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伴随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应运而生,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随着人们对精神层次的提高与追求,人们更注重修身养性和强身健体。
中国是茶的故乡、发源地,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说茶的最早发现与利用,是从药用开始的。“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晋张华《博物志》也同样有“饮真荼,令人少眠”的说法。陶弘景《杂录》中所说“茗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君服之”。现代科学研究证实,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份;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具有一定的药理功效。
茶,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是名副其实的健康之饮。中国有“客来敬茶”的习俗。历代王朝无论从平民阶层的大碗茶,到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细斟慢酌地品茗和功夫茶。少则三五亲朋好友相聚,多则婚宴喜庆上的饮茶,提炼的是一种精神;喝的是一种氛围,一种品位,展示的是对人生的一种态度,品茶如品人生。
我曾路过一个小集镇上开的“茶馆”, 茶场子也挺大,里面座无虚席,一片喧哗热闹场景,颇有老舍小说《茶馆》里所描述的那种古朴、典雅风味。茶馆里瓜子、花生、点心及各种小吃应有尽有。开茶馆的是一位年已六旬开外、身材高大而魁梧的老汉,说话声如洪钟般响亮,顾客大都以中老年人居多。在农村唯有他们最消闲,最爱喝这种大碗茶,喝着感觉爽快舒心。若来这里喝茶,你会觉得这里的农民如茶一般质朴。我随坐下即兴喝了一碗,从碗盏上面浮动的茶叶精华,似乎能一眼射穿碗底般表里如一。我方懂得品茶如品人的道理。
“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荼为茶)在我小时候长辈们连“荈”这种粗劣的茶都舍不得买。那时,各家的生活水平异常艰难,终日里饥不裹腹,哪有闲情逸致到茶馆里去喝茶。在天降第一场霜时,长辈们用被单铺在桑树下,等待桑树叶子落下来,然后把桑叶收集、积攒起来揉搓自行晒干或用文火烘干,以备饮用。桑叶名曰:“神仙草”, 长辈们把自制的桑叶茶当宝贝似的赠予亲朋好友,怡然自乐。我也曾饮用过,开始觉得有点苦涩,后来越喝越觉得清芳苦涩中微透着甘甜。
如果说“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是普通的尘世之乐,那么“赌书消得泼茶香”便是读书人另类的情趣了。
记得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俩都喜好读书藏书,李清照的记忆力特强,所以每次饭后一起烹茶的时候,就用比赛的方式决定饮茶先后,一人问某典故是出自哪本书哪一卷的第几页第几行?对方答中先喝,而赢者往往由于太过开心,反而将茶水洒了一身。读书本已是雅事,而相知相惜的二人更是在日常中用“赌书”增添生活情趣,即使不慎将茶泼了,仍然兴致不减,余下满身清香,可看出李清照赵明诚夫妇之间美满的爱情和高雅的生活情趣。“赌书泼茶”的典故成为流传至今的千古佳话。从此,使茶又延伸到一个“读书的境界”。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此联最早出自元代李德载的一首小曲《蒙山顶上春光早》。全文都充满了对品茗饮茶的推崇之情,是圣洁、高雅的象征,它代表着最好品质、最高境界的茶中极品。
一盏茶心,虽平淡至极,于平淡之中体味生活的乐趣,方能醒悟:原来生活如此之静美,尘世的喧嚣与纷争只不过是过眼烟云。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需细嚼慢品方能品出个中滋味。我从当初喝茶、品茶到今日说茶,这其间跨越了几十年的光阴,尽管岁月蹉跎,时光流逝,而杯中这盏茶的滋味依然唇齿留芳,越品味越浓。
另附元代李德载曲一首《蒙山顶上春光早》:
蒙山顶上春光早,
扬子江心水味高。
陶家学士更风骚,
应笑倒,
销金帐,饮羊羔。
注:文中部分资料摘自百度。
-全文完-
▷ 进入曲径幽通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