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回望青藏线杨宣强

发表于-2012年03月18日 晚上8:09评论-6条

回望青藏线

青藏线是一根绳子,一根火烧不烂,刀割不断的绳子。这绳子,牢牢地捆绑着我的神经和灵魂,我无论走到再远,哪怕是天涯海角,也不过是我的肉体在尘世间的飘泊,而心灵的栖居地,永远在青藏线。

整整20年,青藏线,连同它的雪山、草地、河流、湖泊、大漠、戈壁,全都融入了我的肉体、血脉、经络、骨骼,深深烙进了我的内心和思想。我一生中最年轻最奔放最纯真最张扬的时光,20岁至40岁,与青藏线执子之手,如影随行。虽说与外面的世界相比,青藏线更多的是荒芜、高寒、缺氧、广袤、贫瘠,但它的丰富、神奇、壮美,也是外面的世界不可同日而语的。

我是1992年3月5日,从古都洛阳乘闷罐军列上高原的,不再是新兵的我,到达昆仑山脚下的格尔木是当年的3月8日,迎接我们的是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冷飕飕的风呲着牙,刺骨的冷让人觉得赤条条的,营院里夹道欢迎的战士们,脸色紫红,嘴唇皲裂,在没有一丝绿色生命的高原,在亲人般的战友们面前,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悲壮和苍凉。

四千里青藏线上的每一个兵站,我都住过,每一个泵站和机会站,我都去过,每一个最简陋的营房,我都会升腾起故乡般的温暖。20年,不只是岁月的流逝,不只是我生人生的重大转折和命运的更改,更是一种意志和品格的升华。如今,当我即将远行,而关于青藏线的一切记忆、一切事物、一切我曾经历和听来的故事,都栩栩如生,历历在目。记得在四合院的平房里,我点燃一支蜡烛,躲藏在储藏室,啃一本本的书,那时没有任何功利的思想,只因爱好参加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还盗贼一样,偷偷摸摸写稿,邮向全国各地,虽说大多石沉大海,但偶尔也有一些“豆腐块”回报我的痴迷,而这一切都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后来,当我成为中国作协的会员,对阅读和写作依然爱好,但不再有当初的激情和热烈时,我总是怀想那段充满梦想的岁月。人有梦想,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

我永远不会忘记风雪弥漫的“地球第三极”,开着国产的东风货车,神气地在荒原上飞驰,遇上青藏公路改造,绕行便道,泥泞遍野,沼泽四伏,堵车陷车,司空见怪,许多的日子,居然习以为常,通常凌晨五晓马达响,夜半三更才到站,吃的只有干硬的馒头,一咬一个白印,有个北京来的城市兵生了气,冲着一只流浪狗扔了过去,竟然把狗打昏过去,他生气地对连长说:这是馒头吗?这是石头。连长笑呵呵地说:你家有这种成份的石头吗?随即把脸一沉,大吼一声:捡起来。可被砸昏的狗立马就醒了,醒后咬上馒头兴奋得跑没了踪影,北京兵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严肃批评,他还在全连军人大会上作出了深刻检查,主要原因是浪费粮食。作检查时,他一本正经地责怪狗,说自己不该上狗的当,是艰苦环境中一条饥饿的狗勾引他生出了恻隐之心,才抛出了馒头。那么严肃的一件事,把全连的兵全给逗乐了,连长看在他为平淡寂寞的日子增添了几许乐趣的上,没再深究。我还记得,有个老班长的妻子,专程千里迢迢赶来高原,要与老班长离婚,也难怪,女的嫁人,就是要找个依靠,可老班长一年四季不在家,偶尔休个假,也是来去匆匆的,她感到自己受到了愚弄和欺骗,当初他信誓旦旦地表明穿着军装是多么可靠,她才信的,结婚才发现,他靠不住,根本不可靠。她赶到部队驻地时,老班长却在执行运输任务中出了车辆事故,要是在内地,可能只是个小事故,可事故发生在无人区,火急火燎地送到格尔木时,他失血过多,再也没醒来。他生前说的最后几句话是,对不住妻子,妻子一心想要个孩子,可他老不在位,几年了也没怀上,妻子太可爱了,她怎么会舍得离婚?妻子太值得爱了所以才可爱……许多微小、荒诞、悲怆,而又极其真实的故事,在我记忆的仓库里挤得满满的,我有时无限神往地回想,有时又恐惧得不敢回想,高原生活,仿佛是场梦,让我惊醒、讶然、感叹!

