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旗”在诗词里给予我们的启迪
酒旗,或称酒帘、酒旆、酒幌、青旗、青帘,在古典诗词里面出现,往往作为抒情写景的陪衬,而非专咏其事。比如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有:“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是说在一望无际的大江上,来来往往的船帆洒满了斜阳的余辉,急匆匆地驶过去,两岸卖酒人家的酒帘竖立,迎风飘动。酒旗,成为这首音调高亢、境界开阔的怀古词的组成部分。张舁【离亭燕】有:“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酒旗在这儿也是作为江南景物的衬托。柳永【夜半乐】中的“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是写“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的路途之所见。至于秦观【望海潮】“烟暝酒旗斜”,说在夜雾迷漫中见酒旗斜立,不过是增加他“重来是事堪嗟”的陪衬。而段成式【柳枝】中的“只向江南并塞北,酒旗相伴惹行人”。李中【江边吟】“闪闪酒帘招醉客”,不过说无论江南塞北,有酒帘相伴,可以聊寄旅人的客中寂寞罢了。梅圣俞《春寒》:“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欧阳修《秋怀》:“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酒旗在这儿,是春、秋日抒怀的景物衬托。李贺《江南曲》:“鼍吟浦口飞梅雨,竿头酒旗换青苎。”说鼍吟浦口,梅雨纷飞,市上的酒旗,已改用苎麻的了。酒旗在这儿,表明了季节的变换。总之,酒旗出现在诗词中,一般总是景物的烘染,感情的陪衬,或表示节令的变化,对于作品的立意,并无多大作用。的确,酒旗是一件平常的东西。它既不能像花朵(比如梅花)、虫鸟(比如雁、蝉、蟋蟀)等,可以寄托人的精神;也不像春风秋雨、微云淡月,用来表达人的感情。所以它往往处于从属的陪衬地位。
但是,事情也会有例外。在林林总总、千姿万状的诗词里面,酒旗,也有助于诗的意境的形成,主题的表现,给人以美感和想象。先看陆龟蒙的《怀宛陵旧游》:
陵阳佳地昔年游,谢朓青山李白楼。惟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风影落春流。
陵阳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县境内。南朝齐诗人谢朓(玄晖)作宣城太守时,在陵阳山麓建了一座楼,后人称之为“谢公楼”,又名“北楼”。唐代诗人李白也在宣城住过几年,他在《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中,赞赏这里风景幽美:“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不禁兴起“临风怀谢公”之感。陆龟蒙到宣城游历,追念昔日旧游,自然想到了谢朓、李白、青山、北楼。首两句以十分精炼的笔墨,概括出往时的人物风流,山水胜境。这是从大处着眼,写的是大景。三、四句说,宛凌风景,处处令人怀念,更使人寻思的是:落日时,在清溪之上,看卖酒人家门前高挂的酒旗,迎风飘拂,映着斜日,影子落在春流之中。这里的酒旗,与行人相伴,写得很有生气。“酒旗风影落春流”是一个小景,但它绾结全诗,与前两句的大景,巨细相映,匀称自然。景物依稀当年,而诗人对前辈诗人的深切仰慕,也历历可感了。酒旗虽小,而对于形成诗的境界和它的美学价值,却是不可忽视的。再看辛弃疾的【鹧鹤天】《代人赋》:陌生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逝,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开头,作者用泼墨的技法,描绘出农村早春傍晚时清丽疏淡,欣欣向荣的画图。路旁的桑树,被春风吹苏,长出了鹅黄嫩绿的幼芽。东头邻居家的蚕种,也孵出了小蠶。从村外细草铺地的山坡上,不时传来小牛的鸣叫。快落山的太阳,照在带几分春寒的树枝上,暮鸦也归巢了。用来表现早春景色的东西很多,这里诗人单选择了,“柔桑”,“蚕种”,“细草”,“黄犊”,它们清新,富有生气,可能寓有农事活动方在开始的意思。
词的传统写法是:上阕写景,下阕言情。这首词转入下阕,开关仍然是写景,但它有波澜,有层次,不同于上阕的平铺直列,由平冈而望见远山,由横斜的道路而望到它是通向酒店去的。但如果作者一味地去写景,不见有人的活动,那么即令是“阳春烟景”、“千里莺啼”,也不会有新鲜感。当然也不能衬以车水马龙,摩肩接踵,因为它和作者已经安排下的环境气氛,调和不起来。“青旗沽酒有人家”这句,是全篇的主心骨,它使得前面的许多景物,刹那间活跃起来。“酒旗”在这幅生气勃勃、欣欣向荣的江南早春图里,使画面别具情趣,“此中有人,呼之欲出”,更活泼生动了。词的最后两句,是对平静而富有斗争气息的农村生活的赞美。
王夫之说:“有大景,有小景,有大景中小景。”(《姜斋诗话》)酒旗,在陆诗、辛词里面,可谓“小景”矣,但是,出于诗人的巧妙构思,匠心独运,如果不说胜过了“大景”,至少它们是相映相衬而相得益彰的。这就是极其平常而不为人所注意的小酒旗,给予我们的启示。
-全文完-
▷ 进入肖旭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