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彭德怀是高饶集团的余孽,不给平反!
关于“庐山会议”和“彭德怀反党集团”是近二十年来的热门话题。尤其是以不齿于人类,甚至是不齿于兽类的李锐〔以《庐山会议纪实》而“走红”〕为主流的跳梁小丑们,言之凿凿地以“亲历者”和“专研者”的身份架势黑白颠倒,信口雌黄,唾沫横飞,混淆视听。
李锐何许人也?曾任毛主[xi]秘书,1959年7月随同参加了庐山会议。自视为核心边缘人物,了解高层之间的微妙关系,揣摩出了毛主[xi]在1958年11月提出的“压缩空气”并亲自着手纠正“浮夸风”的作法,即:“不要弄虚作假,不要虚报成绩,不要去争虚荣,要老老实实,要压缩空气,要把根据不足的高指标降下来,要有清醒的头脑。”〔毛主[xi]在1958年11月武昌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是针对已在一线工作的刘少奇等人的“左倾狂热”现象,于是主动参与彭德怀、张闻天、周小舟、周惠的会后“牢骚”活动,并出谋划策、推波助澜地炮制了《彭德怀同志的意见书》。《意见书》从7月16日至30日,在既定的十八个关于生产发展和纠正冒进现象的议题中,只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插曲,毛主[xi]也只是把它当着党内民主的正常表现,并没有形成什么“斗争”的氛围。而就在7月31日毛主[xi]宣布会议结束、次日全体下山的当晚,情况发生了历史性的逆转。一场暴风骤雨正在以超自然的速度与浓度,戏剧性地酝酿着。
据悉,当晚李银桥等卫士已经开始着手收拾东西,曾经是彭德怀第一方面军第三军团政治部主任的刘少奇等人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美庐”毛主[xi]下榻之处,要求对《彭德怀同志的意见书》要有一个“决议”,并历陈了彭德怀在革命战争时期是如何丢失井冈山、败亡赣州城、长征途中篡夺军事指挥权等等“罪行”。刘少奇是毛主[xi]选定、经政治局通过的接班人,而且于4月份已经正式担任国家主[xi]并且已实际主持一线及其主要工作。由此,毛主[xi]为了维护党的团结和高度统一,为了维护和树立刘少奇的威信,从大局出发,征求常委意见,终于决定8月2日继续在庐山召开“八届八中全会”。
灾难自然而然地降到了彭德怀等同志的身上。而此时的李锐以蒙蔽受骗者的角色反戈一击,检举揭发,并且跪在毛主[xi]膝下,痛哭流涕,信誓旦旦地要与“彭、黄、周、张”划清界线〔王任重《日记》;周惠“回忆”〕。不可避免的斗争逐步升级,争吵不休。而己作为中央第二号人物的刘少奇不顾国家主[xi]的身份,冲锋陷阵,声嘶力竭地斥责彭德怀同志“‘是魏延的骨头(按:《三国演义》中的魏延脑后有反骨,被诸葛亮所杀),朱可夫的党性(按:前苏联赫鲁晓夫搞宫廷政变,是借助元帅朱可夫的军事力量的),冯玉祥的作风(按:即伪君子),与其你篡党,还不如我篡党。’〔看来是早有准备的,类比总结的如此充分〕 刘少奇的发言,是说,你彭德怀是一个一贯反党的伪君子,企图搞军事政变!”〔张宏志:庐山会议——节选自《还清白于毛泽东》〕。并“借钟馗打鬼”地用了一句“你彭德怀一贯反对毛主[xi]!”使之压倒了争吵的“不同”声音而“盖棺定论”。
然而,十分有意味的是毛主[xi]并没有参加全会。因为此前毛主[xi]与彭德怀单独交换过意见,彭德怀坦诚肺腑,《意见书》有些语言可能过头之激,但并不是针对主[xi]而是批评刘少奇之流的。毛主[xi]何尝不知呢?毛泽东曾说:“可能真理在你一边。”毛主[xi]没有亲自参加全会息事宁人的态度,遇到了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彭德怀不依不饶不服气;—方面刘少奇一些人心怀叵测,更加要一棍子欲置彭于死地。刘、彭的冲撞,如同水火、冰炭已势不可免了。毛泽东一向襟怀坦白,胸怀宇宙,心里装的始终是党组织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积极性地保护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他一再向全党主张: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在政治局会议上毛主[xi]以空前绝后的胸襟与气魄主动承担了“左”倾错误的政治责任,以保护刘少奇等人,而刘少奇—些人则仍然咬住不放,要以“路线斗争”来解决彭德怀的问题。
于是,8月16日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在关于称呼“同志”的问题上,还是毛主[xi]一锤定音。这给彭德怀保留了党籍,奠定了受到保护的底线,否则还不知其将如何呢!至于那个卑鄙小人李锐当然没有捞到一星点的好处——被撒销一切职务并开除党籍。唯一的连“同志”都没有了,一撸到底,下场可悲而又可耻——却是应有的!〔有此可见他现在的表现吧!他没有老的朋友,只有新的小小的利益伙伴。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靠出卖灵魂而换取美元以苟延残喘的癞皮狗!〕
铁的事实是不容任何人唯利是图,不择手段地歪曲与篡改的。“来龙”即此,那“去脉”又将是怎样的一个事实呢?
