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窗抹去了,帘内的黄昏。
这句诗,第一次读到的时候,在江西,元宵节的晚上。学校正月十六正式上课,坐火车穿越城市的外省学子,每年都没有过元宵的福。我还算好的,回家过年的时候把返程票买好,逃脱了回学校没有票或站票的命运,而我有票早一天回学校,要面对的,是寂寥廖的商业街、空荡荡的走廊、静寂寂的宿舍、昏昏欲睡的灯光。
在外面过中秋,元宵,或别的节日,对我来说其实已司空见惯,看城市的繁华,闻喜气的烟花,听窗外的嬉闹,我再也熟悉不过,但是那一次,元宵节,一个人坐在宿舍里看书,窗外烟花此起彼伏地响着,光亮明明灭灭地一闪一闪照着窗和墙,我心里突兀的忽然就涌闪过一丝一丝凄凉。热闹的是别人,安静的是我,欢庆的是外界,寂寞的是我,红彤彤被照亮的一片天,像远方故乡的灯火,熊熊燃烧,却不为我!
其实我不是怨天尤人的人,也不是心里不衡喜好抱不平的人,但是天边被烟花照红的那一抹亮,元宵节的那个夜晚,我听着夜的脚步,寂寞就那样被活活地点亮!一整个夜晚我就那样睁着双眼看黑暗到天明,脑海沉沉昏昏欲睡却总没有安稳地进入梦境,像是无数次午夜里梦见父母离开自己,吓一身冷汗哇哇哭醒之后,心无比清楚!那时候我想,有一天,我要做放烟花的人,绝不躲在房间里听烟花燃烧,亲手去做和亲眼证实,想必比那些传到耳边的声音,更让心里踏实。但是,距离那次听烟花燃放已经三年,我依然还是没有亲手放一放的冲动,每次烟花嘹亮,绚烂一空的光彩怎么看,都像极了三年前那份孤寂,而烟花的燃放,时至今日我依然还是觉得,绚烂的光亮,如流浪的脚步,声声寥落得刻骨!
这是中国人都有的通病吧?因战争而流浪的中国人,灯光亮起的时候,常感觉自己是被遗弃在一切的灯火之外。烟花燃放的时候,觉得自己离家离幸福和温暖,依然还是有那么一段很长的距离!……
别说我怪异,也别说我小气,每当卸下包袱赶回家,回定了回家的日期却总因这样那样的事耽搁的时候,我还是会听着烟花就凄凉,也冷不丁地就想起江西之夜读到的“帘内的黄昏”。我是一个恋家的人,恋家是因为家里有为我付出所有的亲人,想回却回不来或想多留却留不下的时候,那些欢喜燃放的烟花于我,像是一次一次的告别,而家里“帘内的黄昏”,好像有意无意地又被我抛弃或将我抛弃。
这感觉,内心深处,烟花一放,我忽然就觉得自己又要走了,又要远了,奔波一生,走走停停,凄凄惶惶从十二岁就开始。
其实我真正看见烟花绚烂一空,是在县里读高中的时候,那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离家。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寝室,陌生的同学,夏天一滑就入了冬。雪花纷飞的黄昏,下课之后居然有人放烟花庆祝雪白世界的到来。最令我费解的,是高中临结束的时候,和我一届的那个男生对着女生宿舍楼,在球场上放着两百元买来的烟花,边放边大声对楼下的女生告白。
“告白声声,我妹能听否?夜朦胧,情觅巢归处!”
从走廊上转身的时候我在笔记本写下这句话,然后笑笑,就又埋头诵经书。
看过用玫瑰示爱的告白,烟花还是第一次。那时候我也听见身边有一些友情爱情混杂的声音一直关于自己在回响,我也知道自己要的不是如烟花般灿烂辉煌的表达,可是我更知道我要不起也奢望不了,包括今日!
我心里有一个壳,很重,很重,关于这样也关于其他!而我知道自己要做的,依然是埋着头高昂胸口,大踏步地前进前进再前进!
烟花给我的记忆,像是女人的一张脸,热热闹闹、哭哭笑笑、漂漂亮亮,都寂寞,女人一生的得失,也像烟花的绽放,瞬息绚烂,瞬息没落!我是不喜欢放烟花的,听着,看着,也就热闹着……
-全文完-
▷ 进入用手走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