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对于这样的谚语或警言,我们似乎已经读了无数,可是将语言化为行动我们真的觉得很难很难。因为总有一种惰性与我们抗衡,从而让我们丧失了积极生活的原动力,我们也理所当然的为自己的这种惰性找到合理的说辞。
可是时间总是无情的,我们错过了春天,也许真的就错过了一年。一年四季春为始,她有着良好的气候以及迷人的自然环境,这无疑为学习、工作、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如果就这样在春天的时光里蹉跎,那实在是为之可惜。
作为我们这一代人,也许是生活过于优越,对于肩上的那份担子似乎也扛得很轻。殊不知,父母健在尚可,一旦归西,岂能自保。当然,这与我们的父母也是有着必然联系的,因为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哪个父母不视自己的子女为掌中珍宝,所以从小便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养尊处优的条件,到头来伤透脑筋的还是我们的父母。
其实,孩子也是父母播下的一粒种子,良好的教育便是这粒种子滋生的土壤。土壤不好,必将影响这粒种子的发芽及成长。我们的父母时常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非是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够到看到孩子这粒“种子”从成长到收获的全过程。但是,我们的父母“揠苗助长”的现象极为严重,从而制约了孩子的成长,本来童言无忌的年龄却显得少年老成,一个个幼小的生命就这样被同化掉,着实令人唏嘘不已。
同样,我们有些父母虽然懂得“桑树苗子从小扶”的道理,但方式欠妥,本给水源却追肥,到头来也是白忙活,且不说苗保不保得住,先问问地下的根好受不好受。有时用力过猛也是一种毒害,滋补需适可而止。
最近,总是看到一些孩子惧怕家长的管教,或上吊,或跳河的新闻,心中不免涌起波澜而久久不能平静。可是,静下心来又不得不令人反思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何做好孩子的启蒙教育,这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尤为关键。
虽然我不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也并非一位学者,但我还是想谈谈我的一些小看法。
孩子之所以称为孩子,是因为他有着成年人少有的天真和童趣,他有着自己的思维模式,也许和我们的曾经一模一样。可是有一天当我们发现这些孩子的言语及思维有些古怪,甚至影响到我们的审美时,我们是否就应插足其中,并疾言厉色道,这个应该怎么样,那个应该怎么样。
其实,我们的家长都错了,我们真的是太杞人忧天了。因为这是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因为他们对这世界太好奇了,他们都在用自己的眼光和思维来审视和判断这个世界,所以很多时候他们的每个举动都让我们成年人难以理解。作为父母,我们这时只要稍加引导(方向要明确)即可,而不是强加干涉,必要时我们的父母还真要穿越一把,找回自己的童年,尽可能的与孩子拉近距离。
另外,现在的孩子压力够大,除了纷繁的科目考试,还有其他的才艺学习,如声乐、象棋、舞蹈、书法等等,无不为孩子的成长增加了负担。本来能够轻松的学习,却弄得孩子上气不接下气。虽然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多才多艺,品学兼优。可是这也要建立在孩子们自愿的前提下,而不是强加给他们。当学习成为一种负担,学习也就失去了他本来的意义。反之,当学习成为乐趣,则可事半功倍矣!
以上便是我个人对家庭教育的一些小小看法,叙述也较为片面,但更多的还需要我们家长苦心孤诣地去观察和发现自己的孩子,从而找到一套可行的教育方法。孩子就是一切,所以我们父母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孩子教育好。
四季之春已经开始,人生之春还需我们规划。教育,一门永远不会落后的艺术还需我们共同研究。我相信,孩子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家长的付出必将硕果满仓。
-全文完-
▷ 进入心语飞扬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