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留恋一个地方,不需要多大的理由,某条街的某家店也可以成为留下来的理由——泉州篇
没想到,一间小小的奶茶店会成为我写福建游的开篇。
泉州是个前沿的都市,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必定有各色各样的奶茶店。和表弟随意走进一家店里,店名很别扭,是呷豪饮还是豪呷饮,记不住了。老板来自台湾,说话腔调很搞笑,每一句话的最后都会冒出“哦”字的尾音,很有韵味,听着舒服,店里的几位女孩子“呵呵”的浅笑,她们大概是第一次碰到这样有趣的人。
店面很小,装修得也别致,合上玻璃门街面上的喧嚣就都被挡在了外面,店里没有播放音乐,很安静,灯光打得很亮却不觉得刺眼,感觉不到一丝浮躁。坐在高高的竹藤椅上可以看到吧台上的一切,一簇鲜红的玫瑰恰到好处的摆放在角落里,露出半边脸,夜,变得狂野。
师傅极力推荐芒果冰,切芒果的左手很精致,像是弹钢琴的手,落刀轻轻地,芒果皮被削成细细的长长的一条线,中间也不见断层,从头到尾连接着,果肉整齐摆放在案台上。师傅胖乎乎的身子看似一个挺粗糙的人,没想到却可以做出如此精致的事情来,不觉间对这家店又多了一分喜欢,而顺带,也对钢化玻璃外的泉州城多了一丝留恋,这或许是人们说的爱屋及乌吧。
“来杯芒果冰,怎么样,小伙?”
“不了,给我杯柠檬水,就可以了。”因为某个人,我不愿去碰跟芒果有关的事物,在这样的一座城里,在这样的一个夜里,不想再徒添伤感了。柠檬,淡淡的青酸,丝丝清凉沁入心房,可以让我清醒。陌生的泉州城,还是需要清醒的头脑去观察它,洛阳桥上的落日让我看到古城温情的一面,小小的店,让我领略到古城狂野的夜。
想着想着竟不自觉的笑了,抬起头看到师傅左右晃动的身子,想起了守桥的石像,也是胖胖的身子,威严的神态中透出一丁点玩世不恭。或许,这也是泉州城的一种特性吧,可以一边古朴一边前沿,可以一边吐旧一边纳新,繁华而不浮华。喧嚣与宁静不过一街之隔,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他们说,在厦门要邂逅一场爱情,所以我一直想在泉州要邂逅什么,走在繁华而古朴的街道上才恍然大悟,邂逅一种生活,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我们静静的走着,点上一根烟,东街头走到西街尾,油柏路走到青石板街,一边是灯火辉煌,一边是灯火阑珊,东街的时钟与西街的紫云屏遥相呼应,以致给了我一种错觉,结庐在东街,而西街无车马喧。入世在东,出世在西,出与入,决定在于那个不起眼的街口。
手指间的缕缕青烟,熏出一身烟味,脑海里闪出《白之秋华》小轩与杨之华的两次对话,一是,你身上有烟味,那是革命的味道;一是,你身上有烟味,那是爱情的味道。我身上有烟味,这是生活的味道,似柠檬,微微的,淡淡的,泛出一小会儿酸。一轮明月不知什么时候挂在了西街转角开元寺的古塔上,狠狠地抽完最后一口烟,朝明月缓吐青烟,塔上月在青烟里晃动,月光变成波纹,一圈荡着一圈,荡到了心口,撞得胸膛砰砰作响。我想,大概是醉了,醉在这泉州的夜里。
夜,就这样一直睡着吧,且慢醒来,且慢醒来。
浪一退,我捡起一块石头放在随身的衣兜里,于是,它离开了碧海蓝天,随我来到着烦躁的尘世里——莆田篇
我喜欢石头,到一个地方会随意捡起一块石头带回家,或是在路边,或是在田野里,又或者,在莆田的湄洲岛。我固执地认为岛上的石头是有灵性的,因为它们陪伴着妈祖,不管普通或别致,随手捡起一块放在兜里,让它陪我去尘世里闯荡。踏上湄洲岛的那一刻,心中只有敬畏,不求福,不求富,只求在她跟前虔诚走过,洗涤心灵,除去浮躁,回归纯真。
