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每天都是新的。
窗外的雨绵延了几天。手机设定的闹铃在6点准时响起,将不知所云的梦生生截断,倒是想起昨晚看的美国影片《世界大战》,让大脑恢复了活动,斯皮尔伯格导的,仍是灾难片。但还是无可救药的将其看完。影片中那种外星人的形象设计也太过于概念化了吧,既然大家都没有见过的东西,为什么仍然按照固定的形象设计呢?就像中国的鬼一样。窃笑了一下。鼓起勇气,把身体从热乎乎的被窝里拉起来。
如果将日子分隔成块,每一块都不足以构成生活的全部,而很多的日子又是重叠的,这就有点麻烦,那些重叠的日子于是就成为了记忆中的某个符号,就像睡觉、吃饭和上街买菜一样。
老婆把头从抠了一个角的被窝里探出来,眯着惺忪的眼交待要上街买菜。不想买菜,不想把偶而为之的事变成一种习惯。想争辩一番,还是作罢,女人一旦决定的事,是很难回头的,何况又是早上,一天的开始。把孩子送到学校之后,走进菜市场。小胖的猪肉已然买到15元1斤了,小青菜和白菜苔竟然买到了6元1斤,萝卜是3块五1斤,洋鸡蛋1块,本鸡蛋买不着,饲料鲫鱼10块,野生鲫鱼没有,一本的鸡也没有,二本的三黄鸡18,牛肉早就达到30元1斤了。四口之家,一天预计菜金为30元,一个月就得近1千,材米油盐酱醋茶,水费电费电话费,手机电视网络服务费,人情往来,要是换着单位100多号人的,晕,光是生日结婚生子孩子考大学,该多少钱要花呀,还不包括孩子的学杂费,吃五谷生灾性的医疗费。真不知道那些夫妻双方在超市工厂上班的家庭,是怎么熬过来的。
站在牛肉摊前,愣了老半天,看到一位主妇估计是想给孩子解馋,不料却和摊主为牛肉是否注水而争吵了起来,觉得无奈而又无趣,悻悻的走开。竟然想起了那天单位的“走廊会议”,单位的同事,总是在一天的某个时候纷纷从办公室窜了出来,你一言我一语漫无边际的聊着,那次讨论的就是牛肉,一位家在省城的同事涛说:“省城牛肉是18元1斤,我们这儿买到了30元1斤。”
羽说:“这可是商机哦,你不妨贩点回来,咱们内部消化。”
伟说:“每周带100斤,内部价28,一次就能赚2000元,管你一年的路费了。”
红说:“切,他那么干净的人,让他背着两蛇皮袋的牛肉,不可能。”
潇说:“小心他的腿被打断了,牛肉市场是那么好进入的?东门的蔡撇子那年为搞食品生意,和食品公司干起来,最后闹到政府都没有闹赢。”
伟说:“对,前不久百姓论坛还爆料,西门的一个搞牛肉被不明真相的家伙用刀砍了。”
涛说:“小老子们,咱没想要发这个财,还要留着头吃碗安稳饭。”
大家一阵哄笑,话题就在不知不觉间不知道飘到哪儿去了。
人的意识就像这菜市场不断流动的人口,有时候遇到一个熟人,显得真切起来;有时候就模糊成一片,偶尔的灵感好比是遇见一位衣着鲜艳明亮的倩影,转瞬就消失了,不着一点痕迹,却又在某个不经意间被激活,像烟花一样,一闪而过。
半斤猪肉,斤半蔬菜,半斤云丝,两条鲫鱼,几块豆腐,五只青椒,不行,超30了,赶紧闪人。不知道政府cpi和gdp是怎么统计的,是否也包括菜市场?据说gdp按照每年的7%至9%的速度增长,财政收入也按照13%至18%的比例增长,税收更高,达到21%至24%。可工资呢?它们匹配吗?5年前超市的北大荒大米每袋20斤是32元,现在是62.5元,存在银行的票子怎么就缩水了?也没什么钱可存了。看到的那些光鲜的觥筹交错的饭店,多半是公款消费,或者找人办事而不得已的宴请吧。
一个城市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许就是在菜市场,变化的是不断飞涨的价格,不变的还是日复一日的日子。
-全文完-
▷ 进入林步山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