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老人 的多元人生
作者/蒲宇伦
初中毕业,参军抗日;响应号召,抗美援朝;凯旋复员,执教讲坛;投身医疗,治病救人;专攻法律,帮助弱者。
这,勾勒出了86岁老人郑和申的职业画像,也是他多元人生的写照。
与郑和申的交谈,会让你觉得时间很快,稍不注意,一下午光景就悄悄溜过。他时而起身,激情比划;时而沉思,托腮不语。他愿意与人分享自己八十多年不平凡的经历。在众多角色转换中,他坚持认为,10余年的戎马军旅生涯影响至深。
参军抗日
险些战死沙场
1926年,郑和申出生在兴文县共乐镇鹤盘山村4组,那是属民国时期,他从小就在私塾里接受爱国思潮的熏陶。
在他记忆中,中学期间,日本人的飞机轰炸泸州,要从学校上空经过,每次遇到这种场景,学校师生们就嚎啕大哭,老师们就会倡议道,“同学们啊,国耻不可不雪!”
1943年秋,初中刚毕业,学生们都踊跃报名抗日,郑和申也报了名,“报名是表明一种姿态,是发自内心的,但不一定报了就能通过。”郑和申说,后来全县有108人被批准加入青年远征军,他是其中一员。
这批年轻人被送到泸州石洞镇集训,2个月后,遇到云南远征军前来接兵,郑和申又被选中。这意味着,他即将奔赴战场。“思想上很兴奋,但端起机枪,手脚还是有些发抖。”郑和申说。
郑和申所在的连队主战场在云南靠近缅甸一带。
有一次在云南芒市作战,双方几乎都弹尽粮绝,后方援军又没及时赶到,上级指示再苦熬几天,就在最困难的时刻,国军部队发现自己控制区内有座山头被打垮,山石向下翻滚,山体里却裸露出很多粮食、弹药、武器,“我们高兴惨了,马上安排战士去搬过来。”已是排长的郑和申连连感慨,“天意啊,天不诛中华民族。”
有了救命物资,士气大振,首先就煮饭填饱肚子,2个多小时后,士兵开始反击,敌人措手不及,往后退了几十里。
其实在双方交战中,还有一个小细节让郑和申记忆深刻。一次,他用枪对准敌人窗口,正准备扫射,突然一位班长冲过来把他摁倒在地,郑和申不解,起初还有些责备,后来班长解释,原来对方日军也发现了郑和申,正准备开枪。“要不是这位班长发现,我很可能就战死沙场了。”至今说起这一幕,郑和申都深表谢意。
芒市一战,国军大获胜利。宋美龄、蒋经国前来慰问大家,给获奖战士颁发了勋章。郑和申被记一等功,“我当时就想,把这个一等功让给救我的班长,但连长没同意,最后把我俩都立为一等功。”郑和申说。由于多次立功受奖,1945年晋升为连长。
起义战士
日本投降抗战胜利后归家从教,一年后仍回部队,去万县五三后方医院疗病兼学医务。1949年部队起义当了解放战士,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入重庆西南军大学习多次聆听刘伯承校长和邓小平政委及刘华清教育长的讲话,1950年12月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十一军三十三师九十七团任教导队队长,开赴朝鲜。
抗美援朝
难忘“鱼隐山战斗”
1951年,随军入朝,开始了三年抗美援朝生涯。
“美国的军事武器是最先进的,所以去朝鲜大家都晓得意味着啥子。”郑和申回忆,在跨鸭绿江时,好多士兵都在悄悄抹泪,因为“只要过了这条江,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身为连长的郑和申给大家“壮胆”,“有啥子好哭的,哭也要去,不哭也要去,那个子弹又没有长眼睛,不管我这个连长还是一般的士兵,都有可能被打死,我都不怕你们怕啥子。”
郑和申还动员大家唱歌,气势一出来,自然就不那么害怕了,歌曲就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在朝鲜的这三年,郑和申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鱼隐山反击战”。那是1953年,郑和申所在的团受命攻打鱼隐山前山美军阵地,当时美军居高临下,武器精良,有着诸多作战优势。
当年5月17日晚8点,反击战宣告开始,敌我双方形成拉锯战,反复争夺,双方伤亡惨重,“打,给我狠狠的打。喀秋莎三放,把敌人全部埋葬!”一时间,众炮齐放,敌军阵地一片火海……
“上了战场,人人都有战死的可能。进入朝鲜前,我们都做好了死的准备。”郑和申说,死就是归宿,是一种爱国的表现。
执教讲坛
样样都教的多面手