我真不知道,这20年,一天天是怎么过来的。而我对青藏线这块土地的深情和觉悟,是任何语言都无从表达的。我感到,我的高原生活,是一种神话,是这方高地的神话造就了我的神话。

四十不惑,我不再是个简单而感性的人!

走进高原,就走进了炎黄神话的源泉。孕育了中华神话的莽莽昆仑,亿万斯年,依然以永恒的姿态屹立着,俯瞰着天下苍生。最初认知最原始的女神,我是怎样一种无法言说的振奋?中国第一神,中国神话主题的西王母,就在我一次次跨越过的巍巍昆仑。还有对女神无限倾慕的穆王,他们动人的故事,与神山圣水遥相呼应。多少次,一个人静静伫立昆仑山口,在冷冷的寒风中,寻觅神话的源头活水。而在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口,永远是晚霞如火,燃烧得浓烈狂放,赤焰漫天,我独自思忖,那可是女娲为了补共工触塌之天,而炼铸五彩之石!

青藏高原,可是伏羲和女娲孕育人类的婚床!

美丽的嫦娥,因偷吃了丈夫后羿从昆仑山取回的仙丹,向着明月,飘然而去,从此独守广寒宫,让传说凄婉哀美。就边西湖边的传说也与高原悠悠相关,痴情的白素贞,为挽救夫君许仙的性命,不远万里,飞赴昆仑,盗取仙草皮,还有在苦修40年,终成名天下的姜子牙……

青藏高原是让任何凡人足以脱胎换骨的地方,青藏高原之于我,是文化的、是精神的、是哲学的,永远充满着柔情蜜意,我曾设想,用专门的时间,以“柔情山河”为名,为每一座大山每一条河树碑立传,因为这里毕竟是万山之祖、万水之淙,可是因为我的肤浅,因为我的离开,我将为此而深深遗憾。世界有时并不美好,我的离开是一种剥夺,我知道,任何愚昧和偏见都不能左右和改变人的发展,发展是一种必然,但发展的方向,却可随时更改,这是一种残忍,也是我内心的隐痛和伤悲。我不能抱怨什么 ,尤其是我这种出身农村,没有任何背景的人来说,走到今天,实属不易。我是为那些没来得及干的事情伤悲,我是为一种没有实践的理想而伤悲。在人沦为非人,不再关注理想的当下,在很多人看来,理想比浮云还要轻漂,尽管理想在我内心有着昆仑的厚重。我在高原每一个微小的获得,永远大于我一生失去的全部总和。

没有青藏线,就没有我的一切!

我的青藏线,是人神共同栖居的一方热土。

曾经,我为自己一些尘埃般的东西患得患失,但一种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滋养了我,我开始为那些平凡战士的可贵灵魂而感动而哭泣。想到他们,我感到幸福,并因幸福而哭泣。无数冲动的夜晚,我枯坐电脑前,记录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我多么希望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他们的亲人们,所有生活在内地的人们,能知道他们的故事,能了解和平时期在世界屋脊的荒漠无人区里,有一群可爱的年轻人,他们用青春的热血用赤诚的生命,开发着祖国的大西部,在生命禁区里抒写着动人的乐章,比起他们的同龄人,比起生活在内地的人们,他们的生存状况和奋斗情怀,是怎样的天壤之别。他们让河流更加清澈、明净、美丽,让高山更加雄壮、巍峨、伟大,走进他们,人生会少些矫情、沮丧、失落,会以正常的心态与眼光来打量这个全新世界。

对青藏线,我有着最深情的感恩与怀念,有着最大的激情和期待。特别是那些为了“一点五线”作出巨大牺牲的人们,应该有更多的人知道他们了解他们,一点就是格尔木市从无到有的奠基、建设、开发的前辈们,五线是50年代修建的甘肃柳园经格尔木至拉萨全长1823公里的公路运输线,填补了祖国西部公路建设史上的一个空白,有了这条公路,才有了青藏线这条“天路”; 60年代修建的从柴达木盆地腹地大柴旦镇至拉萨全长1329杆公里的国防通信架空明线; 70年代修建的格尔木至拉萨全长1080公里的输油管线,这是敬爱的周总理生前亲自批准的国家重点援藏工程之一;90年代后期参与修建的全长2300公里的兰西拉光缆通信线;新世纪参与修建的全长1134公里的青藏铁路二期工程。这“一个点五条线”的相继建成,极大改善了青藏地区的交通、能源、通信条件,有力地促进了驻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还有那些参加完成了青海剿匪、西藏平叛、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拉萨戒严、西宁和藏区维稳、核武器试验、抗震救灾等后勤保障和援外、救灾等任务。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奋斗历程中,青藏线的官兵像昆仑山上的骆驼草一样扎根高原,赤诚奉献,面对“亏身子、苦妻子、误孩子、舍老子”的残酷现实无怨无悔,用鲜血和生命培育了“三个特别”精神,先后有770多名官兵在这里献出了生命,仅师团职干部就有26名,平均年龄不足42岁。1990年7月,中央军委授予这支部队“青藏高原模范兵站部”荣誉称号,江主[xi]亲笔题词:“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革命精神”。

