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着这周开始干点正事的,把粒子物理的理论慢慢看一遍,结果因为周末及周一看完了《你好 旧时光》,那些计划早被一些奇怪的情绪掩埋了,于是一些看似不知所谓的事占据了几天空闲的时间。
连着两天想写读后的感想,却行文都是中途半段,那段旧时光,是如此的美好与繁复,不是那么好回忆与总结的。不知道这篇会不会是另一篇中途半段,其实无所谓,真正完美的事又有多少呢。
昨天看了两集《灌篮高手》,当年的情怀就再次涌了上来,今天索性晚饭后把湘北的晋级之路跳着从头看到底,从三浦台到陵南。还因为边看片子边下棋,看错一个倒扑,输掉一盘好局。
那些“旧时光”里的很多记忆,情绪几乎都能跟《灌篮高手》扯上边,比如第一次知道男女之间所谓超越友谊的爱情。大概也就是在《灌篮高手》播出之后,班级里开始有人八卦,谁喜欢谁,那时候还是小学三,四年级,就会天真的互相问你喜欢班级里的某个女生,记得那时候有朋友问我,我一脸茫然,他一再逼问,仿佛我故意隐瞒什么,于是我胡乱说了一个以证明自己不是胆子小,诸如此类。我是个不太会打架的人,不过真的有时候气不顺,那时候我的选择方式就是从樱木花道那儿抄来的用头撞别人的头,然后一脸木然的表示,我不痛。现在回想这其实是个不错的方式,一次性解决了可能的麻烦,真要动起手来,轻重难免把握不好。也因为《灌篮高手》,篮球成为我们这一代最喜欢的运动,尽管初中时代班中不乏乒乓球高手与氛围,但篮球依然成为体育课的首选,同学间也习惯对打篮球出色的同学冠以流川枫,仙道之类的外号。
在小说里余周周说过这么一段:“我喜欢他们的样子。他们每天每天上学的样子,打球的样子,还有,他们敢挑战,敢夸海口,但是会努力,而且,不怕输,也不怕羞,他们输得起。”
从小学习一直都算顺利,顺利到其实基本上没什么挑战就到了高考,小学升初中时刚施行划片制,父母各展所长,我们其实无所作为,出了点小岔子,于是花了些择校费选了个私立初中就上了。总算逃过划片的那些公立初中。初中过得混混噩噩,凭着理科的好成绩占着还不错的名次,到了初二开始渐渐认真起来,那时候选了南洋模范中学做为中考目标,结果还是凭着理科的优秀,保送生考试直接进了七宝中学,努力了半天结果没上战场。高中的路径跟初中挺像,选了复旦做高考目标,前面的准备还算顺利,拿到十分复旦自主考试的加分,排名也算稳定,结果终于一上战场就溃败了。
高考失利的暑假,在家里把《灌篮高手》完整的重看了一遍,那种感觉有点如余周周所说的羡慕。高考前没上过战场,莫名其妙的赢了一场,真正的胜负来临,脑海中还真是唯有“输不起”这三个字,千斤重似的压在心头。那年暑假,只觉得要是事情能跟动画里那样多好,一群人努力的拼搏,凭着那点无知无畏的精神,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了。
现在回头看,依然羡慕,但已经不是羡慕他们“输得起”了。大学毕业,同学各奔东西,看看各自的现状,当年的奋斗,失落全都好像是无情的嘲讽。从小就有大人嘀咕“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也许因为上的学校都还不错,对升学率有强烈的追求,所以那时候被灌输的价值观就是一旦中考,高考失利了,人生就会如何如何的灰暗,不停的有人灌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危机意识。结果大学四年之后回头一看,那些过了独木桥的未见的上岸,掉水里的也没淹死,大家还是在一个锅里乱炖,那时候真是何苦来哉的伤心啊。
不过依然,《灌篮高手》在今天仍能带来许多的感慨。比如那些单纯的人物啊,喜怒哀乐,没有任何人去假装,做作些什么。看《你好 旧时光》时,书里对那些学校里微妙的人际关系的描写是如此的真实,以致于当重看《灌篮高手》,那种反差所引起的感动与遗憾是如此的强烈。学校里那些微妙的人际关系其实并未真正达到或者改变那个具体的事情,却改变了儿时的心绪。八月长安说她写作《你好 旧时光》是为了寻找共鸣,我喜欢这个词,同样也很遗憾,因为当我们回忆起那段“旧时光”时,总有些无聊的伎俩,令我们觉得谈论那段“旧时光”与其用“感动”或者“向往”这样煽情的词,不如用“共鸣”来得贴切,因为它并没有孩童原本应有的那么纯洁与美好。
另一份感慨来自湘北每战之后的那种对胜利的兴奋。突然觉得动画里的人物真是幸运,他们不只输得起,他们还知道如何判断输赢。就如同那时候的我们,每一次考试,每一次排名,每一次竞赛,我们也清晰的看得见输赢,虽然我们被教育不能输,因而输不起。而当人生渐渐前行,输赢的分际变得模糊,大学毕业后的乱炖状态,已经证明了当年执着于的那些输赢是如此无聊,而那些未来的输赢也更无从判断。想来很诡辩,却又无奈,知道输赢而又输得起,是一种幸福,就如同那些动画人物,而在现实中,我们因为无从判断输赢而变得输得起,这在某些场合被人口吐莲花,称为智慧,其实不过是无奈的折冲,求生的必须罢了。
本来该写写《你好 旧时光》这本书的,结果却写了半天的《灌篮高手》,其实也正常,《你好 旧时光》是本好书是因为它如此真实的还原了我们的那段岁月,既然它已经回溯了,我也没必要蛇足,而它所引起的对那段时光的感慨,因《灌篮高手》而愈发强烈。
狄更斯的那句很俗套的开场我一直觉得加个“不”字也不错,虽然于小说不合,却与这篇文章合,"那不是最好的时光,也不是最坏的时光"。那段时光有些东西现在回想依然令人遗憾,不耻,愤怒,但同样,那毕竟不是真正的成人世界,虽然有时候孩子学老成学的更过分。也依然有着些不同于成人世界的单纯与感动。记得初中班上有两个同学谈恋爱,男生脱口而出让女生等他十年,如此豪言壮语只有那个年纪敢发吧。今天一早,兄弟发来一条qq说刚和我们高中时坐在后桌的一个女生去完杭州回来。高中时我跟他同桌,后座的两个女生与我们很聊得来,两个很善良,简单的女生,平时她们会问我题,也会听我和我兄弟两个吹牛,那时候我们说将来要一起开个公司,叫“天四”,我兄弟起的狗屁名字。总之高中三年,四人之间建立起真正的信赖。我迷迷糊糊的起床,例行公事的开了句“在一起”的玩笑,兄弟回文解释,说一早起来突然想去杭州了,要是我还在上海就拖我去了,既然我不在,就找了那个女生,他们不可能云云。其实我也知晓他们不会真发展到那样,却突然很感动,高中毕业六年了,人事变迁几许值得回溯,又或者,其实不需要回溯,其实当我们需要,它依然在那里。就好像前两天打篮球,朋友穿着仙道的球衣一般。“旧时光”从未真正离去。
-全文完-
▷ 进入我的名字叫忧愁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