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在上小学时的作文,就学着描绘自己的故乡;不外乎:青岛三面环海,一面靠山,冬暖夏凉;有优良的港口,碧树蓝天,有发达的纺织业和橡胶业云云。
上世纪六十年代前期,经济开始好转,也能吃上饱饭了。那时我才十五六岁,就去了山东海滨小城市威海,学习机械制造,记得第一次过年回家,心情非常激动,离启程还有好几天,就不脱衣服、不脱鞋睡觉了,好像随时就要回家一样,等到几天后回到家,几天没脱鞋,脚都有点烂了;现在想想,实在可笑,也说明游子回家的心情是多么迫切、强烈。
毕业后,分配到一个离家千里交通不便的小县城,这个县城属于黄泛区,没什么地方特产,农民生活比较贫困,记得当时一个农民一天的工分是八分钱,生产队连牲畜也没有,耕地时十几号人拉犁,种的粮食也不够吃。好在我们是工厂,每月有不到三十元的工资;当时全国各地分配来的大、中专学生,多达五六十人,这么多年轻人聚在一起,非常欢乐,也就忘记了离乡之苦,反认他乡是故乡了。随着时间推移,不少学生调走了,有的也就成了家;在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青岛籍的学生想调回青岛,实在比登天还难,随着年龄的增长,调动无望,我们几个“剩男”也都成了大龄青年,“踏著沉重的脚步 归乡路是那么漫长”,正好有了心仪的人,也就把想回青岛的念头暂时放了下来,顺理成章的成了家,并有了儿子。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青岛成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需要大量人才,又燃起了我回青岛的梦;当年费翔的一曲《故乡的云》,深深打动了我:“天边飘过故乡的云 ,它不停的向我召唤 。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 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 ;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 ;”在妹妹的帮助下,我终于如愿以偿的调回了青岛开发区,虽说和市区隔了一道海,但回家的路不再漫长。自古以来,人们就崇尚“衣锦还乡”,当官了或者发达了,不回故乡就像是穿新衣走夜路,没人看得见。其实发达、不发达的人都想回故乡,只是历史记载都是成功了的人回故乡情景。发达了的人回故乡,莫过于汉高祖刘邦回故乡,《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这段记载流传千古,另外还有汉光武帝回乡的记载。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那时收入都很低,省吃俭用的一点钱,又花在路费上;我回到青岛时,基本没什么积蓄,用两手空空来形容,并不过分,回家的喜悦,掩盖了“我已是满怀疲惫,眼里是酸楚的泪”;“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抹去创痕;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 ;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抚平创伤 。”这歌词对我是多么的贴切,“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这正是自己的写照,费翔的这段歌,曾多次让我心酸。
古今中外,思乡之情人皆有之,无论走到天涯海角。 中学课文鲁迅的《故乡》一文,曾经熟读,文中闰土、豆腐西施的形象刻画,入木三分,在脑海浮现多年;而我等的“故乡”一类文章,只是回忆一下往事而已。这里借用鲁迅《故乡》的结尾: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012-1-11
-全文完-
▷ 进入鲁公青夫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