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凶”字,词典上的条目很多,大多含有不吉利的意义,如“凶恶”“凶残”“凶险”“凶犯”等。我们海门方言对“凶”字的应用还有一种特定的含义。
常规来讲,如果有人评价某某“这个人凶来喽”,这是说他为人处世失之蛮横,动不动就无理取闹。例如有些人在名利面前斤斤计较,寸步不让,在工作上不愿吃半点亏,常为一己私利与人争执。并且善用一种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的手段攻击对方。这种行为我们海门人叫“嵌眼訾”或“夹说话”,素质更差些的甚至会跳出来破口大骂,一副凶相,酷似外地人的“骂街”,给人以不占便宜不罢休的印象。这是一种不受欢迎的人,让人觉得“蛮来喽”。
有的人在一些原则问题上,善于据理力争,有理不服输;在与人作正当竞争的过程中不甘示弱,以真实水平在较量中取胜;面对社会上的种种邪恶,总会站出来作斗争,反之,面对弱势群体,他决不恃强凌弱。这种“凶人”在社会上属于难能可贵之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涵养和勇气,他们常常受人尊敬,被人赞赏。当然也有人因为方式方法的使用不当,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过犹不及。
“凶”字在人们的概念中总是与软弱相对应的,软弱者即我们海门人所说的“老实头人”,海门方言称之为“酥sú囊囊”,不勇敢的意思。这种与世无争的特点被人视为软弱,这其实是一种偏见,有些人看似“酥囊囊”,却遇事有主见,处事有分寸。“酥囊囊”在某些场合反能体现出一个人修养的积淀和城府的深藏。
在海门,还有一种“凶”的用法,含有夸奖的意思,这是专对于小孩来说的。比如有人称某某人家的小孩“蛮凶咯”,长出来“蛮狠咯”,这种小孩天真活泼,“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平时的言行中透出几分与生俱来的聪明伶俐。人们说他“蛮凶咯”,意思是称赞他蛮聪明的,这其中蕴含了希望他将来成才的一种意念。许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凶点,狠点”,这要看用什么方法来正确引导,切莫让他过分地“凶来喽”,更不能在歪门邪道上呈凶。
我们海门方言里的“凶”字还有一种独特的用法,专门用来表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譬如一些已处耄耋之年的老人,身体还算硬朗,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常常这样说:“伊倒仍然蛮凶”。人们在互相聊天时,间或问起对方的老父老母,“他老人家最近凶伐?”意思是身体还好吗?有些因病卧床不起的老人,后来病情有所好转,家人常对外说“现在凶点特”。这种独特的表述方式曾流行于我们海门的老年人中,现在很少能听到了,已几近消亡。
-全文完-
▷ 进入东洲一道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