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和低俗是一种格调,顾名思义,高雅在很高的调子上,低俗在很低的调子上。
就文艺节目而言,有人喜欢钢琴、芭蕾、诗朗诵,有人喜欢小品、相声、二人转,而本人,即喜欢前者,又喜欢后者,真的说不出哪个是高雅,哪个是低俗,也无法定义,前者就是阳春白雪,后者就是下里巴人。
交响乐在奏响了nn次之后,还是那首交响乐,而语言类节目,需要不断创新,在网络文化发达的今天,演员在舞台上可以甩给观众的包袱越来越少,所以,语言类节目的创作已经遭遇了瓶颈。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怀念那些曾给他们带来过欢乐的语言类节目。
84年春晚,陈佩斯和朱时茂表演的《吃面条》可以说是小品的鼻祖,陈佩斯一身“俗气”的群众演员装束,吃了一碗又一碗“俗气”的面条,表演诙谐幽默,人们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短小精悍的艺术形式——“小品”。
这是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是个需要娱乐的时代,90年春晚当赵本山与黄小娟携手演出小品《相亲》的时候,喜剧效果又一次在屏幕下沸腾!借用本山小品中的话:那是相当的成功!
成功一次也许是偶然,难得的是将这种成功延续了二十多年,不能不说,赵是草根中的传奇,我们没有看到他舞台下的种种艰辛,只看到他在舞台上的“艺压群芳”,是的,只要舞台上有他,他永远是主角,这荣誉不是政府给的,是老百姓自己给的。
那些年,下到刚会走,上到九十九,除夕夜团团围坐,盼的就是赵的小品,我同事说,看赵的小品就像吃年夜饺子一样重要,可见,赵的幽默已经深入人心。
大年三十,是多么喜庆祥和的气氛啊,如果这时电视台只是播放一些人极力主张的高雅艺术:交响乐,芭蕾,诗朗诵……我相信,全国会有很多人把电视机砸了的!
再一次回味赵的小品,就像好友冰蝶说的,真的没有什么特低俗的东西,有的是讴歌,更多的是讽刺,讽刺社会上一些见怪不怪的腐败现象,其实,作为一个小品,起到寓乐于教的作用已经是不容易了。
为什么要拿鲁迅式幽默取代赵氏幽默呢?在春晚的时候,将鲁迅的孔乙己搬上舞台,你觉得合适吗?中国的这些老农们都看的懂吗?
也许,每个人对高雅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认为拿上一本书,品一杯香茗,再放上一段轻音乐就是高雅,有的人认为,东挪西借的写一些无病呻吟的文字就是高雅,而我认为真正的高雅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就像某些唯美主义者幻想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都栽上幽兰和荷花,我认为在栽幽兰和荷花的同时,也栽上一些苞米和大豆吧,老百姓还是喜欢实惠的,民以食为天!
语言类节目不得不提的——相声,当初也是从街头地摊发展起来的,经老一辈艺术家摸爬滚打才有了兴盛时期,无奈的是,相声在银屏上曾一度被小品取代,这正应了“适者生存”那句话。因为这就是个与时俱进的年代,昨天的流行或许就是今天的残羹。好在,我们今天欣喜的看到相声界已经有了一些新生力量,在努力传承着我们的寄以无限希望的相声艺术!
今天,赵已经走出了春晚,交出了央视春晚小品霸主的地位,把机会留给了后来人,从90年上春晚至今,赵既没有华丽的登场,也没有精彩的谢幕,但不应该忘却,这二十年的笑声穿在一起已是一条浪花飞卷的快乐之河!我相信,没有了赵的小品舞台,将是一个枯燥无味的小品舞台,或许,小品已经走上了一条死亡之路!
至于那些看着外国的月亮圆的人,我说外国总统能做到的,我们的总理温家宝一样能做到,我们的总理看到校车的时候一样会给让路,这点,我深信不移。从八国联军进北京到现在,从抗美援朝到现在,从东亚病夫到现在,我们中国人都坚强的走过来了,我相信,我们还会更坚强的走下去。
你想说的无非就是这样一句话:低素质的人在欣赏低素质的垃圾!这样下去,国将不国!如果你这样忧国忧民,作为一个写手,我有请你执笔,写出来既优雅又幽默的小品作品,让大家雅俗共赏,这样,比批判更能让人接受!
用自己的小资情调去批判大众文艺简直是以卵击石!
-全文完-
▷ 进入欧阳晨曦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