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与嫌隙就如雪球一样,总会越滚越大,大到不是在爆发中化解就是在爆发中灭亡。朱标是一个相当忠厚老实,温顺仁慈之人,但就是这样的习惯于逆来顺受之人也忍无可忍,想出手一较高下。
他的对手不是凶恶的敌人,而是深爱自己的父亲。作为与马皇后的第一儿子,朱标从诞生时就得到了父母无尽的宠爱,其父朱元璋得知长子的出世,极度喜悦,虽在率军攻打太平府,仍在当地一座山上刻下了八个大字:“到此山者,不患无嗣”,等他建立大明帝国后,就即赐封为太子,并常相伴其左右,亲力而为,希望他能继承自己的宏图壮志。
但随着朱标的长大成人,他对其父残酷统治及暴力屠杀之念越来越反感,这一天,他的父亲要向他敬重的老师宋濂动手,终使他忍无可忍,在朝堂厉声责问其为什么?面对儿子公然地挑战,朱元璋大怒,不假思索的回应道,等你做了皇帝在说。事后朱元璋冷静下来,觉得这样教育儿子的方式太过粗暴,于是想和儿子再交流一次,他在地上放着一根布满尖刺的棘杖,叫儿子捡起握在手上,朱标尝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还让尖刺扎破了手。此时,朱元璋得意得说道:“杖上有刺你拿不起来吧,等我把这些刺都给去掉,在交给你,你才不会扎破手了。”
朱标愣了一会,他实在想不通这和治国有多大联系,在说天下之刺真的能尽去吗?父皇的残暴屠杀真能建立一个天下无刺的时代吗?他不感认同,坚忍得回应道:“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面对这再次公然地大不敬之言,本就心脏不好的朱元璋气的火冒八丈,再次失去理智,随手拿起椅子朝他掼了过去,朱标落荒而逃,独留下一个伤心无奈的朱元璋,说这句话的是自己最宠爱的儿子,他第一次感到自己是那么的无力。而朱标在这件事后,再也没有回过头来,他开始自暴自弃,在紧张、郁闷甚至惊恐之中失去了做人的信心和欲望,没多久就暴病而亡。
65岁的朱元璋受此打击,身心交瘁,他一心为了儿子,儿子不但不领情,还怨恨于他,他真的是做错了吗?但帝国的命运不容许他质疑自己,为了帝国,为了儿子,他坚忍不拔地完成自己的既定大业,一方面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太子,并继续除荆斩棘,为其承嗣大统扫清道路;另一方面对孙子的教育则更尽责尽力,事事亲力亲为。
有一天,朱允炆可能因心情不好,吃饭没有胃口,责难厨子,不但侮骂了他还打了他二耳光。已经年老体衰的朱元璋得知此事第一时间赶了过来,要孙子向厨子道谦,孙子很感委曲,但在皇帝爷爷的高压之下,只好妥协了。面对仍在耿耿于怀的孙子,朱元璋对他说杀了他好吗?朱允炆倒不忍心说他又没做错什么,怎能杀了他呢。此时的朱元璋才语重心长地教诲孙子道:“他是你身边的人,你不喜欢他要么就杀了他,要么就去喜欢他,最糟的事情就象你这样侮辱了他还把他留在你身边,这样早晚有一天会出事的!”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大业,明初的精英终于一个不剩全都给解决了,杖上的尖刺终于全部去尽了,他认为孙子朱允炆的皇位已十分的安全和牢固,终放心的去了。但外刺除尽还有内刺,在他死后没多久,他的另一个儿子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起兵南下,叔侄相争,把建文帝赶下龙椅,自立为皇帝,天下无刺终是朱元璋内心当中一厢情愿地美梦,而大明帝国也就在这所谓的无刺时代开始风雨飘摇,从诞生之初就进入危局,苦苦强撑。
这个社会,做到天下无刺是永远不可能的,没有刺就会有刀,不愿让刺扎破手,就会让刀锋见血,引发更大的灾难。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也有类似的困惑,他也想获取绝对权力,他也想拥有永恒的权力,但在此问题上他有支持者但同样也有不少反对者,尖刺无所不在无处不有,他如也想天下无刺,那么就必须用刀剑去除荆斩棘,而这就意味着残酷无情的内斗,意味着国家悲剧的诱因。因此,在思绪万千后,华盛顿和他的战友们痛下决心,不设所谓的接班人制度,而把权力先交给国民,任何人要想获取权力,不在凭借前任统治者的培植,而是一切让人民自己去决定,让人民的尖刺随时随地都有扎破你手指的自由,这样的国家才会健康发展!这样的国家对每个人来说才是安全的!
-全文完-
▷ 进入何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