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爆竹声声贺佳节 驱魔避邪图吉利净莲飘香

发表于-2012年02月10日 上午11:29评论-2条

中国是鞭炮的故乡,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各个历史时期,鞭炮的叫法不同,称谓从“爆竹”、“爆竿”、“炮仗”、“编炮”一直到“鞭炮”。先人起初发明鞭炮是想用它来驱魔避邪,送瘟神。这个传统也延续到今。同时,在传统节日诸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还有婚礼、各类庆典、庙会活动等场合几乎都会燃放鞭炮,又是一种喜庆的表示。 

古人焚竹发声,名曰“爆竹”。《通俗编俳优》说:“古时爆竹,皆为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爆竹的原意在于惊惮和驱逐恶鬼。追溯爆竹的起源,就会了解古代人最先燃放爆竹的本意并非是为了喜庆。在《荆楚岁时记》中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意思是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这说明燃放爆竹的习俗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信仰色彩。据《神异经》云:“西方山中有人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以竹着火中,哔哔有声,而山魈惊惮”。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然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这里所说的动物,名叫“山魈”。古人说其可令人寒热,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魈,即驱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民间还流传有放爆竹的来历传说:相传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一直深居海底,在除夕的时候就会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大家都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直到有一年除夕,大家像往常一样逃离村庄的时候,有位白发老人留了下来。当“年”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一阵爆竹声,“年”混身颤栗,再也不敢进村了。然后那位白发老人身披红袍出现在“年”的面前,“年”竟然仓惶而逃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以后,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最后转变成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相传,装硝制作爆竹的是唐代的花炮祖师李畋。 

话说当年,唐太宗误助魏征斩杀犯了天条的八河都总管泾河龙王,罪龙的阴魂怪罪李世民,扰的李世民坐卧不安,夜夜不得安宁。因此只得派大将秦叔宝、尉迟恭守护在唐太宗的寝宫外,才算平安无事。但是,夜夜要守护,实在苦了秦叔宝和尉迟恭。正在为难之际,有个叫李畋的人想出一个办法:用小竹筒内装些硝磺,点燃爆响,真是山叫谷鸣,鬼怪邪魅全都吓跑了。这样一来,鬼怪邪魅是吓跑了,可是爆竹发出大声,仍然使唐太宗不能安寝。又有人想出办法,将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恭的画像贴在李世民的寝宫门上,一镇鬼怪邪魅。所以,秦叔宝、尉迟恭后来就成了门神。李畋除用爆竹守护李世民的寝宫外,他还用爆竹驱岚散瘴。因为当时唐朝征战频繁,疫病盛行,贫民遭殃。李畋使用这个办法后,果然灵验。所以,爆竹被广泛应用于辟邪驱瘴了。 

后来,由于火药的发明,人们用纸造的筒子代替了竹子,并用麻茎把炮竹编成串,称为“编炮”,因声音清脆如鞭响,也叫“鞭炮”。 宋代的《东京梦华录》中,已有除夕时开封府街头出售鞭炮的记载。 

到了今天,人们在欢庆的时候,都有燃放鞭炮的习惯。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净莲飘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梦海晴空点评:

爆竹声声除旧岁,有趣生动的传说为我们的除夕佳节带来了美好的憧憬。
文章介绍的过年习俗及故事,让我们对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文章评论共[2]个
梦海晴空-评论

(:011)问好作者,欣赏了,期待首发作品。at:2012年02月10日 中午1:04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春天到了,让云捎去满心的祝福,愿你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春天!at:2012年02月10日 晚上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