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回家]回家allenczc

发表于-2012年02月23日 下午6:14评论-3条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诗是唐朝诗人贺知章辞去官职,告老还乡时所作的《回乡偶书》其一。跨越千余年历史,那回家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诗人既是记事,更是抒发感慨。离家久了,什么都改变了,唯独没有改变乡音。乡音或许是留在根底里的最初记忆,不会随着时光流逝世事变迁而遗忘。乡音是不是人的“根”呢?

在我的理解里,我们中华民族比其他民族更好寻根问祖。比如家谱,能使一个人了解上溯十几代甚至几十代前的祖先。每到清明、过年等重大节日,祭拜祖先就是一项重要活动。在介绍某个人的时候,我们往往喜欢把其有名的祖先缀在前面。我们也喜欢以自己杰出的祖先为荣,说“我是某某的后代”。家谱,就是寻找根脉,传承家族。根脉又依托居住之地延续。从某种意义上讲,“根”就是家。落叶归根,曾几何时成为先辈们最朴素、最强烈的愿望,代代相传。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家。“家”用英文说就是family。这几天在中央电视台上看到有关family的公益广告,就是“father and mother,i love you”。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家都是爱的港湾,是一个人“启航”与“停泊”之地。 

家的范围很小,为了追求理想的生活,有时候不得不离开家。我最喜欢的是周总理的一首诗,“大江歌罢棹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这首诗是当年周总理高考落榜,东渡日本求学,参加日本春夏两次高考又失利后写下的。离开家,有很多的无奈。

离家的原因有多种,比如战争,征夫怨妇诗反映了古代征夫、怨妇思念亲人的一种题材。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表达了妻子们盼望丈夫回家团聚的思念之情。离家的原因还有赶考、赴任、上学、谋生、投亲、访友等等,不一而足。

离开家的人,异地漂泊,人情冷暖,时常勾起想家的念头。一股浓浓的乡愁袭上心头,久久不能舒怀,凝成一缕情结,夜里看见月亮,不由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爷爷当年是因为战争离家当了兵的。爷爷出生一岁多没了母亲,十岁多没了父亲。家里穷,生活无着落,十四岁顶了家族里富一点的哥哥被抓壮丁。在一次与日军交战中,躺在死人堆里才捡回一条命。解放前一两年,30多岁的爷爷才回家。或许是受尽了苦头,印象中的爷爷很少言语,一脸严肃,对孙辈多是训斥。家,在爷爷的心中或许是残缺的。在受苦受累,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我无从得知爷爷是怎么熬过来的。苦痛与伤痕,想回家或许是爷爷唯一的念头,虽然没有了父母,大哥也去世了。但还有那生活过的家乡。20年的颠沛流离,生离死别,也没有忘记回家。

记不清在哪一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节目背景有一句配词,“阿毛,回家吃饭啰!”这句配词很新颖,很别致,很能勾起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记忆。童年的我们,没有现在的蜗居,也没有电子游戏。父母要干农活,没有太多的时间管我们。特别是收割稻子的时节,父母要在碾场打稻子,用牛拉石磙转圈碾稻子,用扬叉一遍遍翻稻草,用竹扫帚刷碾碎的草叶,再把稻子收拢堆成堆,用风车扬稻谷,扬出夹杂在谷子里的细稻草。我们一大群孩子就聚在一块分两队,在一堆堆的草垛间,学着战争片玩“打仗”的游戏。在太阳落山、炊烟缭绕的时候,山峦间回荡起“阿毛,回家吃饭啰”的声音,连绵不绝,此伏彼起。

在家门前不远处,有一个方圆几十公里的水库。由于地势低平,一部分水域能看得真切。在夕阳染红天际、微风拂面之时,水面浮起粼粼波光,黄牛缓缓从田埂上走过,脖子上的铃铛“咣当咣当”的,不免让人心旌荡漾。小的时候,喜欢站在门前看落日。那时在想,太阳落山之后,明天还会回来吗?天开始变凉、黄叶飘飞时,看到一队队大雁排着“人字形”飞过,在想,它们将飞到哪里,还会飞回来吗?童年的我是幼稚的,不能明白那些。

