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沙漠奇观---鸣沙山苍梧客

发表于-2004年11月17日 中午12:30评论-1条

甘肃敦煌举世闻名,这里有世界最古老的艺术长廊莫高窟,有万里长城最西端的丝绸之路嘉峪关,然而更让人称奇的还是素有“塞外风光之一绝”的鸣沙山。

前年夏天,我们有幸到西部参加了文化部文化产业协会举办的丝绸之路文化开发战略研讨活动,沿着古丝绸之路进行了实地考察。沿途慕名游览了向往已久的沙漠奇观,领略了鸣沙山那神奇独具魅力的风姿。

鸣沙山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城南5公里。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在漫长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里,这里曾是中西文化名流荟萃之地。由于彼此之间的取精用宏,相互交融,从而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敦煌文化”,为人类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产。

这里不仅有举世闻名的文物宝库莫高窟,还有大漠孤烟、古道驼铃、清泉绿洲等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其中鸣沙山和月牙泉风景名胜区,就是敦煌众多自然景观的佼佼者。

这里鸣沙清泉共处,妙造天成,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鸣沙山以沙动成响而得名,它由流沙聚积而成,沙分红、黄、绿、白、黑五色。东汉称沙角山,俗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沙山起伏,东西逶迤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沙垅相衔,盘桓回环。沙随足落,头一天刚爬过山,到第二天沙山又恢复了原来平整光滑的模样。此种景观实属世界罕见。沙山山峰陡峭、势如刀刃,在天气晴朗时从山顶下滑,发出隆隆鸣响,会有丝竹管弦之音,故取名鸣沙山。每年农历五月端阳,当地人有登山滑沙的习俗。传说,古代有位将领率兵出征,几万人马在这里宿营,一阵狂风卷来,全军被黄沙埋没,从此山内时闻鼓角声音,更增加了鸣沙山的神密感。还有传说此地古名渥洼地。相传汉武帝至此,风沙岭之间有野马飞驰而去,及有天马行空之说。《汉书》云:“马生渥洼水中”,汉《天马之歌》云:天马来,从西极。这些都给这沙漠长空增添了几多梦幻、缥缈、神密、传奇的色彩。

月牙泉因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它们同处一地,相互依偎,沙绕着泉,泉映着沙,遥想对应,和谐共处。月牙泉的美丽令人惊叹不止。在茫茫大沙漠中,有一弯弯月牙形清泉,南北宽不过50米,长约200米,它似一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大漠之中。月牙泉古称沙井,又名药泉,清代称月牙泉。月牙泉面积13。2亩,平均水深4。2米。水质甘洌,澄清如镜。流沙和泉水之间仅隔数十米。虽遇烈风而泉不被流沙而掩没,地处戈壁而泉水不浊不涸,这种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确为天下奇观。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的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呜,水以神而益秀,游人至此,感叹不绝,心旷神怡,确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清心”的真情实感。

为了上呜沙山看日出,我们特意起了个大早,四点钟就起床出发,约摸坐了近一个小时的车,我们就到了鸣沙山下。天还一片漆黑,而山下已是人流如织。我们首先领略了沙漠骑骆驼的滋味,每人按事先的号码,找到编好号的骆驼,由一名当地的中年女子牵着骆驼,沿着沙漠便道向前行进。我们一行几十人,组成了一支骆驼长队,沿着沙漠中的一条便道,在夜色中缓缓地行走着。骆驼脖子上的驼铃声,清脆而有节奏地响着,在苍茫的夜空,在茫茫的戈壁滩上回荡着,沙漠古道,驼铃声声,使人油然而生出一种大漠驼铃、苍凉悲壮的感觉。到了鸣沙山下,天还没亮。为了爬山,我们兴奋地脱下鞋袜,象小孩子一样尽情地在沙滩上奔跑嘻闹。人人都是那样地忘情,那样地惬意,好象忘却了世间的一切烦恼,全身心地投入到这欢乐的金色海洋。

游览鸣沙山最为有趣的是还是攀登主峰,并作滑沙游戏。主峰也不算太高,但是攀登起来却是很有难度。攀登上山可以从任何一个地方上,虽然有木梯,但是都很难上。登山的沙细,每每过膝,踩上去,软软的,滑滑的,有力使不上,每前进一步,还得后退半步,这样才能站得牢。虽然细沙粘满裤角,但是大家还是颇有兴趣的攀登着,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等到了山上,已经是汗流浃背了。

登上鸣沙山顶,我们盘坐在沙丘上,面向东方静静地等待着看日出,这和在海上看日出完全两样,倒也别有一番情趣。约摸过了半个多小时,只见东方出现一片鱼肚白的云彩,继而变成淡黄色,在淡黄色中突然冒出一个红红的火球,火球越来越大,在茫茫的沙漠间显得更加鲜亮火红。只一小会儿,东方就已朝霞满天,太阳绽开笑脸,象一个硕大的金色圆球悬挂在鸣沙山端,使鸣沙山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显得更加英姿焕发。那连绵不断的金黄色的鸣沙山更加层次分明。此时此景,我们这才领略到大漠孤日的真实意境了。这时山顶的人们欢腾雀跃,人们尽情地欣赏这油画般的景色。大家纷纷以初升的太阳为背景,拍照留念。我们一行的几个人还别有情趣地扛着山上的红旗,在敦煌的鸣沙山上集体合影,更显几分英雄本色。

