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一部工人的传奇故事窗前的枣树

发表于-2012年01月16日 晚上9:52评论-4条

初看《工人》这个题目,觉得是一部十分严肃的小说,一定又是关于王铁人、时传祥等英雄劳模的老套故事,打开书一看才知道,它和以往关于工人的文学作品完全不同,作者所表现的不是那种先入为主的概念化的东西,而是从活生生的生活出发讲述工人的真实故事。可以说《工人》这部小说完全颠覆了以往人们关于工人的概念,也颠覆了文学作品一贯的表现工人生活的手法。读起来引人入胜,不忍罢手,非要一口气读完不可。

作品首先从母亲被抱养写起,母亲这个人物本身就富有传奇色彩,沈家三个太太姨太太都只生女孩不生男孩,沈老爷按照高人指点抱养了“我母亲”,给她取名叫带子。带子到沈家一年,果然给沈家带来一个男孩。带子的命运一波三折,六岁多回到自己家里,住了不到半年,因为家里养不起又被送回了沈家,被沈老爷带到了山东。这个七岁的小女孩今后的命运将会如何?人们不由自主地就要跟着作者一起去探究一番。在沈家做使女挨打受骂的遭遇使带子不能不考虑自己将来的生活怎么办,她不甘心沈老爷和命运为她作出的安排,十二岁就主动提出要嫁给小羊倌,让人感到惊讶,看起来似乎不合逻辑,但又在情理之中,或许十二岁的孩子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爱情,但这一惊人举动却表现出带子不屈服于命运,要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寻找自己的幸福的不屈的抗争精神。后来由于始终无法取得沈老爷的同意,一咬牙跟着小石匠(原来的小羊倌)私奔了。小石匠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结婚以后两人怎么生活?由此引出了带子一生的辗转奔波的生活。在命运的驱使下,为了生活,母亲三进北京,父亲三闯关东,从北京到山东,从山东到到东北,然后又从北京到大西北参加三线建设,中间经历了无数波澜曲折,最后终老在黄土高原上。死后多年,儿女们才把他们的骸骨(火化之后)送回山东老家。这样跌宕起伏的生活经历,真可称得上一部古今传奇,给读者造成一个又一个悬念,让人不忍罢读。

小石匠的一生也充满了传奇色彩,当了几年羊倌又去学徒,为了谋生还开过几天饭馆,他的一生经历了日伪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和解放以后三个时代,从给人当牛做马,到成为受人尊重的工人阶级,经过比较,决心跟着共[chan*]党毛主[xi]走,去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他曾亲手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刻下了毛主[xi]的题词,认为自己的血液已经和共[chan*]党、和这个国家融在了一起,退休前又参加了三线建设,他对党、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但是没有料到晚年竟然会亲眼看着儿女们一个个下岗,丢掉了饭碗,在内心充满痛苦的疑问中离开了人世。

小说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要数赵尔丹。这个心直口快的老红军战士十五岁就参加了革命,曾多次受伤,屡立战功,但是在辽沈战役中,错杀了一百多名俘虏,因为害怕上级查下来会枪毙他,开了小差跑来当工人。解放后,违反俘虏政策的事不了了之,他又当上了保卫科长。有一次,他听说曾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公司经理朱铁和老工人牛春来的妻子李秀娥乱搞男女关系,就偷偷地侦查朱铁和李秀娥的行踪,把两个人堵在了被窝里。朱铁企图逃跑,赵尔丹一枪把他撂倒了。从此组织上再也不敢用他了,又下去当工人,一当当了一辈子。赵尔丹嫉恶如仇,但是对待工友和战友却是一片赤诚。文革中,朱铁被造反派揪斗,差点没被打死,还是赵尔丹把他救出来送进了医院。退休以后,朱铁才真正感觉到赵尔丹对他的关心和爱护。

