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光明使者 漫步在藏区银线上花开在栅栏外

发表于-2012年02月26日 晚上8:35评论-8条

迎着朝阳出发、踏着星辰归来。在藏区荒无人烟的大山里,留下了他们跋涉的足迹;在高原巍峨的铁塔间,有他们挥洒的汗珠;在闪闪发光的银线上,有他们漫步的身影……

四川西北部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境内的崇山峻岭间,500千伏西木线验收组的线路汉子们,为打通木里河至西昌的水电大通道,电亮藏区,以铁塔银线作伴、与田野青山为伍,经历风餐露宿、送走“一日四季”,奋战在平均海拔3000米的高原上。

何泽忠:带头大哥 

早春二月,500千伏西木线1标段所在的峡谷中,几座90多米高的铁塔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一个个高空勇士的身体随着导线的节奏起伏摇摆着。山坡上,一个高壮的汉子正手持望远镜眺望着他们。他,就是何泽忠,西木线验收负责人。1米85的个头,180多斤的体重,声若洪钟、步履如风,干练果敢,带领着数十名线路汉子忙碌奔波在高原藏区的水电大通道上。 

2011年7月28日,四川超(特)高压运检公司西昌中心成立500千伏西木线筹备验收组。线路四班副班长何泽忠任组长。西木线为木里至西昌500千伏双回输电线路,线路一回长195.768km,二回长195.846km,是木里河水电送出的唯一通道。西昌中心要求在确保人身安全、车辆安全的同时,保证西木线工程合格验收。“一定要高标准验收,让西木线在高海拔区域安全运行。”接到任务那一刻,何泽忠暗暗下定决心。

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何泽忠带领一群线路汉子忍受着藏区恶劣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蚊叮虫咬是家常便饭,风餐露宿也习以为常。他们深入施工现场,与施工单位接洽、沟通,了解线路的走向、通道、地质状况、人文环境、施工难点、交通及巡视便道等情况,足迹踏遍了西木一、二回的6个标段、447基铁塔。 

参与验收的26名线路汉子共分6个小组。1个资料组、1个测量组、4个杆塔检查组,由何泽忠全面主管,同时还兼任测量小组负责人。不仅要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协调沟通,参与现场验收工作,还要担负收集、汇总验收资料数据,安排部署第二天工作任务的重担。常常是迎着朝霞出门、踏着星辰归来,同事们都休息了,他仍在挑灯夜战。

在现场,笔者听到验收组的线路汉子都唤他“大哥”,忍不住问他啥意思?他不以为然地说:“因为我年龄最大的缘故。”旁边的一个年轻线路工接过话头,“就是带头大哥的意思。我们长期出门在外,大哥关心大家、照顾大家,工作又总是抢在前头,弟兄们都打心眼里服他。”何泽忠淡然地微笑着,颇有“带头大哥”的风范。 

刘军:穿越蚂蝗沟 

500千伏西木输电线路山高、路险、坡陡、自然环境很恶劣。除了塌方、泥石流、悬崖、山路,还有一个让人头皮发麻的东西 ——“旱蚂蝗”。

2011年10月15日一大早,验收小组负责人屈强和3名队员前往5标段的n4012号铁塔小号侧工作。临行前,施工方负责人告诉他们,在n4007--n4016区段,有一片背阴的山谷,长满了低矮的松树,常有旱蚂蝗出没,有个施工的小伙子因为穿着暴露,全身上下被咬伤100多处。屈强等人听后不敢马虎,把裤管套在袜子里,衣服下摆塞进裤子,扣好衣服的袖口、领口,带着登山杖,小心翼翼地通过蚂蝗沟,但是仍被旱蚂蝗叮咬得脖颈、腿脚血迹斑斑,留下许多血窟窿

当地人告诉他们,那片山谷是藏区有名的“蚂蝗沟”。因为草木茂盛、阴凉潮湿,生活着数不清的旱蚂蝗,其中有一种花蚂蝗,毒性很大。如果遇到雨天,蚂蝗倾巢而出,漫山遍野乱爬,更是让人心惊肉跳。回到驻地,屈强一边往伤口上搽药,一边给第二天将前往n4012大号侧验收检查的刘军讲诉蚂蝗沟的骇人遭遇。

可是“蚂蝗沟”是前往n4012号铁塔的必经之路。如果绕道,会耽误一天的行程,验收工作可能延期。

怎么办呢?刘军苦苦思索着,上网查找关于旱蚂蝗的资料,没找到什么有效的防旱蚂蝗叮咬的方法。突然,刘军发现网上的一篇文章中介绍:“嗜血的旱蚂蝗生活在草丛、低矮下垂的树枝上,主要通过人体腿脚上有洞眼的织物钻入并吸附在人体的皮肤上。”刘军想,如果在脚到膝盖,旱蚂蝗最容易侵入的地方,缠绕多层没有洞眼的保护膜,旱蚂蝗无法钻进衣物,不就可以防止它叮咬吸血了吗?