在鸣沙山顶峰,又是一番天地。朝阳的金辉洒满沙山,我立在千古苍莽、万籁无声的戈壁滩上,极目无眺,昂首深思,怀古思今。只听山风猎猎,沙涛阵阵,耳边仿佛响起古代行旅在丝绸之路的驼铃之声,眼前呈现出张骞出使西域时的情景,那是一种兵士列队,古旗飘飘,膘马萧萧的壮观情景啊。历史已远,而黄沙仍在,沙鸣仍旧在。在沙漠之中的鸣沙山面前,我们显得如此眇小,在茫茫的宇宙间,我们都是匆匆过客。从几千年沙波荡漾里沉淀出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金黄色的情愫,此时此刻,我们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从而忘却红尘,忘却名利权势,一切一切都成为鸣沙山下的过眼烟云,成为静静聚积的沙层。鸣沙山,我希望每一个来到你面前的游客,都因顿悟“匆匆过客”的含义而由衷的感叹和无上的超脱,我们何不加倍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珍惜友谊,珍惜每一个相处的日子, 然后带着生命的沉重,与历史的责任,以及一种净化过的心境而缓缓离去。

鸣沙山沐浴着历史的风雨,目睹着时代的变迁,包容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为旅游者创造一片美丽的意境,留下一片深情的遥远的回忆。

从山上向下山滑沙板又是一次有趣的冒险行动,滑沙的滑板是一个人坐的,坐好后,两手要抓紧滑板的边沿,双脚登着滑板的前方,身体略向后倾,但一定要保持身体平衡,这样才不会歪倒。坐上滑板后,服务人员在后面轻轻一推,滑板就会顺着沙丘往下滑行,越滑越快,这时滑板磨擦沙的声音会越来越大,耳边响起雄壮的山风声,响起沙沙作响的沙子声,自有一番情趣。因为滑板和沙粒磨擦力的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相同,有时激昂,有时低沉,有时高亢,有时缓慢,有时美妙,有时似泣,有时象千军万马奔腾在战场,有时象潺潺流水飞流而下。这轰鸣声,象山歌、象号角,象和风,象细雨,在白云蓝天下,闪耀着金色灿烂的光芒,回响着美妙动人的乐章。

为了充分吃吃苦头,亲身体验一下滑的感受 ,慢慢闻听一下沙子的歌唱。我索性从几十米的沙山上来一个高空飞人的杂技表演。在大家的欢呼声中,我不用木滑板,直接从山顶上向下滑行,因为没有滑板的磨擦而产生的动力,身体下滑有一定的阻力,需要用手作划水状的向后划沙,这样身体才能保持平衡,不断加快下滑的速度。由于动作不协调,身体不平衡,我从山上往下滑的时候,态百出,简直象个大青蛙在沙丘上蠕动,引起同事们的一阵哄笑。这时眼尖手快的广电局张局长用摄相机把我态拍录下来,录制成光盘,现在慢慢欣赏后真的还忍不住地发笑。

二个多小时的沙漠揽胜,使我们大饱眼福,“大开沙戒”。返程的路上,我们又骑着骆驼,沿着走过的路,到月牙泉边游览一番,亲眼目睹了沙山环抱弯月形的清泉秀丽景观。根据导游小姐的提醒,我们还用月牙泉的水洗了一下脸,据说此水有变老返童,美容祛病等的功效哪。

随着近几年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西部省区注重大力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政府对风景区采取了各种建设和保护措施 ,使鸣沙山景区的面貌大为改观,并不断增添了新的旅游项目,如沙疗、涌滑沙、滑翔跳伞、骑骆遨游等,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揽胜。从连云港至新疆的陇海兰新沿线的各旅游城市还建立了旅游联动的协作关系,做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使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大漠驼铃,戈壁清泉。美哉,鸣沙山,秀哉月牙泉。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你这颗镶嵌在祖国西北的塞外明珠,将发射出更加璀灿的光彩。沙漠奇观的鸣沙山,让我陶醉,让我自豪,让我流连忘返。

本文已被编辑[白水黑糖]于2004-11-17 14:21:16修改过 

本文已被编辑[白水黑糖]于2004-11-17 14:23:49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苍梧客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白水黑糖点评:

此篇游记,别具一格,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鸣沙山的热爱之情。
如果不是再发作品,可推精华。以后发些再发作品。

文章评论共[1]个
白水黑糖-评论

不好意思,搞错了。以后多发首发作品。at:2004年11月17日 中午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