无论是抗日,还是抗美,郑和申都庆幸,自己命大能平安凯旋。
1954年,郑和申回到祖国。本来在军队还有更大作为的他,却提出“复员回家,继续学习”的要求。
1955年,在兴文县民政部门的协调下,他被安排到隆昌师范学校读师范专业。这将是他人生职业中的第二次转型,由战士到教师。
他说,以前在部队时,都是别人给他敬礼,后来去了师范读书,他碰见老师就主动敬礼,给老师们留下很好印象。
“我爱好广泛,啥子都感兴趣。”郑和申说,在校期间,他喜欢写作、讲演、书法、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师范毕业后,他回到了兴文老家,在当地一家中心校教书。
“那个时候的学校,老师本来就少,每个老师都是多面手,样样都教。”郑和申说,自己不光教文化课,还要上体育课。
1983年,郑和申退休,他的一个女儿“接替”他的工作。
乡村医生
风寒感冒不在话下
郑和申多年养成一个习惯,总会给自己的下一步安排妥当。
教师一退休,按理说,步入晚年的郑和申可以安享晚年。但他却没这样。
当时他所在的农村缺医少药,看病贵、看病难现象非常突出。在当地政府的倡导帮助下,年近六旬的郑和申又成了当地的乡村医生。
“我读军大时,就在卫生班听课,打仗时也在部队医院里干过。”郑和申说起自己跟医药的结缘史,“**”期间,他翻阅了很多医书,还尝试给群众看病。
这些都是他决定退休后从医的基础。
有个村民邓克明曾经晕倒在农家茅厕里,郑和申叫人暂时不要搬动,他赶到现场就做人工呼吸,打强心针,一段时间后,邓克明恢复知觉。
“一般的风寒感冒,是没问题的。我拿不下来的病直接喊送大医院,千万不要延误病情。”郑和申也承认,这种情况多得很。
法律工作者
为家属讨回补偿款
在郑和申所在的村子里,有人还称呼他为“律师”,郑和申自己也乐于这样的称谓。
但严格来讲,郑和申算不上职业律师,“我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学法律,那个时候,省司法厅给我发了个‘法律工作者’。”郑和申解释道。
1981年,郑和申就报了中华律师函授中心大专班,在宜宾听课。后来成为兴文当地一些单位的法律顾问。
1992年,2名兴文老乡在新疆吐鲁番打工,在火灾中丧生。死者家属找到郑和申,请求他维权。郑和申陪家属前往事发地,起初,厂方不出面接待,郑和申说,“不解决就把死者骨灰拿到你厂头来,来文的不行,我们就来武的。”
费尽周折后,郑和申找到厂方的主管部门——当地民政局,恰好局长来自四川,又当过兵,郑和申觉得这就是联络感情的好机会,一来二去之后,两人很快熟悉,双方也通过协商妥善解决。
“2个人总共赔了7万多元,在那个年代,还是算可以的了。”郑和申感慨,这个结果还是有些“运气”的成分。
还有一次,也是1名民工老乡在东北长白山一林场死了,郑和申去了后对方态度冷漠,安排住旅馆,每顿2菜1汤,郑和申就在两边“打圆场”:对死者家属说,来是解决问题的,不要去林场又哭又闹;对林场方又说,你们继续生产,不要因为这个事情影响了进度。
在林场方得知郑和申是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后,态度有了很大转变,住宿地改为宾馆,每顿增加到3—6个菜。
最后林场方也拿出3.7万元作为对死者家属的补偿金,家属很满意。
在郑和申代理维权的过程中,他坚持2个原则:一个是如果被告方是政府部门,他不代理;另一个则是能协商的尽量协商,少打官司。
一生经历了这么多角色转换,哪个角色影响最大?
郑和申说还是要算当兵,战争就硬是动刀动枪的,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说不好就要死人的,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对国家是忠心耿耿,没这份爱国心,不可能那么忘我的。
文化养老
郑和申老是香山诗书画苑的老苑友,多年来他热爱文化积极参加各项群众文化活动,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生活得快乐充实开心,他处处宣传文化养生文化养老之道。 回忆他的多元人生,十分欣慰,他觉得自己没有白来人间走一朝!
-全文完-
▷ 进入蒲宇伦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