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书难、出书难、卖书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为一名高级知识分子,一辈子的体会、经验、成果,总想印成铅字,留给后人,免去遗憾。但不尽人意的是:写书难,需要爬格子,动脑筋,甚至还要掉几斤肉。这对“文化人”来说,还不算太难之事;最难的恐怕还是出书、卖书。一般说学术著作,由于水平、挡次所决定,出版社通常很难接受;既或接受了,往往要附加上“书号费”、“销售多少本书”等条件,“教授在学院里卖书”实在太难了;不出吧,又是一辈子之憾事,死也不瞑目。
知识分子出书为什么这么难呢?我们来研究一番:书写成了是商品。可它没有写在纸上、没有付梓印刷时,它还不是商品。只有印成书,在市场上得以传播,有人购买了,他才成为商品。那么作为商品,他就应该与市场相联系,商品的最大特点在于为市场而生产,一切随市场需求而转移,“顾客是上帝”。这样就出现了市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距,出现了文化生产与消费中的“二律背反”的现象。在当今学术研究空气低下,读书人越来越少,图书价格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你写出的东西,没人买,既或有人买,销量也不太大。更为奇特是,有钱人能买得起书,但他不需要、不买;而需要者,又常因囊空而羞于买书。书出了没人买,那出版社还出它干吗?出版社越是不出此类书,那学术研究空气就越低下,而成了恶性循环。
何日出版业才能完全摆脱经济利益枷锁的制约,恢复一部分公益事业,真正为传播知识服务,老朽期待着。
伴随著网际网络的发展,现代人看书的机率大大的下降了。“买本书来看”这样的念头,相当大程度已经被“上网搜一下”所取代。阅读人数或许没有改变,但是阅读的渠道已经发生变化。二十多年前,当家用电脑开始配备了光盘机以后,几张光盘所容纳的资料能取代整套的百科全书。之后再加上声光兼具的多媒体效果,允许用户反馈的互动功能,大英百科全书的销售第一次遭到挑战。互联网出现后,搜索引擎功能日趋强大。我相信现在的孩子包括我自己在内,要查资料再不用多翻字、词典或资料书籍,而是上“百度”或“谷歌”搜索引擎。当然,从搜索引擎搜来的零星资料往往还必须要花很大的力气自己拼凑成完整的知识,与整理完整有叙事结构的书籍不能相比。以手指翻阅纸张的舒适感,没有电脑屏幕阅读过久会产生的疲倦感,而且还能随身携带,这些都是书籍的优点。只是,这些优点还能撑多久?互联网让出版的门槛降低,夸张的说,任何一个博客作者都在做网上出版。我近几年也学着上网,写博客、发论题,甚而建立自己的网页。近来又发现有的期刊网,采用“知识有价”的模式,吸引作者到他们那里去发文章,给予有偿报酬(2500字以内阅读一次一角钱,期刊要分成45%),作者虽收入很低,但这确实体现了知识的“价值”,更为可贵的是让作者心理平衡了,感到劳有所得了,感到知识有销路了。这样,我就再不会为出书难、卖书难而烦恼、而忧愁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史、生命和艺术的海域千帆过后,我们能留给未来点什么?我想把自己一生中所碰到的酸甜苦辣,阴错阳差,用网络记录下来,用光盘刻录下来,留给后人,让他们去评说功过吧!让我这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留下一份忠告吧!
-全文完-
▷ 进入肖旭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