湄洲祖庙是世界各地妈祖庙的祖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妈祖庙都不能超过它,足以显示它的地位是如何的尊荣。经过千百年的分灵传播,妈祖成为了一尊跨越国界的世界神祗。导游说妈祖很灵验,不妨求一下。同来的人听此一说,纷纷虔诚叩拜,焚香里的世界看起来是那么的漂浮不定,但在这一俯一拜间人们才能找到真实的自己。
等了好久都不见他们从天后宫里出来,自己便四处走走,走到了钟鼓楼旁。钟鼓楼呈左右对峙,楼阁式,红墙绿瓦,壮观大气。以前,老爸的宿舍后面紧挨着水月庵,庵里人暮鼓晨钟的生活,成了我少有的几次留宿醒来后欣赏的场景,自小就钟情于潺潺的铜钟声以及咚咚的牛皮鼓声。每逢节日,钟鼓楼上钟鼓齐鸣,声震海洋,透过它们,妈祖向岛上的人们传递着她的声音,也向远方的人们传递着幸福,让这个浮躁的尘世安分了些许。庙里的钟鼓声是世上最好听的梵音,圆木轻推,涛声朗朗,人多了份清醒;鼓捶轻挥,追赶落日余晖,幽声藏山坳,心弦轻拨,虽苦劳作也可收获一笑,足矣!
正沉思在自己的世界里,表弟过来招呼一起到朝天阁后面的山上去观瞻妈祖石雕像。据说石雕巨像是为纪念妈祖羽化升天一千周年而建的,共用365块花岗石雕成,寓意妈祖一年365天都在保佑人们平安吉祥。妈祖石雕像共有两尊,一尊在这头,另一尊模样完全相同的石雕像在海的对面,屹立在台湾北港朝天宫。两岸妈祖石雕像端庄慈祥,手执玉如意,为了心中那个共同的愿望,遥遥相望。我静静地站着,凝望着慈祥的妈祖。找不出一个词来描述这一刻的心情,一切喧嚣热闹都与我无关,天地间剩下我一人,风轻轻的吹,掠过脸颊,像母亲轻抚孩儿,温暖一丝一丝渐渐增加。嗅觉与听觉变得灵敏,竟可以嗅到空气中的清香,大概是香炉里焚出的香混在空气中随风而来的缘故吧。也许还真的是错觉,望向那一湾水天相接的海水,茫茫一线煞是迷离,看不到翻滚的浪花,似乎能听见微微的翻浪声。这是制高点,在这儿听到浪声那是不可能的事,我把这归根于感官的错觉,但,这错觉,很美,很美。
海子的诗一直不为我喜欢,但在此时还是想到了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们说这是幸福的时刻。确实,能在妈祖的身边看着大海,感受天与地的气息,欣赏湄洲湾的美丽风景,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离开的时侯到了,我站在轮渡的甲板上,挥手与它作别,心中默默地念叨着:待到花开春暖时,我再来看大海,再来看一看妈祖。只是,不知是何时的春暖花开。
所以,带走一块石头,算是了却我的一丝念想。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戏子的一生都在演绎众生的故事,或悲或喜,或苦或甜——厦门篇
来厦门已经是第二次了,这一次走的线路没有上次的丰富,只游览了同安影视城,参观了战地观光团。顺带去了厦门科技馆,这个点纯属是哄哄小孩子们开心,让它们玩乐而外加的。
走进同安影视城的石牌门,看到缩小了的天安门城楼,虽没有原版的气势磅礴但依然显得大气。登上城楼,心跳得猛烈,平静不下来,很想放声大喊,以释放激动的情绪。到北京一游是我的梦想,却因诸多方面的原因到目前还没得成行,这小城门算是了了我的心愿,不是真的也权且当作是真的。城门后是一个广场,立着世博园上的中国馆,这当然也是模型的,向前走去是太和殿,也就是民间所说的金銮殿,落落大方的呈现在眼前。再外里走就是最有味道的老北京民居风情的明清街,分布了仿北京内著名的三十几家老字号店铺、大小四合院。青砖黑瓦,商铺林立,当铺、酒肆、清水池堂、绸缎庄应有尽有,让人有亲临老北京的感觉。