现在还能想起十几年前第一次离家的情景。那个八月离家到西安上学,第一次出远门,父母怕我在外着凉受冻,塞了一箱子的衣服。天不亮母亲就起床做饭,然后走三十多里路送我到县火车站。那时交通紧张,车厢里连走廊也挤满了人。汽笛响起,隔着玻璃向母亲招手,母亲在站台上迟迟不肯离开。车走过一站又一站,后来连脚站的空间也不够,只有踮起脚尖,一路站到西安。那箱子手柄受不了重压和拥挤,半路就坏了。

来来往往奔波中,体会到了等车的焦灼、坐车的劳顿与回家的温馨,也体会到了异乡的冷暖、漂泊的无奈与不变的乡音。离家、回家,一年一度的,像候鸟。站在异乡的窗前,喜欢看那一弯月亮,想起家乡清晨喜鹊枝头“喳喳”,池塘边知了的欢唱,门前那清脆可口的五月桃,月夜四叔吹起的笛声。想起手执犁耙田里劳作的父亲,煤油灯旁纳千层底布鞋的母亲。还想起过年的时候,妈妈做的新衣服,石磨推的糍粑、汤圆,以及拜年讨财喜用的竹板“棉花闹”。

家拉着一根长长的线,牵引着我们。这次过年回家,带着出生不到一岁的儿子。好动的他,手扶着冰冷的玻璃看着窗外。不认识的老乡时不时逗他笑,他也不怎么怕陌生的环境与陌生的人。习惯了有暖气的房子,回到南方的家,他明显有些不适应,冰冷潮湿,把嫩嫩的脸冻得通红,天天深夜里被冻醒,一个劲儿的啼哭。而回到北方后,这些状况迅速消失。小孩子大概还没有故乡、异乡的概念吧。

又到年关,淅淅沥沥下了几场小雨,还下了一场南方很久没有见到的雪,腊月年的味道感觉比往年浓烈些。空气里飘着艾草、橘子、泥土的香味,也飘着饭菜的清香。年三十,父母早就起床准备丰盛的饭菜。我呢,帮着洗菜、抹桌子。中午,太阳从阴沉的天空探出来,暖洋洋的。吃罢年夜饭,一家人围着电视看春节晚会,其乐融融。远远近近,不时响起“噼里啪啦”的爆竹声。

回家了,有父母在身旁,有兄弟姊妹在身旁,放下繁琐的工作,放松紧绷的神经,安安静静地围在火炉旁,与父母聊着农田的劳作与收成,聊着这一年的喜事乐事……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这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其二。那斗转星移、世事变幻的无奈感受至深。虽然离开家乡只有十多年,而且每年都回家,但这次回家感觉变化很大。多年未见的儿时玩伴、同学已经陌生了;那些比父亲年长的前辈们,经过风霜的洗礼,也已经陌生了。那熟悉的群山还是脉络分明、起伏有致、墨色依然,不同的是依山建起了一幢幢二层小楼,琉璃红瓦,瓷砖墙面,显出了乡村新的变化。

坐在桌前听萨克斯名曲《回家》,曲子悠扬中略带忧伤,使人感觉到一种思乡的情怀。作者凯丽?金为了思念所爱的人,他一直吹这首曲子吹了十年,最后爱的人回到了他身边。

回家,多美好啊。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allenczc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梦海晴空点评:

家是我们温暖的港湾,让我们牢记回家的路,
让家人的关怀永远背在我们肩上,
所有的思乡之情就不会再孤单,
一切都将我们带进美好的回家之旅中。

文章评论共[3]个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晚上好!at:2012年02月23日 晚上9:34

allenczc-回复谢谢文清!只是我写的不够好! at:2012年02月24日 凌晨4:05

绍庆-评论

拜读佳作,问好。祝福天天开心,万事如意。(:012)(:012)(:012)at:2012年02月24日 早上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