“发扬民主,让人人讲话。” 这是毛主[xi]在1962年1月30日召开的中央工作扩大会议,即“七千人大会”上讲的一句名言。大会上中共中央决定给自“庐山会议”以来的犯有工作性错误的同志或过大被错误批判了的同志予以纠正平反。但〔刘少奇〕再次肯定了“庐山会议”的决定,不给彭德怀平反。“中央认为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写的信,一些具体事情,不少还是符合事实的,即使信中有些意见是不对的,也并不算犯错误。但刘少奇在书面报告和讲话中都肯定1959年庐山会议对彭德怀的批判是完全必要的,他认为对彭德怀的批判斗争,并不是因为他在庐山给毛泽东写过一封信,而是由于长期以来彭德怀在党内有一个‘反党集团’,‘有国际背景’。”〔《新中国大博览~彭德怀上万言书申诉冤枉》p374〕。刘少奇是这样解释的〔摘要〕:“这场斗争是必要的。彭德怀同志在党内有一个小集团。他参加了高岗、饶漱石反党集团。在反高饶的时候,没有把他提出来,他是高饶的余孽,是这个集团的主要成员,到底是高饶联盟呢,还是彭高联盟呢?恐怕应该是彭高联盟,他们的反党活动,同某些外国人在中国搞颠覆活动有关,他在党内背着党中央进行派别活动,他阴谋篡党。”
彭德怀得知后感到极大的冤枉。1962年4月27日,中央发出了关于《加速进行党员、干部甄别工作的通知》,使彭德怀受到鼓舞,根据党中央关于甄别平反的精神,针对刘少奇关于他的问题的意见,经过几个月的写作,6月16日向中央和毛主[xi]呈递了一封长信〔即八言书〕,请求中央对他全面审查。8月22日彭德怀又写了一封简短的信给毛主[xi]、党中央,再次恳请中央组织专案审查。然而,刘少奇等人压着第二封信,一意孤行,以穷追痛打“落水狗”之势,不仅完全不予理睬,反而作为彭德怀翻案的证据,更加严厉地加以批判。这真是踏上一只脚,叫彭德怀永世不得翻身!
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刘少奇语〕,是的,历史还就真正的是人民写的,任何人的欲加之罪,一手遮天都是暂时的,无济于事的。“与其让你篡党,还不如我篡党”,多么赤luo裸地迫不及待和野心膨胀。究竟谁是阴谋家、野心家,是谁在搞反党集团,妄图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而行左实右地走资本主义道路,改变社会主义共和国颜色,岂不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地昭然若揭的了吗?!
1965年11月,已完全暴露了的背离社会主义,异已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的刘少奇和还想接刘少奇班的人及其集团,遭到了党内外的强烈不满。毛主[xi]代表广大的党员和人民的意志,捍卫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道路,按照党纪与宪法向资产阶级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和清洗。就在这个时候毛主[xi]亲自点名“该让彭德怀出山了!” 于是彭德怀出任了全国“三线副总指挥”,恢复原待遇。毛主[xi]亲切地找彭德怀谈话,说:“我们共事几十年了,不要庐山一别,分手到底。,应当为后代多想事、多出力。庐山会议已经过去了,是历史了,现在看来,真理可能在你一边。对你的事,看来是批评过了,错了,等几年再说吧,但你自己不要等,要振作,把力气用到办事情上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p122)
终于,“靠边站”了六年的“谁能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意气风发地出山了。
1974年,彭德怀因患直肠癌住院,毛主[xi]得知后亲自交待要全力医治并委托专人前往探望。在彭德怀的生命弥留之际,他脑海里反复跳跃的最多的两个名字就是“毛泽东”与“刘少奇”。。。。。。
-全文完-
▷ 进入吴丽跃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