窗而感: 

《题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来到金华本该去游一下附近的双溪胜景,李清照面对国破家亡的悲苦景况而无心出游: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国家支离破碎,赵宋王朝飘摇欲倒,到处物是人非,李清照忧天下、忧国家的心情有谁能理解,别人的眼里她是另类,是怪异,因为“才藻非女子事也”。她苦闷、挣扎、追求,国愁、家愁、情愁,业愁胶结在一起,在那些凄风苦雨的日子里,她的心中到底有多少愁滋味,没人理会。李清照好像是落在无边无际的深渊里,孤独和绝望向她袭来,没有人能读懂她的心。甚至像陆游这样热血的爱国诗人,也认为“才藻非女子事”,国家兴亡是男子的事,女子只管高唱“后庭花”,为陆游辈们添一些借酒消愁的佐料,便是有德了。 

我一个人沿着婺江岸,走到八咏楼前,一阵风吹来,有个影子旁若无人地与我擦肩而过,清瘦的身体,飘逸的步履,紧锁的眉宇,轻启发暗的双唇,于是那首千古绝唱的《声声慢》在我耳旁飘过,我感受到一颗坚强而忧郁的心灵: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步月寻花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子颖 | 荐/子颖推荐:
☆ 编辑点评 ☆
子颖点评:

唯美的文字。

一剑霜寒十四州点评:

咏楼?咏人?独步千载的词句,一生的哀愁,是幸还是不幸?

流泪的木偶点评:

用自己的感情与文字将李清照向读者娓娓述说。
细细品位,又有一股清秀之气;不失为一片佳作。

文章评论共[1]个
流泪的木偶-评论

抱歉,该是‘一篇’才对哦。。。at:2004年12月08日 晚上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