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来对张爱玲的作品并不感兴趣,我读张爱玲完全是因为我的女儿。女儿从小就喜欢读小说,上五年级时就把《红楼梦》读完了,枕边总是放着一部《红楼梦》,没事就翻翻,把《红楼梦》里复杂的人物关系搞得一清二楚,我有时记不起来谁是谁家的丫头了,问她,她都能说明白。女儿上到初中,就成了张迷,又把张爱玲的作品翻过来倒过去地研究,那时候她已到了青春期,开始有了反叛的意识,对于老师、家长所说的道理根本听不进去,每天放学跟一个父母离异的女孩子去逛街,逛够了天黑了才回家。为了理解女儿,为了能和她对话,我开始读张爱玲。才读了《沉香屑》、《倾城之恋》、《金锁记》等几篇,就感到张爱玲的作品太消极,有一种很不健康的东西,不适合十几岁的初中生看,我以为我找到了女儿反叛的根源,就把自己对张爱玲的看法对她谈了,女儿对我的观点嗤之以鼻,我因为没有对张爱玲做透彻的研究,说不过她,因此也就放弃了和女儿的对话,也放弃了张爱玲。后来我迷上了写小说,写出来的东西给女儿看,女儿已经大学毕业了,诚恳地提出了许多意见,而且动不动就拿我的东西和张爱玲比,其时张爱玲在大陆已经被炒得很热了,有人说张爱玲的成就超过鲁迅,不仅张迷这样说,有的研究现代文学的专家也这样说,于是我又捡起了张爱玲,一边看一边和女儿讨论,我说:“我还是不喜欢张爱玲,我总觉得她的作品有股小家子气,属于那种小女人作品,大概只有女孩子会喜欢这样的作品。”女儿作为不折不扣的张迷,自然不能同意我的观点,我说完之后,女儿说:“咦——?咦——?咦——?”一连三个咦问得我有点心虚,于是又把张爱玲翻开,打算对张爱玲做一番彻底的研究,看看张迷们究竟在迷什么,张爱玲的作品究竟好在哪里。这一次我把张爱玲的主要作品全部读了,终于对张爱玲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因为是沉下心来读,读完之后的感觉当然和前两次大不一样,可以用胡兰成初见张爱玲时的感觉来形容,就是一种惊艳的感觉,而且觉得“惊亦不是那样的惊,艳亦不是那样的艳。”
张爱玲写人物的确很传神,三两笔就能把人物活灵活现地勾勒出来,她笔下的人物比较丰满,有深度,有立体感,尤其在写女性方面,能准确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近现代小说家没几个能与其比肩的。这方面鲁迅大概确实比不过张爱玲,鲁迅的成就主要在杂文方面,在他的思想深度,小说的成就并不高,他的小说也有点像他的杂文,总是在试图表达某种思想或对社会的解剖和批判,例如《祥林嫂》、例如《药》,仔细读来更多的是哲理而不是故事,不大像小说。张爱玲或许没有这些框框,所以她的小说不受什么理论限制,不是从概念出发,从理论出发,因此写出来的是活生生的人。
虽说张作在细节上、技巧上细腻无比,但终究缺乏对中国社会的总体认识,因此写出来的东西难免带有小家子气。她的生活圈子很小,加上性格孤僻,很难与人打交道,所以她的东西只能是反映她的生活圈子里的东西,而从她的作品来看,这个圈子又是以一个腐朽没落的家庭为核心的,所以她笔下的人物往往都是些心理不健康的、灰色的人物,张迷们最推崇的《金锁记》是写一个心理变态的妇人,《倾城之恋》则是写一个寡妇主动献身去给人做二n的故事,而《沉香屑(第一炉香)》则是反映一个富豪遗孀的糜烂生活,这三篇作品称得上是张爱玲的代表作。应当承认,尽管作品反映的是社会的一些阴暗角落,但这些阴暗角落也是社会的一部分,也是对社会的一种折射,而且写得相当生动,但是从这些作品中也透露出一股腐朽、霉烂的气息。张作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人物和故事,这些作品是张作的主流部分,也是反映她的成就和水平的部分,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张爱玲的生活圈子就那么大,接触的人就那么多。她创作的高峰期(1943年到五十年代初)正是中国处于水深火热的时代,对这个时代,张爱玲显然缺乏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而沉浸在自己的生活小圈子里。那个时代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民族资本家,抗日的军民、国共两党的将士,他们是怎样生活的,怎样认识这个世界的,她似乎并不关心。当然,我们应当感谢张爱玲,把大家都没有看到的那些角落给我们记录了下来。但是也为她感到遗憾,为什么没有去写那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此来比较,她就没法和鲁迅比了,鲁迅关心的永远是家国天下,历史未来。所以,我以为把张爱玲和鲁迅相提并论是不合适的。
当然张爱玲也有写工人、农民的作品,也有人像我一样批评过张爱玲,说她小家子气,没有长篇巨著,我倒不认为大家必须要有长篇巨著,鲁迅也没有,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的伟大。但是张迷们反驳说,有啊,有《赤地之恋》,有《秧歌》,但是我要说,这些作品虽然篇幅很长,但不是她的代表作,而且,这些作品明显地缺乏生活,生编硬造的痕迹十分明显,和张的前期作品没法比,也可以说毫无价值。我并不是因为有人说这是反共作品而否定它,时隔六十年,我们完全可以抛开政治因素,客观地评价这些作品,的确没有什么艺术价值。张爱玲的另一部长篇《半生缘》是改写一位外国作家的作品,显然是为了糊口或者挣稿费,完全体现不出张的个人风格,而且,原作本身水平也一般。
总的来说,张爱玲的作品是消极的、颓废的、病态的,看了之后不能给人一点向上的力量,文学作品自然有供人欣赏的作用,但是其社会功用更是不容忽视的,如果一部作品不能给人一点积极的东西,那么要它有什么用呢?从这个意义上说,张作的价值要大打折扣。
张爱玲的小说对她的人格也有很大影响,她的晚年几乎是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中度过的,害怕和任何人接触,死后多日都无人知道,性格与其小说中的某些人物极其相似。这种性格在她年轻时就已经形成了,到晚年发展到了极端状态。不知是她的性格创造了这些小说,还是这些小说影响了她的性格,从这个角度说,张作的确不适合青少年看,我知道有很多女孩子迷上张爱玲之后,在心理上也受到了她的影响。可惜当年没有搞清楚,也没能说服女儿,否则我也许当时就把她从张迷的队伍里瓦解出来了。
如今张爱玲已经被张迷们捧上了天,我这样说,张迷们会骂死我的,但是怎么看就怎么说,让他们骂吧。
-全文完-
▷ 进入窗前的枣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