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呼唤万寿桥
景阳挺秀郁葱葱,
僰道南来市镇雄。
水绕城隍田绕郭,
两山排闼入云中。
这首诗是辛亥革命老人廖诚久先生对清末民初的筠连县城及周边环境非常生动凝炼的描写。多么雄奇秀美古朴的市镇啊!景阳山古木参天,古刹钟声长鸣。静静的定水河川城缓缓流过,一条曲曲折折的石板路(古僰道,亦称南丝绸之路)从遥远的云之南穿越高耸陡峻的乌蒙山区旖旎而来。在雄伟的学士峰下,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南来北往的马队驼铃声声,背帮和挑夫络绎不绝。南丝绸之路造就了县城的繁荣。于是这里有了“小叙府”(即宜宾)的美誉。在川南六县,筠连是首屈一指的商贸城镇。
古老的繁荣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定水河是历史的见证。
定水河由南向北穿城而来,县城被分割为河东河西两部分。从前,连结河东和河西的桥梁就只有一座。它叫万寿桥。
这是一座古老的石桥。桥基由好多长长的石墩构成,已经被风雨和踩桥的人们磨掉了所有的棱角,表面油光闪亮。桥面由双向的石板铺成,两个人对面只能擦身而过。整座桥给人的感觉,古色古香,饱经风雨...
河西有一条古老的街道叫小西街,低矮的瓦房,石板的街道,从万寿桥边一直延伸到城外。这条街是南上云南昭通的必经之路,所以小小的街道却有好些客栈。我的老家荔园就在街道的后面,学士峰的山麓。
儿时的我和万寿桥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朦胧的记忆里,大概四岁左右,父母开始送我上幼儿园。那时候县城里就只有一所幼儿园,设在城北,地址就在现在的胜利街小学里面。我从此每天跨越这座桥梁,风雨不断,一直到我读完初中。古老的石板桥啊,我不知走过了多少遍!
记得儿时,在桥的西头岸边,有一棵古老的黄角树,这树盘根错节,树干大得需要两三个人合围。它的树荫遮蔽了好大一片天空,一直延伸到定水河里。桥的近旁有一个深水沱叫黄角沱。那时候的河水真是清澈见地。河里有很多鱼。闪亮的白条,五彩的桃花子,肥美的红尾巴,还有鲤鱼,乌磅,黄辣丁,鲫鱼。春天,是鱼类产子的时节,河里的鱼上窜下跳,很活泼,很欢快。很多人站在河边或者坐在桥墩上看黄角沱的鱼游呢。星期天,我们会拿上一根鱼竿,也站在岸边,或者坐在桥墩上垂钓。那时候钓鱼真爽!运气好的话,一个小时可以吊起来二三十条,说不定还能吊起又肥又大的红尾巴,够你一家人美美的吃一顿!还有比我大一些的孩子,拿上一根竹竿,再抓起一块石头,到石桥的上游河滩上赶鱼,一群一群的桃花鱼被追的晕头转向,被迫躲进石缝下,然后被乖乖的活捉!凭着一根竹竿子也能捕捉一篓子鲜鱼,你信吗?
夏天的时候,每到下午放学后,我和小伙伴们就到黄角沱戏水游泳了。在黄角树的荫蔽下,河风阵阵,流水暖暖的,很宜人。这黄角沱也有一个人工游泳池大吧,水深的地方能没过头顶,水浅的地方也只能淹到大腿,真是一个练习游泳的好地方!那时候我们有一句很自豪的话:小西街的娃儿没有不会游泳的。我在这里练就了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潜水等各种泳姿。直到现在还能运用自如。前些年我曾在香港和美国去了泳池,我游泳的姿态和技能,还得到过观众不少的掌声呢!
