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到处充溢着自己的气质和神韵。一扑入她的怀抱,你就能分明感觉到,建筑、特产、名胜无不迎面而来,而最能让你记住小城的是她的声音。
独具韵调的方言俚语,带有方言俚语的歌谣,蕴藉歌谣的戏曲,无不让你心仪。而这似乎还不能代表小城的声音,想深入倾听小城的心跳,最好放下架子到各类市场去走一遭,那动人心弦,开人眼界的叫卖声,是小城最纯真的声音。从里面可听出风土人情,更可以听出小城的节奏旋律。小城就是小城,没有大都市的气派,不雄伟壮观,不繁华热闹,有的只是小巧玲珑,幽静秀雅。
小城故事多,但在人们的印象中最多的还是属声音。泛舟的桨声,渔人悠悠的歌声,汽车的笛声,孩子们的嬉戏声,小城又似乎不是个小城,倒是充满了乡音乡味。
小城声音的阐发地在市井,在古巷深陌。小城要生活,生活需要物品,物品要买卖才能得来。于是叫卖声占尽了小城的春色,小巷里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一声声会激起路人的欲望,撩人情思。时代在变,小城也在变,变得丰满了,新鲜了。
货摊儿变了,有了专门的店铺,以前的地摊开始上了档次,有了货架,货物有了包装,鲜亮多了。卖主也刻意改头换面,多是大姑娘小媳妇们,在脸蛋上显然下了功夫,看上去笑吟吟的,顺溜溜的,让人总想多待一会儿。叫卖声也现代化了,用录音机或音响设备代替单调的叫卖声。
听那叫卖声,五花八门,稚气诱人的儿童玩具叫卖声,细嫩可人的服装叫卖声,香脆欲滴的水果叫卖声,味飘四溢的风味小吃叫卖声……晨风样轻柔,小溪样舒缓,彩霞般明丽,林涛般豪放。有的重描述,有的重诱惑,有的重近乎,有的重时代感,具体而生动,细听下去则远非一个“妙”字了得。
小城胡同里的叫卖声含混、悠长、拐弯抹角,像唱歌似的,叫卖者好像天生一副金嗓子。叫出的声音是一种被简直牧歌化了的,带有浓郁古城文明色彩的抒情的声音。叫卖者好像不是在从事商业行为,而是在进行民歌演唱。叫卖者似乎并不关注人们是否来买卖,只是喜欢在街头游荡。从那种看似散淡而诗化的音调中,微微透露出传统的农业文明面对商业文明的遮掩和羞涩态度。
社会在进步,唱歌式的叫卖声已经越来越孱弱了。在商业文明的冲击下,出现了另一种极端的叫卖声。他们站在自由市场的两旁,扯起了大嗓门,对着行人的耳朵,声嘶力竭地大叫,一副不买就不饶你的架势。这种叫卖声中隐藏着一种穷怕了而急于致富的焦虑,一种恨不得掏你口袋的“急色相”。一旦你不买,他们便绝望、焦虑、着急、怨恨、生气,进而恶言相对。我们从这些“嗓音”中可以感觉到一种语言暴力的倾向,像“文革”时期的人在街上喊口号一样。对此,环境保护部门并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这种叫卖的声音更多地集中在刚刚开窍的城镇。
成熟的商品社会的叫卖声应该是准确、直接、平静的。街头上的一些专卖店(比如“宝狮龙”、“佐丹奴”、“班尼路”等)也有叫卖的声音。那些年轻的小伙子、姑娘们,用一种叙述的语调向你诉说着商品的好处,并竭力劝说人们来买他们的商品。但你不买也没有关系,这并不会影响他们继续叫卖的决心。尽管他们那种叙事语调也难免有些夸大其辞,但与上面说的两种相比,还是显得客观一些。更重要的是,他们既不强加于人,也不回避什么,从而显得更加真实。
有时候,他们也会大喊大叫起来,尤其是在辛苦了一天而快要下班之前。但那种叫喊声不是对着顾客们,而是对着他们自己,目的在于鼓动士气。在他们那种不急不躁、不卑不亢的叫卖声中,透露出一种务实、敬业的精神,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商品拜物教”的精神。按照传统观念,崇拜商品就是有铜臭味,就是庸俗,为“君子”所不齿。但庸俗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在世世代代的企盼中发现,神圣的东西离我们是那么遥远,与老百姓的生活毫不相干。问题在于,比起崇拜一位貌似神圣的坏人而言,崇拜商品没有什么危险。
身在小城,聆听着小城的声音,感受更多的是小城越来越快的脚步,这一切都在告诉路人:小城已不是小城了。
-全文完-
▷ 进入紫色悠扬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