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盲记度东洲一道泉

发表于-2012年01月11日 中午12:57评论-4条

“盲记度”

“盲记度”是我们海门人表示健忘的一种土话,是人人都有的一种生理现象。对此,年轻人可以用粗枝大叶来搪塞,而老年人不行,必须承认,随着年龄的增长,“盲记度”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人愈老,健忘的次数就愈多,不然怎么会有“好记性不如懒笔头”的经验之谈呢?

有人因为忘了带钥匙而不能进门,忘了携雨具而被突然淋雨,这是生活中常有的事,人们是见怪不怪的。纵然有这种情况发生,人们也只是作为一时的教训而很快地淡忘,因为这种健忘尚不至于产生严重后果,不会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大不了被人说一声“前勿记后”“勿长记性”。但有一种“盲记度”是需要人们高度警惕的,如果因为在家里忘了关煤气灶、电热毯或者在单位忘了制度而违规操作导致事故的发生,那可是人命关天的事情。而在有些人的眼里,这还算不得什么,一些贪官,为了几万元的额外进账,可以置千万财产的损失于不顾;一些黑心的煤矿老板为了加紧敛财,可以视生命如草芥。鲜活的生命和用血汗积累起来的国家财产因为于己无关,可以坦然地让其自生自灭,什么党性人性、道德责任早已置之度外,说忘记就忘记了。此类事甚多,我们已经耳熟能详,无须举例说明了。

世上有那么一种人,什么事情都可以忘记,上班时间可以因为忙于家务而忘记,上级下达的任务可以在酒酣耳热时忘记,社会赋予的责任可以在权衡功利得失时忘记,但对于金钱的算计,对于人与人之间利用价值的甄别,对于怎样沟通待用的人脉关系却是一点也不含糊,而且表现得十分地在行。买官卖官有一般人摸不着的专用通道,找工作或者升迁有让普通人“拎勿清”的潜规则,这些在他们是一清二楚的,决无“盲记度”之虞。《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曾经感叹:“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不知是他经历了“蓬牖茅椽,绳床瓦灶”的生活以后所生发的感慨,还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嘲讽。

明太祖朱元璋惩治贪官的措施不可谓不严厉,他对贪官一概严惩不贷,但照样有人前赴后继,一个堂堂的皇帝也无奈地喟叹:“何以朝杀而暮犯?”可见人们“盲记度”有多么的严重。他老人家岂能不知,但凡是利欲熏心的人,一旦面对功利,就利令智昏,色迷心窍,哪里还能记得“后果很严重”。

健忘,常常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又在突然醒悟之间发现,而在顿悟之时,机会已失,时间已晚。一些贪官在东窗事发以后,每每有悔恨的眼泪流出,痛定思痛的表白似乎发自肺腑。然而,后悔药是治不了“盲记度”的,只有像叮嘱小孩那样时时地叮嘱自己:“神像祝祝好,勿要呒得灵性!”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东洲一道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谭水寒推荐:谭水寒
☆ 编辑点评 ☆
谭水寒点评:

健忘,常常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又在突然醒悟之间发现,而在顿悟之时,机会已失,时间已晚。
自然的衰老而患“盲记度”是必然;社会一些制度的患“盲记度”触目惊心。愿人在社会的良知上少患点“盲记度”  欣赏。

文章评论共[4]个
绍庆-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晚上好,祝福朋友明天更快乐!(:012)(:012)(:012)at:2012年01月11日 下午5:40

东洲一道泉-回复谢谢来访,问好朋友! at:2012年01月12日 早上9:42

谭水寒-评论

欣赏佳作,问好泉兄。(:012)(:012)(:012)at:2012年01月11日 晚上9:14

东洲一道泉-回复谢谢谭老师推荐,问好! at:2012年01月12日 早上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