明清街上有一处四合院,那是导游必带去参观的。这处四合院很普通,建筑结构上也毫无独特之处,却因为住过一个人——厦门“老赖”而变得特别。门口指示牌上“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头目赖昌星曾居住过的四合院”一行字看着是那么的刺眼,如果时光能倒退几百年,或许他能成为一世枭雄,成就一番霸业,可惜,他走的不是正道。
一番参观之后,能留下深刻感受的东西并不多,只记得朝不大的院门往里望,能瞧见用玻璃罩罩着“红运当头”四个字苍劲有力的镶嵌在墙壁上。在他的意念中,玫瑰红能给他带来好运,于是便有了“红楼”——厦门远华的“销魂宫”。我莫名的想到黄阅的《折子戏》,戏子的一生是他人的一生,他人的众生是戏子的一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旦净末丑,演绎自己也演绎他人,小小的戏台就是大大的人生舞台。
因为赶着去大嶝镇,影视城蜻蜓点水般的匆匆游览而过。一阵小酣之后便到达英雄三岛战地观光园——“八?二三”厦金炮战发生地。
五十三年前的那个黄昏,3万多发炮弹猛轰金门,震惊全世界,为了祖国统一不得已而为之。往事如烟,昔日的前沿阵地,如今旧貌换新颜,园内建有“八?二三炮阵地遗址”、“战地坑道”、“军事武器陈列馆”等旅游观光项目,彰显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军民上下一条心,天下焉能不服?
前线炮兵指挥所,摆放着布满锈迹的空弹壳,多年前,当它们轰出炮筒的那一刻是那么的气势汹汹,飞火流光朝着同一个方向奔去,向世界发出有力的怒吼,消灭一切魑魅魍魉。往里走是战地军事坑道,坑道内壁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路看不清楚,脚下有震动的摇晃板,耳边响起轰轰炮声,我们摸索着前进,小心翼翼探出每一步,这都是模拟当年战争的真实场景。一米八高的坑道我不敢伸直身子走,稍微猫着,总是莫名的害怕,或许是出于对黑暗的恐惧,出于对于战争的厌恶。
出得坑道来,是一座小型雷达站,站内装着一长喇叭,延伸的白墙一边粉刷“一衣带水”,一边粉刷“一国两制”,顶上也粉刷“盼望统一”,不言而喻,一切都是为了一统。雷达站向前走几步,一块用水泥浇铸的低矮平台上横卧这一个大大的喇叭,在平台上还刻有“世界最大军事广播喇叭”的字样。看了简介才知道这个喇叭最大直径2.86米,长4.74米,有效传送声音距离可达12公里。在两岸军事对峙时期,通过它朝对岸喊话,发挥着钢铁炮弹难以发挥的 “攻心”作用。现在的大喇叭还播放着当年喊话的录音,但属于它的时代早已过去,如今的它成为供人合影留念的旅游景点。
坑道依旧在,未闻炮声来。金门往事已,两岸一家亲。一场场烽火大戏在岁月里缓缓落下大红幔布,演员谢了幕,报幕员退了场,观众也散了,都散了。
旅程再精彩也有挥手告别的时候,三天两夜的福建游我收获了很多,感悟了很多。再见了,迷人泉州;再见了,神奇莆田;再见了,峥嵘厦门;感谢你,多彩福建。
-全文完-
▷ 进入顾泊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