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在《读者》上读过一篇题为《消逝的“放学路上”》的文章。文中说现在的孩子如 “贵重行李”一样被家人运来运去,失去了对成长来说至关重要的“放学路上”这片“最肥沃的土壤”。还说现在的孩子没有了“家园”、“故乡”这些精神层面的处所,失去了由“旧物、细节、各种难忘的人和事构成的生活档案”。当时,我深有感触。近日又悉南方某地女生在放学路上被抢一事,禁不住也想说说自己心中的“放学路上”。
想自己的少年时代,走在放学路上是最惬意、最快乐的事情。同村的,同路的,同班的,两三个结伴,三五人一伙,无忧无虑地往家走。一路上,活泼的,有说有笑,你追我跑,任你怎么追逐打闹都不会被什么车撞上,也不会害怕遇上所谓的陌生人。文静的,边走边聊,说说学校里有趣的事:师生间的,同学间的,或者说说某本书里动人的片段,某场电影里扣人心弦的镜头……甚至边走边看小人书——捧书人的身边,必定至少还紧随着两个人,睁大了好奇的眼睛……
爱学习的,上学时匆匆到校,放学路上也讨论着问题。一到家,就先写作业。有时几个人结伴到某一个同学家里,一起围在矮饭桌上写作业。边写边说,一会就完。爱玩耍的,边走边玩,不到钟声响起不进校门;放学路上,则到处去玩,不到天黑不回家。
那时,每到晚饭时分,便会听到一声声响亮的喊叫声,那是母亲在喊自己的孩子回家吃饭。那声音高亢、悠长,响遍全村,任你藏在哪个角落都能听到。即使贪玩的孩子听不见,也定会有热心的邻居向焦急的母亲提供线索:你家的××在哪里,和××家的××正在干什么……
记忆里最响亮、最温暖的叫声,是母亲呼唤我们兄妹回家吃饭的声音。
那时,哥哥们常到村子西北的小水库边疯玩——夏天偷偷地下水库游泳,冬天则随大家一起,跟邻村的孩子相互远远地扔石子、土块,开火对战。母亲做完晚饭,便走出家门,来到屋后的树园子里,向着西北方,轮换着叫着哥哥们的乳名,一声声呼唤……不出十分钟,哥哥们保证就能一边“哎——哎——”地答应着,一边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在母亲的嗔怪声中乖乖地洗手、吃饭。饭桌上,则少不了一顿教训……而我,也因为在邻居家贪玩,时常得到被母亲高声叫喊的“礼遇”——现在想来,那声“××——,来家吃饭!”的叫声,真的非常非常温暖!要不然,“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帖子怎么会瞬间火爆!虽然它是被人策划的网络闹剧,但它确实唤起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美好回忆……
还记得上小学时,我们几个同龄的女孩子,在初夏时节,一蹦一跳地摇着母亲亲手缝制的花书包,说说笑笑地跑到麦田边的一排排桑树下摘桑葚。低的,站在地下摘,边摘边吃——当然忘不了带一些回家给母亲。稍高点的,便撂下书包,小心翼翼地爬上树,一个个地摘下来,放在兜里,毫不顾惜紫红的桑葚染黑了衣服……有时,不小心触到一个软软的野蚕,先吓得大叫,然后又大笑……偶然一次,我们远远地看到一头脱缰的骡子满地里狂奔,吓得没命地疯跑,仿佛那骡子是有意追赶我们的……
那时,放学路上,那段二三里长得土路上,承载了我们那一代人的无以计数的丰富的记忆和感受——那是独闯世界的第一个脚印,是成长里程上心灵的滋养,是一笔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
再看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小学生,无论放学、上学,九成以上的都由家长接送。你看,一到放学时候,学校门前的大路上,车堵人拥,水泄不通。那场面,颇似货到车接的拥挤的车站、码头。孩子们被装上各种各样的车辆,或由大人押解似的护送着,回到家中。吃完饭,再被运送到校门口……他们的上学路上,放学路上,根本没有鲜活有趣的、来自同伴的快乐的、自由的记忆。而这些记忆,将是他们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心灵的经历和“一生只有一次”的童年生活的感受。
那一次,我恰巧在放学时分“误入”了某中学门前的马路。校门两边三四百米,杂乱无序地铺满了各种车辆和各色人等,分不清上行道与下行道,所有的行人与骑车者,包括学生,只能见缝插针地在车辆间穿行。那些形形色色的四轮车,则完全没有了平时的优越,只能拼命地按喇叭,如龟爬一般,半天挪不了几米远……
好不容易挤出人流车队,将到路口时,忽听路边的艺术培训班里传出了悠扬的歌声:“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那优美的旋律,轻快的节奏,使我顿感一种无限的轻松与温暖,心底霎时涌起一种激动幸福的感觉,禁不住热泪欲涌!那是横跨半个多世纪,足足影响了几代少先队员的经典歌曲,至今仍是小学音乐课中不曾缺少的曲目,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学过,都唱过。
它也同样伴随过我的少年,伴随过我那份纯真,那份轻松。我仿佛看到了我们全班同学,在老师的脚踏风琴的伴奏下,微笑着、自豪地齐唱歌曲的情景。与之相关的人与事,也一股脑地浮现在眼前……
可是,此时,在路口,我驻足回望那片车与人的缓流,看到那些背着沉重的书包,或步行、或骑车、或乘车的孩子们,心想他们还有多少时间去感受歌中所唱的悠闲、愉快和幸福?又有多少孩子注意到这首曾经带给他们许多遐想与温馨的歌曲?