在我六七岁的时候,家道中落,父亲亡故,母亲拖养了我们五个大不到十岁,小不到一岁的孩子,生活很困难。我需要一边上学一边正挣点学费!那时候,我也曾早晚沿街叫卖小吃。正值抗美援朝时期,战争需要铜铁,所以地方上到处到处有人收购破铜烂铁。好多的穷孩子拿上锄头撮箕和筛子去万寿桥下的河底淘铜铁。据说古人造桥的时候,为了筑底,在桥基之下沉下了很多铜圆,小钱,铜渣和铁器。我也跟着他们去河里淘金。也算有运气,我也曾经掏出了一些铜币和铜渣,用它卖了钱买文具,买食物,还租读过好多好多小人书呢!
在我年幼的心灵里,万寿桥不仅是伴我成长之桥,助我学业之桥,更重要的,它还是南丝绸之路上一座咽喉之桥,生命之桥。
自古以来,从四川宜宾到云南昭通的南丝绸之路上,万寿桥可谓必经之桥,所以在桥两头的小西街和河坝街以及邻近的街道布满了客栈。每个客栈都有供马队歇马的大型马厩。你可看过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盛大的马队马嘶铃响逶迤而来的情景着是动人!在万寿桥头,我看过了多少这样盛大的马帮...
夏天,山洪暴发了,洪水象奔腾的野马淹没了万寿桥。马队被堵在东西两岸等待过河。成百上千的人聚集在桥的两头。马嘶人叫,热闹非凡。等到洪水稍退露出了桥面,心急的马帮便开始涉险过桥。两岸的人们观看这驮马过河,就像过年过节观看盛大的演出。穿着彩色服装的马夫一人一马走在桥上,马背上驼着南来的药材,花椒,苎麻,蚕茧,昭通梨,岩盐和红糖。从东岸回家的马则驼满布匹,衣物,鞋袜,农具,药品和日用品。洪水在脚下轰鸣。到了桥心,没见过阵势的小马会吓得脚下颤抖,再也挪不动步子。驭马人心急如焚,用尽力气拉紧缰绳。两岸的观众也会跟着提心吊胆。有的马终于失蹄倒入河里。早已候着的抢险队员立即扑入洪水。现场观看在湍急的洪水中抢救马匹的场面,格外的惊险刺激!每当勇士奋力游入激流冲向河心接近马匹,我的心总升起一种崇尚英雄壮举的敬意。当勇士抓住马匹游向对岸,两岸的人们会一片欢腾!也有人马抵挡不住洪流,被水吞噬的悲壮场景,两岸的观众会为牺牲的人马默哀致敬。至今,万寿桥看洪抢险的情景历历在目,永远的刻在了我的心里。
万寿桥见证了这个城市曾经的发展和繁荣的历史,承载了多少南来北往的故事。在我的心里,充满了梦幻一般的怀念和感激。
1953年,宜塘公路通车,随后,又修通了从筠连直通云南的公路。从此,县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肩运马驼渐渐被车辆取代,万寿桥终于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过起了它被闲置的冷清的日子。
大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后期,伴随筠连煤田开发的进程,这个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定水河被认真治理,两岸修起了坚固的河堤,河道上筑起了三道闸坝。定水化平湖,两岸也变得更美丽,更适合人居。在这个变迁中,一个见证历史的珍贵文物古迹被拆毁。这给人们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万寿桥被消灭了,县政府却莫名其妙的在河的东岸,现在的文化广场附近立下了一块碑文:万寿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就像是为万寿桥修建了一座坟。
万寿桥,从此人们再也看不到你!只是我还会在梦里依稀的看到你的身影。我在梦境里,好像是从我早年工作的乡村,梦游到一个地方。一条弯弯的河流清澈见底,河里有好多儿童戏水。我走过一座长长的石板桥,再爬上一级一级的石阶,到了一个似熟非熟的小城。石板的街道,瓦盖的房屋,两旁好多好多的客栈和店铺,我还看见了大队的马帮,听到了马队的铃声!
这样的梦我做过了好多好多次。
在梦境里,我曾声声呼唤,万寿桥啊,我是不是见到了你的魂灵?....
-全文完-
▷ 进入定水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