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习惯了提桶接水的方便生活,但自2010年的天灾使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渐行渐远。
终于,2011年春节过后,村子里的自来水断了。
至今,没有站出来为民分忧的人,因此,一年过去了,自来水的管理问题也少有人问津了。
村民家都忙着掘地挖井,掘得越深越好——“集体有不如自家有”,这是个硬道理。
为了解决自己的洗脸漱口问题,就得像毛主[xi]说的那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幸好,天无绝人之路——只有人绝人之路,村外的一口泉眼,保证了自己一年的基本生活用水。于是,每天午饭后,我习惯了提着个桶溜达一趟,带一桶水归来。我也要感谢学校百米外十字路口边的那户人家的慷慨解囊。因为,当小龙潭的水小到不能舀取,或因洗衣浑浊时,是那户人家的的水井让我满载而归。
但是,今年的干旱似乎比之去年、前年有过之而不及。因为小龙潭彻底地干涸了,泉床在灿烂的阳光下欲哭无泪。这让我胆大妄为地下了个该有气象部门下的结论。这也让我犯难了:我该去哪里装满宿舍里的三只桶呢?
西楚霸王破釜沉舟一战消灭了暴秦主力,历史给人力量。我也要有“陷之死地而后生”的果敢。
这不,下午四点后,我没有课,一同事也没有课,我将要去“寻水”的想法跟他说了,两人一拍即合,马上行动。
一路无阻无挡,顺风推水般到达了目的地。这是村子另一个龙潭,主要的供自来水点,四围筑起约摸两米的高墙,一道铁门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谁知铁门大开,不会是谁有意弄一出“空城计”给我们闯吧?我们小心翼翼地探头往门里偷了一眼,只见一座略见岁月痕迹的抽水房坐镇当中,一棵饱经风霜的、喜逢青春的棠梨树躬擐甲胄横戟而立。但没有人;没人,我就不怕。我们放胆闯了进去。
房角树下,只见一个方形水池,每边大约3米来长,里面装满了清清的泉水,像是一块巨大的碧绿宝砖——好一池清澈的泉水。池底生长的水草清晰可见,一群黑色水虫在水面上嬉戏涂鸦——好一处生命的天堂。一边的壁沿上凿开一个手掌宽度的凹陷槽口,一股手腕大小的水流汩汩向外——好让人觉得可惜。
看着这汪“琼浆玉液”,我多希望能盛来装满我空空的三只桶。
回返路上,我跟同事开玩笑说:“如果,让这潭水‘英雄有用武之地’,那么,也许就不需要那么多井了。”
同事顾左右而言他:“这里的春天有点迟。”他一边说,一边朝沟壑山脊望去。
这就是我们的现实。
-全文完-
▷ 进入古道夕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