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在公路上狂奔,路边的树木急速地向后倒退着生怕阻碍了我们的视线。到了到了,前面已隐隐看见永年古城的巍峨雄姿,耸立在瑟冷冬阳的余晖里,是那样的沉稳与寂寥。
永年古城,位于邯郸市东北20公里的永年县广府镇。是历代郡,府,州,,县驻地。春秋时称曲梁,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隋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窦建德曾在此创建大夏国。他拥兵坐镇,奖励农桑,固守一方。基于战略上的考虑,他曾下令对此城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整,使它具备了城池的功能。四门筑有城楼,四角建有角楼,并有垛墙876个,极具特别的是在四门之外尚建有瓮城相守,地道的关防深锁,使整个城防变得易守难攻,固若金汤。原来的土城为六里十三步,至元朝时增为九里十三步,相当于4.5公里,明嘉靖二十一年,知府陈俎调集九县民工,历时十三年,将土城改砌为砖城,城墙高12米、宽8米。现存的永年古城,墙高10米,宽8米,除城楼、角楼等建筑已毁外,墙体及护城河等基本保存完好。
汽车驶过护城河上的狐形拱桥,穿过城门停在了瓮城之内。何谓瓮城?就是在头道城门与二道城门之间隔离出来的,一个形象像个大瓮的一段空城。进城的人与车马必定要通过它才能进得城去,是一块战时用来诱敌深入其中,而后集而歼之的伏击之地。有一条成语叫做“瓮中捉鳖”,它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我伫立在城楼之上眺望,城内屋宇栉比,街道纵横。错落而起伏的屋顶上,青灰色的瓦棱之间写意着历史的沧桑,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远去的,战火硝烟中的故事。隋未时期,风烟四起。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十八路反王群雄逐鹿。大夏王窦建德于此筑城定都,自号大夏。大有领袖群雄,掌乾握坤之势,终成中国历史长河中一道不朽的风景。
看城外,护城河水在静静地漱流,似乎有说不尽的话语要给我们讲。但从护城河的脸上,我们却看不出它内心涌动、奔腾着的情感。它把一切一切的哀怨与诉求,希冀与期盼,全都深埋在心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独自承受。城与河,唇齿相依,它们各自都在静静地听着对方的诉说:千百年来,蔽日的狼烟,熏黑了古城的历史,让它显得深邃而幽远。无情的战火,炙烤得古城,失去了亮丽的容颜,使它显得古朴而凝重。护城河水是它流淌不息的泪水,终日以泪洗面也忘不掉灾难给它带来的伤害,它只能是无言以对,默默地忍受这一切,任时光的梳子,梳理它难以言说的痛伤。
看夕阳晚霞映照在永年古城身上,猎猎战旗在夕阳里闪烁着血红的光。我似乎读懂了古城,读懂了护城河。千年不变的情怀,当是我们毎一个人一生中难得的追求与向往!闲说千秋历史,淡看人生未来。漫步在永年古城,不由我遐思满怀,信口吟道:“功名岂能千秋在?风流唱尽终是衰。护城外河水无言语,巍峨城楼安在哉?”
在城西南五里之处的大堤内,有毛遂墓。据传说,永年是毛遂的封地。毛遂——战国时期,他是赵国平原君赵胜的门客之一。公元前290年,平原君奉命出使楚国联楚抗秦,毛遂自荐请往。他自信地对平原君说:“不是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而是你尚未将我装于囊中。倘若早把我装于囊中,我的才华就象锥子那样,早已脱颖而出地露出来了。”平原君便带其一同出使楚国。在谈判中毛遂抽剑出鞘,逼近楚王,说以利害,楚王无言以对,应允合纵抗秦。平原君说:“毛先生的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亦是成语“毛遂自荐”的由来。
一言及此,我倒是产生了要在这里认真地学一学“毛遂自荐”精神的想法,为《鄱阳湖文学》刊物的生存与发展,在地域文化的挖掘与再创造方面,挺身而出,勇于担当,敢于实践,倾尽自己的心力不后退。也决不会顾忌流言,惧畏暗箭而退缩。
夕阳终于收敛了它的光辉,躲在了地平线的后面。雾霭从四处的原野上升了上来。我站在城外,看苍凉的暮色中古城巍然耸屹,城楼上的灯火明灭若星光闪烁,冷冷地注视着脚下的护城河水无言流淌,益发地显得是那么庄严而凝重。给我留下了默然中深臧淡定,庄严里未掩谦恭,凝重中蕴含灵动的深刻印像。永年古城,它好像是在暗中告诉我什么,给我今后的路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
汽车驶离了古城,我不禁回头远望。再见了永年,再见了古城!等我们再次相约时,我必定带上《鄱阳湖文学》一起来看你。今以此篇算作是此次邯郸之行的结语吧,请朋友们见谅!
-全文完-
▷ 进入明然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