我们过去所了解的工人阶级,是形象高大的十分纯洁的一个群体,看了《工人》才知道,工人也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既有鲁润德和柱子这样老实巴交的工人、牛春来这样的劳动模范、赵尔丹这样的老红军,也有王连升、白景云这样的旧社会过来的把头、三姑娘这样的妓女和各种形形色色的人物。小说对白景云这个人物的描写也同样充满传奇色彩。从传统的意义上说,白景云算是个反派角色,这个家伙好吃懒做、油嘴滑舌,在农村不好好劳动,不好好学手艺,跟着人去了关东,靠巴结日本人当上了把头,欺压工人、放高利贷、帮助日本人查找罢工的带头人,干尽了坏事。最后被工人们抓住把柄,作为经济犯送进了日本人的监狱,随后又被日本人送到煤矿上做苦力,几乎惨死在矿上,是鲁润德和工友们救了他的命。日本投降的时候,他趁着新旧政权交替的的混乱,和一个日本女人同居了,后来这个女人要回日本,白景云趁机霸占了她的财产。白景云拿了日本女人的钱肆意挥霍,有一次在富春楼和人斗富,想会会富春楼的头牌妓女三姑娘,非但没有会成,反而被一伙强人盯上了。这伙强人榨光了他的钱财,白景云又成了身无分文的无产者。他又开始打鲁润德房子的主意,企图霸占鲁润德给闯关东的人们落脚用的三间房子,被工友们痛打了一顿。白景云走投无路,回了山东老家。

白景云是个典型的流氓无产者,家乡土改给他定的成分是雇农,是土改的依靠对象,可是白景云却借用手中的权力在土改中多吃所占,给自己多分浮财,还当上了民兵排长。他没文化、不讲政策,在土改中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地主白景林定成了恶霸地主,致使白景林冤死;还乡团回来之后他又出卖了八个村干部,让还乡团把他们活埋了。他既害怕还乡团杀他,又怕共[chan*]党抓他,再次逃到了东北。解放了,白景云再想靠投机取巧活着已经不行了,这才了老老实实当了工人。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他还上窜下跳地整别人,不料东窗事发,被公安部门逮捕了。

妓女出身的刘淑贤的生活道路也不平坦,从旧社会富春楼的头牌妓女,到彻头彻尾的劳动人民,她的改造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痛苦的过程,最终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劳动人民,她的生命也走到了终点。

新一代工人的生活同样充满了传奇色彩,例如姐姐,从小品学兼优,曾三次获得北京市中学生金质奖章,文革前夕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北京航空学校。就在这时,父亲带着五个未成年的弟弟妹妹去了西北,姐姐不放心,背着父母退了学来到了甘肃大川。起初她是被分在医院当护士,可是在省城培训回来之后被几个干部子女挤了出来,让她下去当工人。才当了不到三年工人,还没出徒,军管组要选拔和培养青年干部,让她担任一车间900吨屋顶整体吊装的总指挥。对于刚满20岁的姐姐来说,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是躲在背后支持她的总工程师马国栋、技术员梁晓川还有父亲这样的一批老工人帮助她完成了整体吊装的指挥任务,但是军管组要树立一个年轻女干部的典型,其他人物只能躲在背后,功劳全部归在了姐姐头上。接着,姐姐便坐直升飞机一般被提升为革委会副主任。姐姐当了革委会副主任,父母亲都认为不是什么好事。果真,过了不久,已经有四个孩子离了婚的军代表杨怀恩开始追求她,追求不成,便把她打回原形,姐姐又回去当工人去了。后来姐姐又回到了领导岗位,从工程队支部书记,到公司副书记、书记、经理。这一次不再是那种违背常理的蹿升,而是她一步步努力的结果。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这位工人们以百分之九十九的选票选出来的经理,刚一上任就成了光杆司令;这位整天忙着向一线工人催要管理费、设备费的大权在握的经理,自己却常常拿不到工资;最后这位工人们选出来的经理又被工人们自己告倒了,调到大公司去当纪委副书记。当了纪委副书记以后,为查一桩重大案件又被莫名其妙地免了职,直到退休也没有得到彻底平反。