养育了我20年的青藏线,它的厚重、博大、仁慈,让我获得心灵的平静与从容,虽然它仍然那么落后、贫瘠、苦寒、寂寥。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终是为获得自由而奋斗,心灵的宁静是辽阔无疆的最大自由。我们热血澎湃的青春,是多么的刻骨铭心啊,在“六月雪七月冰,九月封山十月冬,一年四季刮大风”的高原,我们唱歌,把雪一点点唱融化,我们高兴时敞怀大笑,不顺心时号啕大哭,没有人会以此为笑料。我们在寂寞时,独自跑向远处的红柳滩,在孤独时,对着天空大声呼唤自己的名字。在无边的旷野,我们把一壶开水传过来递过去,把仅剩的一包方便面分成若干份,把一件军用大衣推来推去,所有人以诚相待,相互依赖,彼此信任,说话办事,好似高原罡风一样耿直爽快。

我对青藏线有着太多的不舍,更有对即将到来的城市生活的担忧,城市是物质的,对于我这样缺少物质的人来说,走进城市无异于一头觅草的牛走进钢筋水泥浇灌的广场,我的担忧缘于内心的不适,我害怕人与人之间于斤斤计较交往,还有工于算计的处事方式,鉴于此,我对青藏线的真诚与淳朴将更难以忘怀。更让我无法割舍的是,许多的动人故事和美丽诗篇,我尚未进行挖掘、提炼、撰写,那些活生生的事件,是那么的纯净、高贵,没有杂质,是值得我们这个社会高调传颂和大力宣扬的,可是它却被人们漠视和淡忘着。忽略,是多的不应该。我写过一位刚选取为士官的战士,山西人,不到二十岁,还没来得及拿上第一个月的薪饷,却因一起交通事故,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我写过一位在巡线途中的排长,在遭遇狼群后,把自己的名字写在荒漠上,他怕万一不幸命丧狼嘴,被别人误认为是惧怕艰苦的逃兵。我写过一位才恋爱的战士,在得知女友在南方花花绿绿的世界里做“小姐”,他一下失语,精神陷入危机,最后患了精神病……在没有人烟的高原军营,日子单调,生活艰辛,文化贫乏,他们梦想、憧憬、希望、期待,与所有生活在城市里的青年人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内心的拼杀与煎熬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人生存的环境氛围不同,经历和感受也会不同,几十年来,一代代高原军人在高寒缺氧的无人区里奉献青春,有的悄然付出了生命。他们的生存、奋斗、死亡,总是令人难忘,他们是开发西部巩固国防的功臣,我们这个社会没有理由忘记他们。忘记,意味着背叛,是一种应当受到谴责的麻木。

我还希望,天下所有生活富足的人们,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带上自己的孩子,用更多时间亲近雪山亲近荒原亲近自然,虽然高原恶劣的气候和偏远荒凉不适宜老人与孩子,但走进高原的过程就是一次心灵净化的过程,就可以在不动声色中完成一次灵魂的升华!我不会忘记,在上世纪几十年的光景里,无数顶天立地的男人把根扎在了这里,他们的父母和孩子,也纷至沓来,许多的人再也没有回去。一个叫龙龙的四岁孩子,为了与父亲团聚,从远在河北的老家随母亲到高原探亲,四天四夜的路程,才到格尔木,而他的父亲,仍在几百公里外的藏区安多泵站,全家人为了过一个团圆的春节,母子踏上了去安多的路途,那是一片雪的世界,上山茫茫雪,下山雪茫茫。一家人见面才三天,高原肺水肿就压去了小龙龙的生命!我在机关任军务参谋时,每年都会处理一些事故,每次写通报时,对那些无论因什么原因失去生命的年轻战士,心里总是堵得慌,每次听到有单位汇报事故,我总是急不可耐地问:人怎么样?会不会有生命危险?而我,通常得到的确切消息是人已不在了……每年都有年轻的生命消逝不归,有车辆事故翻死的,有高原性疾病死亡的,有煤气中毒死的,有冻伤冻僵冻亡的,有劳动中不慎落入化粪池溺死的,有睡觉前好端端的第二天再也没醒来,医院诊断瘁死的……青藏线,有太多无法言说的悲伤!

