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春晴”是洛阳的八大景之一。关于金谷园“石崇斗富”、“绿珠坠楼”的故事,历代文人雅士多有追忆和感怀。相传历史上的金谷园:园内清溪萦回,水声潺潺。方圆几十里内,楼榭亭阁,高下错落,鸟鸣幽村,鱼跃荷塘。园内楼宇,金碧辉煌,宛如宫殿。阳春三月,风和日暖,桃花灼灼,柳丝袅袅,百花含艳,鸟啼鹤鸣,池沼碧波,楼台亭榭,交相映辉,犹如仙山琼阁。郦道元《水经注》谓其“清泉茂树,众果竹柏,药草蔽翳”。唐代诗人刘禹锡诗云: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陀陌上好风吹。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做为洛阳人,遥想当年绮丽的风光,“绛树摇歌扇,金谷舞筵开;罗袖拂归客,留欢醉玉杯”令人陶醉,而“兰堂上客至,绮席清弦抚;自作明君辞,还教绿珠舞”,却让人想起深埋于钢筋水泥丛林下绿珠的芳魂艳骨,心中不胜悲凉。每每提笔,念之早有当今文化散文名家名篇,珠玉在前,便无从下笔。
其实,我和金谷园有一段渊源,我的夫人,正是生长于斯的金谷园人。当朋友介绍我认识她的时候,我就立刻想起“绿珠坠楼”的故事:绿珠是金园主石崇的丫环,精通音律,才貌俱佳,深得石崇的喜爱。后来石崇由名门望族没落为阶下囚,很多纨绔子弟逼迫绿珠出嫁,绿珠守贞殉情,坠楼而亡。诗人杜牧的《金谷园诗》这样写道:
繁花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一个弱质女子,在她心爱的人死后,依然坚守贞操,我虽不赞同,但想想当今社会上的男男女女,海誓山盟、信誓旦旦之言犹在耳侧,转眼间斗转星移、物是人非的所谓感情,不禁感慨万端。尤其是我刚刚经历了失恋的切肤之痛,见到了当时还算楚楚动人的现任夫人后,觉得自己婚姻透了,就是她了!
她是个寡言少语的人,有些沉闷,不过有时也突然说一两句让人啼笑皆非的话。有一次参加她朋友的婚礼,哇!金谷园中出美女呀,看得我目不暇接,终于瞄中一个“绿珠”般的女子。我悄声问她:那是谁家的呀?她悠悠地说:咱家的。什么?咱家的?可不咱家的嘛,管你叫姨父的!我倒!这不成心吗?“咱家”辈份也忒高了(用俺洛阳话说:辈儿咋恁高哩)!让我眼睛失足一回都不成,咱不能为“老”不尊吧。
唐代牛僧孺的传奇小说《周秦行记》中,有一段夜宿太后庙载:“有善笛女子短鬓窄衫具带,貌甚美,太后接坐,令吹笛,顾而谓曰:“此石家绿珠也。”令作诗,绿珠拜谢,作诗云:
此日人非昔日人,笛声空怨赵王伦;红残钿碎花楼下,金谷千年更不春。
好一句“此日人非昔日人”,说醒我这梦中人。嗨,我这人呀,花心!有美在侧,仍心有旁骛,着实该打!古罗马的诗人提布卢斯写道:“怀里搂的是你,心却在为另一个人叹息。”说我呐?还真是呢!
后来,有了孩子,阅世渐深,体味人生,复查资料,方知“绿珠坠楼”的故事另有背景,不完全是山盟海誓那么简单:
坠楼殉情的绿珠却原来是石崇以明珠十斛买来的,而石崇用强取豪夺来的资财,修建了金谷园。每日登高台,俯清流,拥艳藏娇,席丰履厚,饮酒赋诗,逍遥自在,复谱曲编舞以教绿珠,绿珠聪慧灵巧,载歌载舞,恍若天仙下凡,尤以善解人意,曲意承欢,因而使得石崇如醉如痴,在众多姬妾之中,惟独对绿珠特别宠爱。这哪里是什么纯情的故事!
石崇据财色于一身,不知自重,竟与皇亲国戚竞奢斗富。《世说新语》上载:晋武帝司马炎的舅舅王恺拿武帝赏赐的二尺高珊瑚树,向石崇炫耀,石崇却用铁如意击碎了。王恺又惋惜,又愤恨,而石崇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
另一段故事就更加不堪了:石崇每次邀请客人宴会,“常令美人行酒”,客人如果有饮酒不尽者,就使“黄门立斩美人”。有一次大将军王敦应邀赴宴,每次敬酒都故意不饮“以观其变",以至于连续杀了三个美人,而这位大将军却无动于衷,“颜色如故,尚不肯饮”,有人劝他,他却说什么“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这个王敦,也很有意思,他与武帝司马炎之女舞阳公主成亲,一日去厕所,见厕内有一装饰华丽的漆箱,打开一看,里面装有干枣。王敦不由感叹:到底是帝王之家,连解手都有果子吃。于是,他将箱中的枣子一扫而光。未曾想,此事让婢女讥笑一番。原来厕内所置干枣,不为食用,而是用来塞鼻的。王敦不明此理,结果遭人耻笑。而人家石崇就不是这样,人家上厕所时,光伺候的婢女就不下十几,每“方便”一次,还要换一件衣服(此则见《晋书·刘实传》)。
我看这石崇真是在找死!后来他和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潘岳一同谋反,起因就是潘岳原来的门下孙秀(潘岳恨他狡黠无行,动辄加以鞭笞)成为皇帝身边红人后,要夺绿珠。孙秀带领大队人马将金谷园团团围住时。石崇正在崇绮楼上与绿珠开怀畅饮,忽闻缇骑到门,料知大事不妙,便对绿珠说:“我今天为你获罪了,为之奈何?”绿珠涕泣道:“妾当效死君前,不令贼人得逞!”言罢,朝栏干下踊身一跃。
绿珠含泪舞,孙秀强相邀;一跃坠王楼,花钿无人收。
石崇慌忙拦阻,仅捡破一片衣裙而已,再看楼下已经是血肉模糊,不忍卒睹矣!唐左司朗中乔知之《绿珠篇》有诗云:
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此日可怜无复比,此时可爱得人情。
君家闺阁未曾难,尝持歌舞使人看;富贵雄豪非分理,骄矜势力横相干。
辞君去君终不忍,徒劳掩面伤红粉;百年离别在高楼,一旦红颜为君尽。
今日之金谷园在洛阳火车站附近,名为“金谷新村”。因城市扩建,成为都市里的村庄,昔日繁华皆成一梦,一排排碉堡式的楼房矗立在那儿,虽整齐划一,却不伦不类,念及往昔,让我心有戚戚焉。金谷村民皆因征地而骤富,因无地且无一技之长,多凭出租房屋为生,整日搓麻,无所事事。
历任村委会主任,均于任后暴富,村民每念及此,不愿投票选举,村委会遂决定,前来投票者,发款拾元,不是贿选,只是要村民参加投票。我的夫人欣欣然前往。我大泼冷水:打的去呗,一来一回正好拾块,还免费坐车观看洛阳新景。
悲哀啊,于一百多年前就践行民主的国父孙中山地下有知,该作何想?
让我用葬于洛阳龙门香山的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洛中春感》用为本篇的结束吧:
莫悲金谷园中月,莫叹天津桥上春;若学多情寻往事,人间何处不伤神。
本文已被编辑[一剑霜寒十四州]于2004-11-25 14:57:16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hugomyson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