刘军立刻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屈强,屈强听后很兴奋,俩人冲到小超市买了几卷保鲜膜回来。第二天,刘军带领3名队员来到蚂蝗沟前,4人拿出保鲜膜,把双脚到膝盖都用保鲜膜结结实实地缠绕起来,然后扎紧袖口和领口,戴好安全帽,扛着工器具,以百米冲刺的速度从蚂蝗沟穿越而过。

离开蚂蝗沟,刘军等人毫发无损。抖落衣裤及保鲜膜上挂着的几十条旱蚂蝗,然后解开保鲜膜,他们又继续前进了。

王正:儿子,爸爸也爱你

4年前,王正从后勤部门转岗到安全责任重的500kv线路运检岗位上。回想起自己的第一次高空走线,王正说:“腿脚都软了。”

在高空走线的汉子,身体系着安全带,两脚各踩着一根导线,一只手扶着旁边的导线。如果没有良好的体能和平衡能力,是不能胜任的。第一次走线,身体下方的深深峡谷,仿佛万丈深渊一般,王正感到自己的心快跳出来了,大脑一片空白,从始至终都没敢向下看。“只盯着脚下的线路。”从铁塔上下来,王正后背的衣服都湿透了。

4年来,王正参与完成了二普三线n35整串绝缘子更换。二普三线n135、n161耐张自爆绝缘子更换。布坡线抗冰抢险等重大艰难的任务。

如今,王正已是一名合格的线路工了。“走线的时候,身体随着导线起伏摆动,感觉如腾云驾雾一般。藏区验收,在线上走比在地面走快多了。”王正笑着说。

2011年10月初,王正加入了西木线验收组,一个多月时间里,行程过半。王正和同事们顺利完成了4、5、6标段的初验收工作。1、2标段是西木线海拔最高、环境最恶劣的标段,“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大风天时,坐在汽车驾驶室内,能清楚地听到飞沙走石“沙沙”作响的声音。在海拔近4000米的地方,空气稀薄,线路汉子们扛着仪器、工器具,一步一喘,常常跋涉3、4个小时,才能到达一基铁塔,工作完毕回到驻地,已是满天星光。

2012年2月初的一天,王正和同事们直到夜晚十点,才满身疲惫地回到小旅馆。正在默然地嚼着简单的晚餐,突然手机提示有消息,打开一看,是上小学的儿子发来的短信:“爸爸,你们那里冷不冷啊?是不是天天都要爬山?什么时候回来啊?记得多穿衣服,不要着凉,路上小心点,回家的时候给我打个电话。您辛苦了,爱您的儿子。”

王正看着儿子的短信,泪水夺眶而出。坐在旁边的刘军拿过手机看了看,叹口气,伸出双手,轻轻地拍打着王正的肩膀,想说什么,却什么都没说出来。一桌人沉默地吃着晚饭。

第二天,王正平静地给儿子发回短信“儿子,爸爸也爱你。”

青山留足迹,碧水印丹心。蓝天白云下,高原的条条银线舞动着线路汉子们心中的责任。藏区的座座铁塔演绎着一群光明使者的亮丽人生。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花开在栅栏外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江水如蓝点评:

我看过有关西藏架线输电的新闻报道,在海拔几千米的崇山峻岭中,要架起一条输电线路,其艰辛的程度非常人能想象得出的。读了你这篇文章,给我的印象更深了。因为你记录到了最具体的经过。进行线路的验收,已经如此的艰辛,那么架设线路更千难万难啊!
文章的构思很好,你选取了何泽忠、刘军、王正这三个典型人物的事迹来展开文章情节,给人富有真情实感。我很欣赏你平时能留意一些文章的素材,而且对这些素材有深切的体会,因而写成的文章很感动人。
你的文字基础很好,句子朴素,明白如话,表达力很强。

文章评论共[8]个
江水如蓝-评论

问候作者,顺送安康!(:160)at:2012年02月26日 晚上9:19

曲径幽通-评论

拜读朋友美文,祝春天快乐!(:012)(:012)at:2012年02月26日 晚上9:35

枫叶六号-评论

敬佩!也让我想起了当年在青藏铁路线上搞勘测的艰苦岁月。问作者好!加油!at:2012年02月26日 晚上11:30

郑佳仪-评论

(:051)(:051)支持朋友大作,拜读问好。at:2012年02月27日 凌晨0:30

花前月下客-评论

拜读佳作,问好,学习!(:012)(:012)(:012)at:2012年02月27日 清晨6:46

绍庆-评论

早上来拜读佳作,祝福心情愉快!(:012)(:012)(:012)at:2012年02月27日 早上8:43

惟一的风灯-评论

向电力天路建设者们致敬。at:2012年02月28日 晚上7:19

文清-评论

聆听春天的声音,愿春风吹来阵阵好运,祝朋友春安!at:2012年02月28日 晚上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