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巩金瓯,或许好多人都不知道是何物,但要是说起宣统皇帝,就没有几人不晓,至于巩金瓯与宣统皇帝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就得分析清朝末期的整体运势,然后才可以将答案一一呈现。
字典里,关于巩金瓯这三个字的解释如下:巩,即巩固的意思。金瓯在中国古代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以指国土。至于在宣统年间,巩金瓯是以一种什么形式出现呢?___国歌。有很多人只知道《义勇军进行曲》,认为它是中国唯一一首国歌,甚至觉得它是中国的第一首国歌。但是,只要对历史稍微有研究的人便会知道,中国最早的国歌出现在清朝末期,溥仪皇帝在位时期,而那首国歌也便是我们所提到的《巩金瓯》。
国歌,是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是被政府和人民认为能代表该政府和人民意志的乐曲,一般来说它们都带有爱国主义色彩和名族自尊心。但是,出现在宣统年间的国歌却仅仅仅是想与外国攀比,较量,或者已成了一种盲目的模仿。由于在之前中国一直都是坚持闭关锁国,失去了与外界正常的联系。就在大清驻英大使曾纪泽出使期间,看到西方国家在公共礼仪场合演奏国歌,甚为感动,觉得清帝国也应有本身的国歌,因此特地上奏并呈了一部国乐草案,但未得到批准。光绪年间大清帝国陆军部成立,谱制了一首陆军军歌,并在正式国歌《巩金瓯》未出前,暂成为清朝代国歌。每当在国际交往中需要演奏国歌时,便使用该首军歌代替。直至1911年,清帝国正式制订了国歌《巩金瓯》,歌词用文言文的方式直白的表明了希望清朝永存,江山永固的美好希冀。歌词道: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皞,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可是料谁也没想到,在这首国歌出台唱响不到一周的时间,清王朝就在武昌起义的喧嚣中泯灭了,所以也有人戏称《巩金瓯》是“丧曲”。
其实巩金瓯在一般场合只是当时清朝的陆军军乐,只有在重大场合才作为国歌。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有也好多人不愿意承认巩金瓯就是中国的国歌,中华民国建立后,也当然就否认《巩金瓯》曾经是国歌的事实。
从古至今关于金瓯就有好多名人写过相关的诗句,其中不乏大家,如:《南史·朱异传》尝夙兴至武德閤口,独言:‘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 唐代司空图的《南北史感遇》诗之五:“兵围梁殿金瓯破,火发陈宫玉树摧。” 秋瑾的《鹧鸪天》词:“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毛泽东的《清平乐·蒋桂战争》词:“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当然这些并不能直接就能说明巩金瓯的现实意义,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想,如果当时没有武昌起义,之后没有辛亥革命,没有中国的朝代更替......或许我们现在还在唱着那首遗忘在历史角落的国歌,我们还在落后的过着先人的生活:女子还在裹着小脚,还在遵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谬论,还在坚持三从四德......男子还蓄着长发,见人还得下跪,还可以妻妾成群......
不能说巩金瓯创造的好与坏,这首“丧曲”在一定意义上还是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清王朝的破灭是迟早的事,我们只能平心而论,没有清王朝的腐败与专制也就没有王朝的更替。巩金瓯恰恰是在一个不合时宜的时间段被创造,被唱响。这是一个很小的诱因,固然那是清王朝对未来国家规划的一个很美的蓝图,但是却不得不在现实面前弯腰低头,甚至颠覆。
溥仪皇帝没有能力,没有康乾的霸气,没有慈禧的野心,只是受人摆布。也就是因为这一点,才在1917年发生了张勋复辟的笑话,最后又已12天的失败而无奈告终。试问,清王朝在那是借着什么样的情势发起的复辟,复辟时间那些没辫的担惊受怕,有辫的大功臣一个。很闹剧,很荒唐,让人留着流的笑,笑过之后,明白了些什么似的,却终究说不明白。
这次的夜深还过女墙来,是借着哪个方向的风刮过来的,是巩金瓯歌词的召唤还是清王朝不死的封建专制心造就的结局.....
巩金瓯,不愿意读,更不愿意唱,只是静静地站在历史的河边,冥想一些关于朝代更替的事由,其中唯一不变的真理便是得名心者得天下,这是对前事的总结,也是对后世的告诫。
可听到了?
-全文完-
▷ 进入然菲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