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认为,周敦颐笔下的莲是最美的,此莲一开,群花失色。
再有人写莲,印象都不深刻。特别是那句“出淤泥而不染”,被渲染到了极致,成就了一种“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让人又愁又恨的美。我愁此生不能为莲,一池清水就能沐浴一生的萌动与绽放,我恨此生不能为莲,因为我脚踩淤泥下,却不能纤尘不染。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就是连在一起开出去十里八里的,也绝不牵牵绊绊,一棵棵笔挺的耸立在那里,那种凛凛然的时间空间之外的悠远,愈远,愈清,愈香。
正可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啊,独自落寞在烟雨江南的小桥流水里,独自落寞在翠堤春晓的荷塘月色里。不牵绊,却又顺序井然,春天羞涩,夏天繁茂,秋天无惧,冬天执着。莲的一生是天真、热情 、团结、不屈的轮回。
到底何为莲,何为荷?是我一直不能分清的问题。百度这样解答:莲花既是荷花,荷花既是莲花。而睡莲与莲花是不同的。最容易识别的方法是莲花的叶片表面有绒毛,且成叶会挺出水面,叶片为盾形、没有缺口;睡莲的叶片表面油油亮亮,成叶不会挺出水面,而是漂在水面上,叶片为椭圆形,而且v字缺口。 荷花多是举出水面而开,而睡莲多是贴在水面而开。
喜欢七月池塘里的莲,“濯清涟而不妖”,大朵的花瓣渐次第的由粉到白,或是整片的雪白,或是整片的粉紫,有些许微风送过,还能闻到幽幽的远香。这样的画面,总能让我流连忘返。那盘旋在上空的蜻蜓,那舞动在荷心的蝴蝶都那么让人羡慕。如若在此时许我一叶轻舟,让我轻漾在藕花深处,或许我一间茅舍,让我栖息于杨柳岸边,守望这一脉温婉的人间水华,心想,此生就这样了吧。
喜欢十月里的残荷,是从一幅国画开始的。没有了往日的繁荣,却多了一份生命的凝重。每一笔浅墨都是一句生命的追问。花期终有时,有繁盛,必有凋零。十月的荷,花凋零,生命却没有凋零。我又闻到了淡淡的莲子之香!在无可逆转的轮回里,总有一种姿态,让我欲罢不能,百转千回!
有很多名家都喜欢画荷,画荷的风韵,荷的骨骼。还有醉卧在红尘中的那一池清水。闻悉,我最喜欢的一位名家,把最珍爱的一幅名为《清艳》的荷花图进行了拍卖,所得款项全部捐给了慈善事业,我仿佛也成为了一个画家,一朵荷花的轮廓正在我心中晕染成画。有幸,在一缕春风里却嗅到了夏日荷花的味道!
爱莲,不是因为姿色,而是因为敬!
-全文完-
▷ 进入欧阳晨曦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