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年味肖旭

发表于-2012年03月11日 清晨7:51评论-3条

年味

年味是过年的味道,过年的特有氛围。在家团聚、祝福亲友,以及充满象征意味的文化符号,贴窗花、放爆竹、打灯笼、舞龙灯、走亲戚、赶庙会。而年味的背后,则是中国人一直珍视的人情味。如今说起过年,人人都说年味一年比一年淡,越来越没有年味了。其实说年味淡了,不如说人情味淡了。年味没变,变的只是你我的心境。

儿时盼过年,感觉年味很浓。那个时候对于“年”的盼望很多,所以过年就成了我一年中最快乐的事情。从进了腊月门就开始了忙年,母亲忙着给一家老小添过年的新衣裳,年二十三,糖瓜儿粘、扫房日、糊窗户;年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九蒸馒头;三十下晚儿坐半宿、大年初一绕街走……,一直忙活到正月十五。最让我记忆犹新、刻骨难忘的就是我读小学时,我家开了一个小饭馆,父母、爷爷都在其中,还雇了几个伙计,过年是要歇业的,那时的年才叫有滋有味。因为平时缺嘴,过年当然要补回来了;在八碟八碗,大鱼大肉的诱惑下,管不住嘴,而导致拉肚子,“五更泄”,慢性肠炎落下了,几十年了,肠炎一直困扰着我。

中年过的是革命年,对年的体味,则是另一番滋味。由于生活所累、工作压力,以及情绪的进一步升华,个中滋味用打破五味瓶来形容都不为过。七八十年代,我,过年大多在井队、采油队,很少与家人在一起,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相对于家人来说就亏欠遗憾的多了。在那个岁月,大庆是要过革命化春节的,机关干部都要下基层, 与工人同吃同住。

晚年怕过年。退休后,每到过年心里似乎有沉积了许多说不出来的滋味,感觉过年的气氛完全不像从前了,并流露出了对亲情的眷恋与对变迁的感慨。品尝年味其实是安顿心灵,当心境平和如初,年味也许才会相伴身边。浓浓的亲情和归家的感觉本是对“年味”最重要的体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我却越来越对过年失去了兴趣儿。不过说年味的浓与谈,都是与过往相比得出的结论。年味在传承中,总有新元素加入,旧元素被淘汰。现在的“新年俗”,逐渐取代传统习俗的“形式”,如春晚的时间段正好就是“守岁”时间,可算是新的“守岁”;再如短信拜年也成了新年俗;还有登高迎新的新年俗,其实无非就是再加上个现代一点的“健身”因素,还有把压岁钱换成“压岁书”,仍然沿用了“压岁”两个字。几十亿人次流动的春运,不也是浓浓的年味吗?我倒觉得过年唯一不会被淘汰的,是亲情。既不是我们那样的年,也不是后代那样的年,才是我们自己的年吧!

过年气氛的缺失,和家庭有关。如果家庭无气氛,外面的喧哗不会动摇你的。现在一家人在一起团聚的那些美好时光已经不可能再回来了,那些童年时代热切向往的年味已经随着亲人的离去,随着孩子们的长大成家,聚少离多,留下的只是对儿时过年的回忆。中国在向小型家庭发展,又失去了一个大家族聚在一起那种热闹的气氛。所以,过年就是越过越没意思。也许我们都对年寄予了太多的厚望,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吧!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肖旭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静月清荷点评:

是什么时候,年味越来越淡,钱味越来越重了呢?
文章所谈甚是有理,值得人思索。

文章评论共[3]个
肖旭-评论

谢谢指点(:012)at:2012年03月11日 上午10:23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周末愉快!at:2012年03月11日 下午3:32

肖旭-回复谢谢朋友光临 at:2012年03月12日 早上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