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喜欢春天;有人喜欢盛夏;有人喜欢初秋;还有人喜欢隆冬,而我却喜欢四季, 喜欢四季轮回。我追随着四季的节奏,终于悟出了常人体验不到的欢乐。
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也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如《内经》所说:“人与天地相应也”。足见季节对人体的影响非常明显。春天来临时,大自然草木生发,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与繁殖;气候温暖,主万物升发,主生。而夏天天气炎热,草木茂盛,动物活动也多,繁殖也快,所以也主生长及发散。到秋天时,天气凉快,草木开始凋零,一片肃杀景象,而树木的精华都会向根部收藏,一些动物也准备冬眠,宇宙间一派收与降的景象。冬天到来时,天气寒冷,冰封万里,动物冬眠地下,人藏于室内,天地间全是闭藏之象。这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人亦与之相应,要想健康长寿就应该很自然地“应天顺时”,遵循这个规律,适应“人体”的“自然属性”。养生应以天地为法则,顺从阴阳的消长,根据天地自然四时气候的变化来调养身体,吐故纳新,养精守神,心神、形体应合于阴阳的变化,调适于四时气候的递迁,悠哉于天地之间,以求强身、祛病、增寿。
春天,大自然生机勃发、蛰虫苏醒,一派欣欣向荣,人也亦应顺应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之时,此时养生宜侧重于养阳,以恢复身体“元气”。顺应天时变化,对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及精神摄养要进行相应调整,“未病先防,有病防变”加强对肝脏的保健正当其时。春季所发的“陈”就是冬天所积累、收藏的东西,这是生发的基础。只有冬天把气养足了,春天的生发之气才正常。春天养阳,衣着应以“春捂”为主。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春天宜先减下衣,后减上衣,“上厚下薄”是春捂最佳的穿衣原则;捂要有度,不能过汗,如果天气很热了还里三层外三层的捂着,出很多汗就不好了。以饮食为例,应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芥末等;此外,饮食中应少吃性寒食品,如:黄瓜、茭白、莲藕等,以免阻止阳气生发。这不仅能驱散风寒,还有助于激发体内的生发活动。春季养生,应注重精神调养。春天不要平和,春季一定要让心情欣然、愉悦,秋天才要讲求平和。中医谓:春主木,在于肝,七情发于怒。应节怒暴以养其性,将胸中郁闷之气通过踏青观花,信步于树林河边,以发散体内沉闷之气,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要适当晚睡早起,到户外散步,充分利用空气、阳光和水锻炼身体,以此提高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从而增强抗病能力。但雾天不宜进行锻炼,雾珠中含有大量的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锻炼时由于呼吸量增加,肺内势必会吸进更多的有害物质。
夏天是养长的时候,要遵守自然界和人身的生长之道,夏季养生重在“养阳”。夏季温热,人体阳气活动旺盛,阴津易随汗液外泄而耗伤,加之乘凉饮冷,心气最容易耗伤。“心病”是指精神方面的有关“神志、情志”的病。所以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应合自然界“生长”的规律,主动调节情志,保持恬静愉快心境,神清气和,胸怀宽阔,使心神保养。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炎热的夏天,如果不注意养生,很容易“上火”,所以要特别注意防“火”。防“外火”,即自然界高热的气温。预防的措施是尽量避免烈日的直接照射,外出时戴遮阳帽;保持室内环境安静卫生,注意通风降温,以防外火内侵。防“内火”,即由于人体阴阳失衡而出现的内热症。除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法外,还应多饮水,多吃水果,以清热降火、抗炎消暑,此外还要保持心情舒畅,抑怒熄火,以达到“心静自然凉”的效果。这是因为,人体的生理变化与季节一样,也有相应的节律。夏天应以养心为主,心静安闲,排除杂念,精神愉快,抵御时疫,体魄强健。首先,避免过热和过凉。其次,要多吃一些养心的食物,特别是心阴虚者,注意少劳累。另外,夏天一定要少吃太咸的食物,动物内脏、肥肉、蛋黄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也要少吃一点。注意食不可过饱,饮不宜过多。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运动调摄应动静结合,可选择游泳、钓鱼、散步、慢饱等,但运动要循序渐进,严格控制运动量,不要过度疲劳。
秋季是“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健身、饮食、起居等都有其规律。秋季应以“养”和“收”为原则:起居宜“早睡早起”,饮食需“少辛多酸”,锻炼宜轻松平缓。要遵循秋“收”的特性,调整饮食起居,进行一些耐寒锻炼的健身运动,以增强肌体适应气候多变与气温逐渐降低的能力。秋天主收,万物收敛,肺气内应,养生应以养肺为主,要防燥。“秋冻”,就是“秋不忙添衣”,有意识地让人体“冻一冻”,但要有限度,以自己能接受不会“冻”出毛病为度,为冬季藏精做好耐寒力的准备。“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季阳消阴长,容易让人产生悲伤情绪。“怒、喜、思、悲、恐”五种情志,“激动”、“生气”、“紧张”等都是人的情绪表现,情绪波动频繁,会影响身体状况。多做户外运动,外出旅游,登高望远,舒畅胸怀,抛开一切烦恼,保持豁达开朗的胸怀,避免悲伤情绪,是 秋季保养肺的好方法。
“冬藏”,就是要养精蓄锐、休养生息。冬天,大地收藏,万物皆伏,肾气内应而主藏,养生应以养肾为主。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贮存一定的能量,所以冬季养肾至关重要。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静,要想办法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要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冬季养生主要指通过饮食、睡眠、运动、药物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在饮食上就要时刻关注肾的调养,注意热量的补充,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黑色食物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冬季锻炼不主张太早晨练,不能运动得汗流浃背,以免伤气,最好的活动是散步与打太极拳,不宜进行激烈运动,尤其是年老者,不要冒着严 寒而做一些超体力的运动。中医认为冬令养生讲究“心静而形动”,简言之就是保持平和心态的同时不忘运动。
由此看来,春天若没能养好生发之气,夏天又没加大生发之气,到了秋天必然收获不多,那冬天能收藏的东西就更少了。
天有四时,春夏秋冬,人有生长壮老;遵循天人相应,顺应一年四季气候变化规律和特点,合理调整四季养生,可以加强人体适应自然的能力,避免疾病发生。如何才能找出与人体生物节奏最相近的生活保健方式呢?我坚持锻炼二十八个春秋才有所体会。我今年74岁,耳不聋,眼不花,牙一个没掉,我追随着四季的节奏,步入了陌生的空间,踏向他人不曾涉足的领域。这脚步尽管显得有些苦涩,但最终悟出了常人体验不到的欢乐来。
-全文完-
▷ 进入肖旭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