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艺海耕耘韩美林忘情诗酒

发表于-2012年03月16日 上午10:34评论-1条

很难想象一个70多岁的老人每天画画的时间至少有18个小时。记录最高的一次,他一天半画了400张画。他的激情和勤奋,让年富力强的后辈都自愧不如。他,就是韩美林。

韩美林的头衔极多,如画家、书法家、工艺美术家、雕塑家、福娃之父……不管你怎么来定位他,你都难以将他完全概括。在当今艺术界,在对艺术形式的涉猎上,没有一个人具有他那样的广度。很多人知道他是画家,不知道他还是书法家,知道他是书法家,不知道他是雕塑家,知道他是雕塑家,不知道他是陶塑家……如果你知道他还是福娃的主设计者、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设计者、上海世博会会徽设计者、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标识的设计者,想必你会更加惊讶。就像我当初知道这些惊讶得瞠目结舌一样。昨晚还梦到了他,梦中我问他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精力和灵感创作那么多的东西,他没回答。想必是要我自己思考。

他十五岁便当上了美术老师,生平初次踏上讲台,他的青涩难免引起台下年龄甚至比他大的学生的轻视。为了“震”住这帮孩子,他对学生说我是你们的老师,如果我画的比你们好,你们就得听我的。学生答应了。于是他悠然拿起笔在黑板上随意画了一个圆,学生一看,标准得如圆规画出一般,因此都服气了。就这一小小的举动折服了那些骄傲的年轻人,他学生到了老年回忆此事时还记忆犹新,语气中包含亲切和敬意。

这个长相一直都显得儒雅和文气的人,骨子里却有一种牛一般的倔强,有一种艺压群雄的气概。他曾说自己是不做则已,一做就要做好、做大。去年我去杭州参观他的艺术馆,印象至今深刻。入门即是大幅的道德经竖幅,每字直径约一尺许,气势骇人。如果让传统书家为止,多半会显得力绌难为,而在韩美林,这些大字对他而言实在是随便写写。传统书法多沉浸在“矮纸斜行闲作草”的悠然和风雅中,在他这里则变成了激情澎湃的挥洒;向来凭几挥毫、皴擦点染的绘画,到他这里则变成了运动、嚎叫、狂扫的产物;雕塑,于他似乎也是越大越好、越大越能激发他的潜能,目前他正在作一尊大于乐山大佛的佛像,他说他要让小偷看到他做的这尊雕像,也要屏气敛息,放弃偷盗之念。

我在电视上看到韩美林作画的情形:伏在十几米长的大案上,大笔挥洒的同时,嘴里还不时发出叫喊。不知底事的人或许还认为他有精神病呢?他说他作画时常常是既听音乐也唱歌或哼着曲子,但是画大画时,音乐不足以表达他内心的激情,只有靠自己叫喊来抒发。书法家曾来德在创作狂草时,往往也伴有这样的叫喊。这种叫喊在我看来就如李小龙在电影中的叫喊一样,是为了配合内心的那一股气。一边更好地宣泄情感。

在传统艺术家那里,艺术的功用大抵只如一壶茶、一瓣香、一篇散文,不过是怡情养性、聊表风雅而已。几笔兰草、几笔山水、甚至几笔漫不经心的书法,都能成为文人案头的清供和余暇的谈资。风雅之风既盛,便出现了大堆只有形式没有生命的作品,徐悲鸿批评的“八股山水”即是。世代以二王为宗,不敢越雷池半部的书法也是。不过,在韩美林这里,艺术不仅仅是用来把玩的,更多时候是用来表达生命的。不论是那格局惊人的大画,还是趣味横生的小画;无论是神完气足的“韩式颜体”还是那无人认识的天书;无论是那造型别致的小茶壶,还是气势开张的巨型雕塑……韩美林都在以对待生命的热情为之。并且为此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汗水。他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只是他几乎不说。他不愿将苦难复制到作品中,因此他的作品多是阳刚、豪迈、清新、可爱的。他希望观众在欣赏他作品时能享受到快乐和积极的情绪,而不是苦难。他说自己经历了苦难就好了,不要再将苦难传给后人。他说那些自己经历过苦难,又将苦难复制给下一代的人,是缺德!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忘情诗酒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呆贝贝推荐:呆贝贝
☆ 编辑点评 ☆
呆贝贝点评:

一个老人,一个老艺术家,一个老画家,却有着比青年人还旺盛的精力与创作热情。
作者通过对韩美林先生的描述,字里行间充满了钦佩与赞誉之情。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周末愉快!at:2012年03月16日 晚上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