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读庄子:化鲲为鹏 逍遥自在净莲飘香

发表于-2012年02月10日 上午11:28评论-4条

当有一种美,高远空灵之美,会让我们无所适从,让我们感到卑微。“山阴d**上,目不暇接”,面临天赐美景,我们就能体验到我们感官的有限的心智的渺小。

在先秦诸子中,就其著作所讨论的范围和深度而言.真能称得上有思想高度著作的,除了《老子),也只有《庄子》了。《庄子》首篇《逍遥游》云:“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鱼,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正是用如此充满想象力和张力描写鲲在海底深蓄厚养,才获得鹏的自在高举。庄子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唱深深的打动着我们、征服着我们。 

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手足无措,心绪纷飞。这位“天仙才子”幻化有方,意出尘外,怪话连篇,奇峰迭出。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造化钟神秀”,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黄馘”的高人身上啊! 

在先秦诸子如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士人中,庄子是很独特的一位。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另一说河南省商丘市东北)人。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道家思想的继承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但庄子的经历和思想境界太令人捉摸不透:一会儿是尖锐无比的人生解剖师;一会儿又是沉湎往事的诗人;一会儿濮水上的泛舟闲钓者;一会儿又是土屋编制草鞋的穷汉。他时而去远游,时而安坐家中洋洋洒洒地记录着他的思想,同时他又行踪不定。我们可以对孔子的行踪了如指掌,孟子、韩非子也一样,我们知道他们在哪里求学,然后又在哪里求用,我们知道去什么地方找他们或等他们。但对庄子,我们只有张皇四顾,不知道他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从江湖上传来的他的消息总是云遮雾障,且他是一个充满去意的人,谁知道他什么时候像老子一样一去渺然呢……

无为而无不为,无用而无所不用。这是老庄学说的精髓。树的故事在《庄子》里面讲得特别多,不光在《逍遥游》中,在后面的《人间世》庄子还在讲。他说我出门去看到了有一棵栎树,这棵树被这个地方人奉为社神,已经是棵神树了。这树有多大啊。他的话一说很夸张,他说几千头牛在这个树底下乘凉,那树阴都遮得过来。有那么大。他说这个大树有好几百丈粗。然后有多高呢?就是看上去多少丈不生枝子。那个树枝都在几丈之上,这树大吧。但是立于当涂,没有一个木匠愿意砍它,这是为什么呢?木匠就说了,这种木叫做散木,就是长得太大了,所以这个树它就不紧实,木质非常浮散。用木匠内行人的话来说呢?就这样一棵树要是做船,那船很快就沉;要是做房梁,那个房梁很快就朽;要是做门板,那个门很快就会散;做器物,这个器物很快就会折,所以这样一个东西,它做什么都不行。

那么在《人间世》中,说了令人深思的一句话。他说梦见这个木头来跟人对话“喂喂喂,你白天胡说什么,你说我是一棵没用的树,如果我有用的话,不就早给你们砍掉了吗?我哪能活到今天啊?”这个散木说:“你看我这么一棵大树,由于我什么都做不了,所以我在这儿就被奉为社神了。那么如果我要是一棵有用的树呢?这大树说你觉得我该羡慕谁?我应该羡慕那些瓜果梨桃那些果木吗?那是大家最认为有用之材,每年硕果累累,大家对它赞不绝口。然后这棵栎树说,你看它大枝子全都被撅断了,小枝子也全都被拉弯了,那上面结的果实,年年一熟人们就来剥夺它。所以它年年生命都要付出很多,它都要受伤害。这么折腾它能不早死吗?它说你看我就不用早死啊。”

是的,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大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 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一轮孤月之下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在其位,谋其政;君子之仕,行其义也。”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杠杆天下,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距庄子约七百多年前渭水边上同样发生过这样的一幕:八十多岁的姜太公用直钩钓鱼,用意却在钓文王。他成功了。而比姜太公年轻得多的庄子(他死时也大约只有六十来岁),此时也是在江边垂钓。

