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是我的爱好。打小就在江南的河边长大,与水、与鱼有割不断的缘份,可我并不爱吃鱼。钓鱼更是我从孩童起的一种乐趣。
小时候,渔具没什么讲究。钓鱼还没现在这样流行,也不是什么时尚。那是小溪、小河、湖泊里鱼很多,随便用个大头针做个吊钩,小些的鱼总会钓得到。从山里找根心满意足的竹子做根钓竿,也是很容易的事。只要一截蜡烛或煤油灯,将弯曲、不规则的竹节,用火熏烤,将其固定到自己满意的流线。浮漂也是从自家或左邻右舍要较粗几根鹅毛杆(鸭毛杆差些,浮力不如鹅毛杆),就地取材。钓鱼的工具解决了。想想现在的小孩,动手能力较我们那时差远了。但也不能全怪他们,时代不一样了,一切现成的,又何必劳什子花费脑筋。(但也少了乐趣。)
鱼饵,也即钓料。大多用米饭粒、自己挖红蚯蚓、自己打苍蝇、抓蚂蚱或捞蛆虫等。利用清晨、午休和下午放学后的时间,总能钓到一碗、一盘小鱼。一盘菜总解决了。那时,在农村,吃不是个问题。期间的乐趣,现在想想乐趣的无穷多。
工作后,我对钓鱼的兴致不减。河里的鱼几乎没了,有也是小得钓不上来那种或根本不会要留下的那种。钓具已没有了那种自制的。钓具的装备越来越好,一应俱全。诸如溪流竿、海钓杆、独钓杆、各种浮漂、饵料、钓鱼附件、工具用品、装备等“武装”,配置标准化。下班后,走几分钟的路程,就能找到鱼塘,下杆垂钓,三五个同事、钓友,钓至夕阳的余晖不在,夜幕刚拉下时,到附近的小酒店,点几个小菜,打理自己垂钓上得一两条鱼就酒,谈谈心得,惬意的很。
大凡钓鱼的朋友,都喜欢自己钓的鱼多些。走在路上,路人、邻居羡慕地夸奖。鱼是要钓得多,但乐趣不完全在此。要考虑在不同的气候情况下、水质、鱼塘大小、鱼饵、鱼线、浮漂、自己把握时机、提杆等综合因素。尤其是钓到大鱼,与鱼斗智斗勇,溜鱼的滋味最美,一松一紧、亦放亦收,那才叫美。钓得到鱼是好,钓不到鱼也乐。那才是一个境界!
回想逝去不久的时光,那些美好,那份闲淡,总觉得相隔了几十年,烟雨后朦胧的前朝般辉煌。那是在茶余饭后聊侃时的酒菜,酒不醉人,人就沉浸在期间。
那样的时光不再有了。钓鱼也渐渐变了味。那些鱼塘渐渐地成了开放的黄金地段。要钓鱼就不得不去较远的县城、山区,几十公里外的地方。即使去了,也不一定垂钓的到。鱼塘主是否先喂饱了鱼儿?是否先撒了氨水?不得而知。一切都得碰运气。最无趣的是,别人有事相求或感谢,请你去钓鱼。你钓不到鱼,主人觉得没面子。总会撒下网,网一些鱼。装得网里鱼爆满。请客的人,他的面子也足了,好像撑起的不是渔网。
哎,钓鱼。鱼儿受不了食物的诱惑,垂钓者有时不也是被其他的人、物和事情钓起,鱼饵有形和无形之分。所有的一切只是垂钓者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发生了。
-全文完-
▷ 进入上饶万欣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