青藏高原,注定是一个雄性世界,在青一色的男子汉面前,尽管有的还是刚长大的孩子,但一身军装,他们穿上了责任,他们在连一只母乌鸦也见到的大漠中,女人,无疑是轮最鲜红的太阳。可是,缺少女人的年月总是缺少斑斓的色彩,而他们与女人发生的故事,无论是临时光顾的还是远在内地的,总于平淡中演绎着惊天地泣鬼神的传奇,女人是他们忙碌后的港湾,是赋予他们精神力量的源泉,是他们生命中最宝贵的另一半,他们残缺中的空虚、相思、惆怅、哀怨,是内地人更不能理解,他们中注定会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情,有的甚至匪夷所思,荒诞不经,但那也是他们人生的一部分,在那片神奇的土地,在无垠高寒大漠中,发生一些事情,无可责难,无人区里发生什么事,都太正常太平凡了。

在青藏线生活过的人,对人性和人情的观念将不同于内地人,对精神内涵和人生的态度将不同于内地人,这是特定环境使然,这是人与自然对话融合的结果,这是与沙暴、严寒、缺氧、罡风抗争的结果。他们宗教般的虔诚,让我对那些站在人类巅峰上的宗教领袖深情仰望,他们虽达不到耶稣、释迦牟尼、穆罕默德那样伟大的高度,也达不到孔子、老子、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那样的杰出,但不影响他们作为普通智者生存下去的权力,他们有自己的宗教和思想,这就是给生活指明了方向和出处的青藏线,谁能否让,青藏高原没有人类最原生的精神土壤?亦如我对那些伟人和圣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他们何以都集中诞生在公元前二三百年间?特别在东西方文化有着巨大差异的情形下,他们响应号召般以不同的姿态登堂入室,这是否隐含着某种奇怪的天机?

当然,青藏线也有缺憾,汽车兵、管线兵、通信兵,他们中的许多人也有不足,抑或这样那样的问题,青藏线也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地方,但不足和缺憾才是真实的生活,一个相信人类的善良和爱意的人,不能对丑恶视而不见。人类区别于动物,理性是一大分界线,有理性的人更能看清一条大江大河与一滴水珠的关系。

无数的作家到过青藏线,写过青藏线,可他们笔下的青藏线,却不是我生活里的青藏线,当我即将离开青藏线时,重新回望,百感交集。

青藏线是一首歌,雪山草地白云冰川是最动人的韵律,青藏线是一首诗,来自四面八方的热血男儿是最美丽的词条!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杨宣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推荐:文清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行径在青藏线上,
那莽莽逶迤的昆仑,
浩瀚无边的草原,
会使人訇然震撼,心旌摇荡,
一种自然升腾而又超越自我的感受,
必将伴随着您的旅途悠久而长远。

文章评论共[6]个
文清-评论

春天到,万物复苏人欢笑,祝你阳光明媚心情好at:2012年03月18日 晚上11:19

杨宣强-回复谢谢关注! at:2012年03月19日 上午11:40

无言的树-评论

看过这篇,我更确信你就是我“熟悉”的杨宣强了!at:2012年03月23日 下午4:01

杨宣强-回复请问你是? at:2012年03月26日 早上8:18

无言的树-回复我是你的读者!呵呵 at:2012年03月26日 下午4:57

无言的树-评论

这篇文章提到的故事,很多我都在《带着氧气上路》读到过,而今夜还是眼含热泪。千里青藏线,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意志。正如你在《带着氧气上路》这本书里所写:“有人把名字写在丹青史册上,有人把名字写在顽石坚碑上,而一个高原军人,却把名字写在荒芜的沙漠上。”这本书我读不少于五遍,对你们这些可爱的军人怀着无比的尊重和深深的敬仰!at:2012年03月23日 晚上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