从他们空洞的眼神和漠然的表情看,他们对此似乎麻木了!对童年那种本该轻松快乐的课外生活的回味也淡漠了!
也难怪,两点一线,车载人护,作业,电脑游戏以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培训班、艺术班,加之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怪,还能激起孩子们多少轻松、幸福、愉快的感觉呢?
行文至此,我又想到了近期《读者》刊登的一篇文章。文章呈现的是民国时期小学生和当今小学六年级学生有关春游的作文。前者用半文言,记叙了课余郊游的经过以及所见所闻,有行有踪,有声有色,言简意丰,流畅自如,读来仿佛身临其境,细品则深愧弗如。通篇虽未见一“爱”字,但小作者那种爱生活、爱自然的情感却跃然纸上,令百年之后的我辈依然深受感染。后者则干巴巴的几句话,记叙了越秀山公园有关五羊像的传说,紧接着以“我爱越秀公园”结尾。两者对比鲜明,发人深思。
同样的年纪,同样的题材,时隔百年,却有着天壤之别。最悲哀的是,一百年过去了,我们的孩子不是进步了,而是退步了!
这一百年里,我们到底失落了什么,才造成了这样的差距?
是什么,使现在的孩子失去了“自由”,失去了“自主”,失去了本来属于他们自己的空间和时间以及由此产生的轻松、快乐、丰盈、温暖的感受?
又是什么,使得孩子的父母,乃至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无论多忙、多老,都要把接送孩子放学、上学放在第一位?把提高成绩、培养特长放在最重要的日程?
是升学的压力,分数的特效,家长的期望,社会的陋习......
这些,使得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成了实现或延续父母期望的载体,成了完成作业、训练特长的会说话的机器,在父母的直控或遥控下不停地转动着!
殊不知,这些家长是把自己和孩子的需要混淆了,并认为这是最佳育儿之道!!
说到社会陋习和恶性事件,不能不让人想到“70迈”、药家鑫、“小悦悦”等事件。这些与生死相关的“特例”,无时不敲击着家长本来就提心吊胆的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汽车数量激增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把汽车业发展的优势抵消殆尽。也可以直言不讳地说,是很多司机的心态和素质远远比不上汽车的迅猛发展。加之个别不法分子的极端行为,使得放学路上充满了太多的不可预测性,因此,学校、家庭不得不把孩子的安全,尤其是交通安全,放在了至高无上的位置。
为此,作为教师和母亲的我深有感触:我曾不止一次地对我的学生、儿子和侄儿们说过如何横穿马路,如何过路口,如何规避可疑的人和车,如何防卫和巧妙反击等事项。其中,总也忘不了强调一句:即使是绿灯,也要看看左右,因为有些司机是无视交通规章的,总是抢行。每每说到这些,我的心里都有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悲哀!
记得有一次家长会上,面对着“你认为孩子在什么处所最不安全”的问卷题目,我毫不犹豫地写上了“上学和放学路上”——身边的几位家长朋友也非常认同。
说到此处,我又想到报上的一段话,那是一位打算移居英国的女士说的:“我宁愿把他送到英国去。不指望他能上牛津、剑桥,我就是希望他能回到我小时候那样子——上下学自己去,走几条马路就到学校,遇到陌生人也不害怕,不用家长去接,路上没那么多汽车,汽车知道避让行人,不用给老师送礼拍马屁,就这么简单。”
这,不能不引起每一个搞教育、做家长的人深思!
初次读到此处时,我感到锥心似的疼痛。此后每念及此,都有一种难言的悲哀和沉重……
难道,我们只有把孩子送到国外去,去寻找那份失落的童年的温情,寻找那种放学路上的欢呼雀跃?寻找那种不该失去的生活的常态?
.......
我也暗自庆幸,因为我有过一个无拘无束的童年,有过一段充满着轻松与欢乐、新奇与期待的“放学路上”!
现在孩子,真的很可怜!
他们的世界里,缺失的那么多美好的东西,我们,该怎样去补救?
附:《两篇小学生作文》 l.沁 辑(摘自《读者》)
同样是关于春游的记录,一篇是民国时期小学生的作文,一篇是当今小学6年级学生的作文,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民国时期小学生的作文
春郊游记
某月某日,校中放假。课余在家,殊无聊赖。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见有茅亭,乃入座。未几,炊烟四起,红轮欲坠,乃步行而回,就灯下而记之。
当今小学6年级学生的作文
游越秀山公园
春节,我随家人来到了越秀公园……我们来到五羊像前。传说,一天,五个仙人骑着五只羊,带着麦穗来到广州,把麦穗分给人们,并教人们怎样种植。后来,仙人回到天上,留下了五只羊,之后羊就变成了石羊,从此这五只羊便成了广州的标志。
我爱越秀公园。
-全文完-
▷ 进入清风慕荷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