这是一个有趣的情景:一边是濮水边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的庄周先生,一边是身负楚王使命,恭敬不怠、颠沛以之的两大夫。两边谁更能享受生命的真乐趣?庄周们一定能掂出各级官僚们“威福”的分量,而大小官僚们永远不可能理解庄周们的“闲福”对真正人生的意义,有关对“自由”的价值评价。

庄子此时面临着双重诱惑:他的前面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以及水中从容不迫的游鱼;他的背后则是楚国的相位——楚威王要把境内的国事交给他了。大概楚威王也知道庄子的脾气,所以用了一个“累”字,只是庄子要不要这种“累”?多少人在这种累赘中,体味到权力给人的充实感、成就感?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庄子持竿不顾。好一个“不顾”!庄子的心怀大鹏之志,却又不想被俗世的权势束缚。如果他学许由,他该跳进濮水洗洗他干皱的耳朵了。庄子就是庄子。只是“持竿不顾”。

他只问了两位衣着锦绣的大夫一个似乎毫不相关的问题:楚国水田里的乌龟,它们是愿意到楚王那里,让楚王用精致的竹箱装着它,用丝绸的巾饰覆盖它,珍藏在宗庙里,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 

二位大夫此时倒很有一点正常人的心智,回答说:“宁愿拖着尾巴在泥水中活着。”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你们走吧! 我也是这样选择的。

这则记载在《秋水》篇中的故事,不知会让多少人暗自惭愧汗颜。这是由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滋养出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

庄子不愿做官,宁愿穷困一生,以换来他的“逍遥游”的大自在。看看常常在茅屋前编织草鞋时的庄子,神情枯淡、不疾不徐。但我们相信他此时的精神正在那九万里的高空,青天在背,人世在俯。他是江湖上人,他就从水中孕育出那超越尘埃的大鸟,横空绝世,惊世骇俗,逍遥而游的大鹏在九万里高空独来独往,那种俯视人生之态势,莫之夭淤之洒脱,那份孤独与骄傲,确实让儒家所蝇营狗苟的功名利禄黯然失色。 

一部《庄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世事的勘破和对人类的悲悯! 庄子所讲的道理,给人的感觉往往是超常规、反世俗的。在他老人家那里,取法自然,便是大智慧;清静无为,乃得大自在。“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绝圣弃知,大盗乃止”。什么唐尧虞舜之仁、夏桀商纣之暴,统统于事无补;什么经邦济世之道、待人处事之礼,在在无端添乱。面对混混乱世,庄子有他冷酷犀利的一面,更有温柔宽仁的一面。对人世间的种种荒唐与罪恶,他自知不能用书生的秃笔来与之叫阵。他不像孔子,周游列国劝化君王复以周礼,但屡遭冷遇,无功而返。他采取的是继承老子的“无为”之学,冷眼睿智的逍遥游于世外。

庄子似是无情,实则慈悲;貌似狂傲,其实睿智!……他的理智十分清醒,如鹏举云上,呼风唤雨,豪气十足而又机敏无比;他的心灵十分纯粹,如山涧流水,润泽万物,怜悯四溢。对庄子这种崇高的心境和超常的智慧,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净莲飘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梦海晴空点评:

《庄子》一部惊世骇俗的世作,它留给我们的是无穷无尽的财富及探索不完的人生哲理。
文章从庄子的思想境界及人生经历出发,为我们详细地解说了《庄子》之所以留芳万世的原因,
令我们对这部书再次产生敬佩之间情,条理分明,清晰可见的分析令人佩服作者对作品的理解之透彻。

文章评论共[4]个
梦海晴空-评论

(:001)条理分明,清晰可见的分析令人佩服作者对作品的理解之透彻。欣赏问好!at:2012年02月10日 中午1:05

净莲飘香-回复谢谢赏评,问好! at:2012年02月13日 上午10:36

文清-评论

夜静了,来看望朋友,晚安,好梦!at:2012年02月10日 晚上11:45

净莲飘香-回复谢谢文清,问好! at:2012年02月13日 上午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