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西南大学,是强化基础的,自然免不了课堂学习。我们的课程不多,难度不大,每一门功课都是在愉快中学习的。文学课开课最多,备受青睐。上学期的古典文学进度很慢,只讲到建安文学。但老师讲的很细致,概述详尽,纲目清晰,重要篇章分析深刻,所以我还是觉得受益匪浅。下学期的现当代文学老师是北大的年轻博士,缺乏从教经验,学生多有不满,但是那或许得益于北大濡染的自由风格也别有个性,我依然喜欢。现当代文学还举行了一次班级讲课,分组进行,人人参与。我们那一组是讲余华的短篇《十八岁出门远行》,我负责情节结构部分,虽然不是我最喜欢的话题,但是讲的也还算顺利,至少为我的组员做好了铺垫。说到讲课,信息技术课基本上是以学生讲课的方式进行的,一则因为老师忙于科研,或许无暇备课;再则那就是老师的授课理念。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我讲过一次,仓促中还当过一次课堂主持。上机课,学习了很多实用技术,但是基础太差,熟练的不多。
哲学课是最受欢迎的,上学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老师用实例阐述理论,除却了枯燥,保留了深刻,每次课下都能赢得掌声一片。下学期是生态哲学老师讲哲学入门,怀疑的精神,批判的立场和边缘的姿态是我对哲学的印象,这三足鼎立的信念也必将支撑我自由生活。哲学是“问题学”,它不同于科学的知识化,而是提供问题,并且永远都是问题。比如“人是什么”的斯芬克斯之谜,虽说佛洛依德曾扬言自己是揭开谜底的人,但是那只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家之言,在哲学殿堂却仍在探讨,所以,怀疑的精神必不可少。一部哲学史就是一部批判史,哲学永远在路上。对“自明性的东西”进行反思,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把“质疑”视为主要任务,这才是哲学,哲学有自己坚定的立场。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家无疑要关注自己的时代,但也应该保持距离,以便获得旁观者的冷静。所以,哲学的边缘姿态也是必要的,并且是充满魅力的。大学者,大师之谓也。好的课堂必将由好的老师来造就,否则,再有趣的知识通过一副丧气的脸来诉说,也必将是味同嚼蜡。我是幸运的,本次哲学课碰到了一位很好的老师,他朝气蓬勃,魅力四射,我们被吸引了,迷住了,沉醉了。那是哲学的胜利。
英语课也比较多,因为这毕竟是我们的软肋所在。西大实行分级教学,很不幸,我是中级班,但我们的老师却很好。首先,他上课,我听得懂,其次,他的教学方法有效,我甚至还产生了兴趣,真是不可思议。对于英语,我已经舍不得放弃了,因为学习了这么多年,多少也有点感情了,所以以后我至少会保持一个不讨厌的心态,这个心态就是得益于我们的英语老师——温和亲切的林海明。我也去过高级班一次,那真是一次痛苦的经历。高级班老师是个老外,人还很帅,不开口,保持微笑的时候,我对他的印象很好,一开口,我就蒙了,完全就是没有歌词的旋律,根本听不懂。
课堂学习是学校安排,我常常称之为完成任务。真正的学习是在课外,是自由选择。
看自己喜欢的书,有最好的学习状态。我坚持每日诗一首,每天都是一首诗的生活信念,读了很多小诗,尤其是绝句。我钟爱绝句,因为绝句体制短小,容易记忆。诗歌领域,千古传颂者,绝句颇多。我也尝试了绝句创作,虽然鲜有佳篇,但是却熟悉了格律,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会绝句,律诗也就不难了。关于诗歌创作,一直有论争,有的主张格律为先,有的认为诗情为要,我赞同前者,先学格律,再运诗情。对于诗歌的学习,我主张三会,会欣赏,会朗诵,会创作。欣赏以分析为主,朗诵以铿锵为要,创作以达情为佳。诗歌朗诵,是学诗一法,古人有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的多了,自然就领会其奥妙了。诗歌讲究韵律,谱曲可唱,美声能读,音韵铿锵,滋味绵长。而且好的诗歌就是要读才能曲尽其妙,古人说,好文章 “掷地,有金石声”,评价诗歌,同样如此。金石之声如何入耳?朗诵使之然也。我一直比较注重对声音的美化,为的就是更好地学习诗歌。声音的美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艰苦却享受。抛却真声,而用假音,善于克制,臻于意境,这是一种艺术的追求。声音就是力量,传达的是内心的呼唤,开掘的当,意义非凡。学诗“三会”,朗诵是入门功夫,不可大意。
西大记忆,首在学习!
-全文完-
▷ 进入雪泥鸿爪1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