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燕昭王求士说开去
在《战国策·燕策》中有一个“燕昭王求士”的故事,说的是战国后期燕昭王真心诚意举贤纳士、并依靠贤士兴国的事。这里提到的”士”指的是哪些人,燕昭王当时为什么把求士看得那么重要?
所谓“士”,在春秋西周时,本指贵族中的低级阶层,他们的地位在士大夫以下,而在庶民之上。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士”的含义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在战国时期,凡有点本领的成年男子,几乎都可以称之为“士”。这可以从《战国策》及其他有关书籍的记载上得到认证。从这些书的记载看,这些士的成分非常复杂,他们中:
有的是目光远大,思想敏锐的政治家;有的是善于带兵打仗、攻城夺关的战将;有的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游侠;有的是摇唇鼓舌、能谈善辩的说客;也有一些鸡鸣狗盗、身怀一技之长的贫民,等等。
在当时,这些士的数量并不很多,但能量却很大。尤其是一些说客,他们善于根据各个国家的切身利害来把握国君的心理,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和斗争策略,加上他们又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所以,一番话往往能改变某个国君的主张、左右形势。孟子在他的著作中说,这些人“一怒而诸侯惧,居而天下息。”是说这些人一发火就要搬弄嘴舌,挑起事端;而他们安居在家,天下也就太大平无事了。当然这里有夸大之词,但也可见这些人的能量非同小可,不能小看。由于士的能量大,故各国都争先恐后搜罗他们。强大的国家想利用他们扩大疆土,统一天下,弱小的国家想依靠他们来维护安全。连一些贵族也想收养他们,以备不时之需。因而当时求士之风盛行不衰。最著名的是战国四公子: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盂尝君。在他们门下多者几百人,少者十几人、几十人。
燕昭王为什么要求士呢?
我们先来看看当时的背景:战国时期是个四分五裂的时代,也是一个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代。当时诸侯割据,群雄争霸,大国吞并小国,强国欺负弱国,“弱肉强食”,经常爆发兼并战争。燕国地处北方,所辖区域相当于今天的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在西周时,它还是一个小国,到战国时才逐渐富强起来。公元前316年,燕昭王的父亲燕王哙当政,他听信一个名叫毛鹿寿的人的花言巧语,效仿尧舜禅让的作法,将王位让给了自己的国相子之,并把三百石俸禄以上的大臣官印全部收回,而由子之重新任命。这一作法引起了燕国旧贵族的强烈不满,新旧贵族为此展开激烈争斗。子之执政三年,燕国大乱,临邦齐国乘机发兵进攻,仅用15天就攻占了燕国首都蓟,燕王哙死于战乱,子之则被齐国活捉,由齐宣王下令处死。于是燕国人就拥立了哙的儿子平,即位登极,这就是燕昭王。燕昭王即位时接管的是一个残破的国家,国恨家仇,他都想报。然而当时齐国却是一个比较强大的国家,地域广阔,物产丰富,兵精将勇。与齐国比, 燕国地方狭小,兵源不足,力量单薄,要报仇雪耻,谈何容易。可燕昭王认为,燕与齐相比,差距虽大,但却可以弥补,关键在求士。
燕昭王究竟怎样求士,它给予我们的启迪是什么?
要想求得贤士,首先必须要有个谦虚恭敬的态度——“礼贤下士”。因为这关系到前来效劳的“士”的质量问题。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这里有个双向选择问题,不仅国君要选择贤士,而贤士也要选择投奔什么样的国君;而贤士选择国君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他能否礼贤下士,恭敬待人。大家熟悉的诸葛亮,所以肯改变初衷,出山辅佐刘备,原因也就是因为刘备三顾茅庐,态度非常谦恭。这不仅是古服道致士之法,也是我们今人求贤的一个先决条件。
由于燕昭王能真心诚意地求士招贤,再加上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与秦、楚、三晋联合等方法策略得当,故“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果然天下有才能的人都争先恐后赶到燕国来。燕昭王终于报仇雪耻。
燕昭王虚怀求教,尊敬贤者的行动,一向传为礼贤下士的佳话。即使在今天,对我们应当怎样寻求人才、尊重人才、重用人才,推进改革开放,振兴中华,依然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和教育作用。要振兴国家就必须任用贤人,要任用贤人就必须尊重贤人、礼贤下士。
-全文完-
▷ 进入肖旭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