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前后呼应,十分引人入胜,例如父亲亲自参加了人民大会堂的建设,曾幻想有一天能坐在里面,亲儿聆听一下毛主[xi]的声音,但是一直到死这一愿望也没有得到满足。有一次,他自己到天安门广场,恰好碰上大会堂的围栏打开了没人管,边走到大会堂墙根下,试图找出哪一块石头是他自己凿的,不料却被解放军战士当作破坏大会堂的嫌疑犯抓起来交给了大会堂保卫部门。小说的前半部写了父亲亲手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刻下了毛主[xi]的题词,结尾处又写到第二代第三代建筑工人参加了鸟巢和水立方的建设,在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同一经度上接过了父亲手中的锤子、錾子,成为新一代建设者。这种呼应让人有一种历史的纵深感,使人一下子联想起父亲当年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人民大会堂的情景,想起父亲在那个风雪交加的早晨挑着担子去闯关东,进而想起母亲当年坐着马车离开北京,想起三线建设的种种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至此,一部建筑工人史有如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一副一副展现在我们眼前,让人百感交集。鲁育山(小说中的我)站在中轴线上感慨万端地道出了工人阶级的伟大情怀:“不管我们经历了多少苦难,不管我们的日子过得有多么艰难,不管我们心中有多少不平,我依然热爱着自己的国家,希望她强大、繁荣,希望有一天,她的人民都能过上父亲期望的好日子。”

小说中还有一位看似无足轻重的人物在结尾处又意外地出场了,这就是沈家的少爷沈剑平。沈剑平的出场既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也让人们回想起更为久远的历史时代。他的出现交代了马国栋和锦华出走的结局,这个结局既在人们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沈剑平对母亲的评价也是全书主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小说的最后一章《建设者》看起来似乎有点脱离主题,在建筑工人的正规军旁边,突然冒出一个农民工来。实际上这正是作者要提请人们关注的。弟弟下岗十七年后,有了养老保险,二哥被提前释放了,改革的阵痛已经初步过去,但是工人们的生活状况依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善,新一代工人阶级——农民工的生活依然悲苦不堪,他们才是目前最需要的关注的对象。

长歌当哭。尽管《工人》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但是总的来说,工人们的生活状况,依然是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故事读起来是沉重的,惟其沉重才更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所以在小说的结尾,安排了鲁家四兄弟迁坟的情景,大哥的安魂曲在告诉我们,为使死者安宁,生者幸福,请不要忘记工人阶级。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窗前的枣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静月清荷点评:

所述详尽,看后等同于阅读了原文,能如作者这般用心的读者目前已经不多了,静月佩服!

文章评论共[4]个
窗前的枣树-评论

我才注意到,原来你和 文清女士都是网站的编辑,这真让我有点受宠若惊了,我曾尝试过几次网上写作,都不成功,使我对网络写作很没信心,这次似乎有点找到家的感觉,短短几天时间,就得到了何音先生、文清女士、孜一(我猜也是女士)和您的肯定,给了我极大的信心,我准备在这里安家了,和你们做长久的朋友。同时也代我向其他三位编辑表示感谢!at:2012年01月17日 凌晨1:16

静月清荷-回复兄长的文字厚重遒劲,静月十分叹服.在此希望兄长在这里玩得开心(昨晚审稿结束,留言时电脑当机,心里十分的遗憾,今日一早补上,还好,没错过一个好作者_) at:2012年01月17日 清晨7:52

吴钩无语-评论

窗前的枣树,原来就是原创小说《工人》的作者,娓娓说来,煞是“动看”。如今创作这类主流题材很不容易,尤其是在网络上。吴钩无语在此顶一个!at:2012年01月17日 上午10:31

窗前的枣树-回复无语兄真是知音了。谢谢你! at:2012年01月18日 晚上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