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日月山揽胜苍梧客

发表于-2004年11月16日 上午10:17评论-3条

日月山,并不是一座雄伟挺拔的大山,只是青藏高原上一座普通的土山。当年因为文成公主入藏经过这里,开创了民族团结的先河,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于是便有了红崖垒垒的日月山,有了碧波万顷的青海湖,有了含情脉脉的倒淌河,有了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感人故事。

日月山坐落在青海省湟源县西南,青海湖东岸, 长90公里,海拔最高为4877米,青藏公路通过的日月山口为海拔3520米,是青海湖东部的天然水坝。日月山属祁连山脉一支,它山峦起伏,峰岭叠嶂,主峰白雪皑皑,颇为壮观。日月山不是石头山,全是由红土履盖,处处红岩垒垒,象是一团团燃烧的火焰,所以唐朝故有“赤岭”之称。 日月山古时为中原通向西南地区和西域等地的要冲。据史料记载,北魏明帝神龟元年(公元420年),僧人宋云自洛阳西行求经,便是取道日月山前往天竺的。后来,文成公主经日月山赴吐蕃和亲形成的唐蕃古道,则一直是宋元各代甘青地区通往川藏一带的必经之路,成为中原汉族与少数民族友好往来的桥梁和纽带。

日月山历来是由内地去青海西部和西藏的咽喉通道,唐时为唐蕃的分界岭,是唐蕃通道上的重要边防关隘和贸易集市,公元734年唐与吐蕃遣使于此划界立碑, 在这里设立物资集散中心,主要交流茶叶和马匹,历史上称为“茶马互市”。并正式确定其为边防关隘,修筑过颇具盛名气的石宝城。

那年,我们来自黄海之滨的民主党派考察团一行,慕名游览了这座神奇的山峰。早上从省会西宁出发,汽车沿着逶迤的青藏公路向西飞驰,时而从人口密集的农牧民杂居的村落经过,时而在狭窄险要的峡谷中盘旋。我们还看到了为纪念当年修建青藏公路英雄建设者们而建造的纪念碑。我们从车窗向外眺望,山下是一大片、一大片金色的油菜田,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光,叫人心旷神怡,似乎千里之外都飘荡着它的清香。经过青峰翠峦、风景秀丽的湟源峡、日月峡,远远就看见了那高高的日月山。日月山口的南北各有1个乳峰,其形状似太阳和月亮。藏语叫日月山为“尼玛达哇”,蒙古语称“纳喇萨喇”,都是太阳和月亮的意思。逶迤的山岭挡住了西去的道路,不知不觉我们从一个金色的海洋驶进了一个红色的海洋,驶进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山顶的日月亭在向我们招手,我们似乎领略到日月山那深奥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和神奇的魔力。

在山下,我们并没有什么特殊感觉,越往上爬,越感到空气稀薄,气温下降,出现了耳朵什么也听不见的高原等反映。到了山顶,只见山上竖有一块写着“日月山垭口3520米”的标记。 山上有纪念文成公主进藏时路过这里的石碑, 还有两座古香古色的建筑物,名叫“日亭”和“月亭”。人们每到此处,都要下车登岭,俯望那尽收眼底的塞北风光。亭子造型具有浓厚的西藏族建筑风格,均为八角砖木结构,亭顶琉璃瓦,彩绘飞檐,上面有太阳和月亮的图案。亭子旁挂着一条条长幡,藏语叫“达土却合”。这是一种流行在青海的民间信仰物,用各色布或彩纸制成的小旗,上面印着喇嘛教文字真言或龙狮图案,经幡上的彩色条带象征着苍茫宇宙、蓝天、太阳和大地,祈祷人畜安康,庄稼丰收、万事吉祥,寄托着藏民们的种种美好愿望。亭内安放着山上发现的记载文成公主和亲的古碑和唐藩分界界石的底座,这是汉藏两个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

在日月山,陪同我们游览的西宁市民进负责人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七世纪初叶,藏王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建立了吐蕃王朝。他十分羡慕中原文化,早想与唐朝结为友好邻邦。公元640年,即唐贞观十四年,松赞干布派大相噶尔东赞为特使,以五千两黄金和成百种珍宝为聘礼,不辞艰辛,跋山涉水,专程来到长安,向唐王求婚。李世民审时度势,为搞好民族团结,沟通汉藏经济文化,毅然决定将年轻美貌、才艺双全的文成公主许配给松赞干布。公元641年,即唐贞十五年,唐太宗养室女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在唐朝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的护送下,端庄美丽的文成公主带着侍女、文士、太医、工匠,浩浩荡荡从长安出发,赴藏和亲。途经日月山时,回望长安,一股离愁悲感袭上心头,泪水夺眶而出。她想起临行时母亲赠的两面宝镜,名叫“金日”和“金月”,母亲关照她,如果想家心切,可掏出宝镜观看,就能望到长安,望到母亲,望到故乡和亲人。可是此时公主掏出镜子看时,里面什么也望不到。原来临行前,有人用瓦制的镜子把宝镜悄悄换掉了。公主伤心万分,大哭一场,泪水汇成了滔滔的大河,就是现在日月山下的倒淌河。公主一怒之下,摔碎了宝镜,宝镜就变成了现在碧波万顷的青海湖。文成公主强压内心的悲痛,怀着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情眷恋,以民族团结的大局为重,毅然踏上了西行前进的道路。用自己坚定的脚步,走出了一条史无前例的唐蕃古道。进藏以后,文成公主把汉朝的制碾、烧陶、酿酒、造纸等工艺以及医药、历算等科学知识传入吐蕃,从而促进了汉藏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民族团结。文成公主的壮举,毕竟成就了父亲的伟业,也拉近了藏汉的距离,谱写了民族团结的壮丽篇章。在山上的在“日亭”和“月亭”里,我们还看到,有不少无名人士供奉的小麦、青稞、碗豆以及清澈的雪水,山上还留有见证历史的“唐藩分界”的界石,上面抹着一块又一块的酥油,这些都饱含了藏胞们对文成公主朴实的感情和美好的愿望。据讲,在青海的玉树及西藏大昭寺至今还供奉着文成公主的塑像,让人们世世代代纪念这位为民族团结作出卓越贡献的历史杰出女性。

此时此刻,我站在日月山顶巅,站在标有3520米的垭口上,站在当年文成公主走过唐藩古道中,豪情激荡,思绪万千。任凭那粗犷的山风从我身边吹过,吹拂着我远离都市的喧嚣,使我仿佛走进一种纯静自然的美丽,走进一种净心悦目的意境, 使我忘却红尘,忘却名利,忘却困惑,使浮躁的心灵得到净化,使乏累的心态得到解脱,对美好的未来充满着希望。日月山虽然朴素无华,它没有陡峭的悬崖,没有挺拔的松柏,但它经过千百年风雪的磨砺,西部太阳的灼烤,变得更加稳重,更加健壮,更加雄伟挺拔。那红色的砂土充满着激情,象流淌着殷红色的血,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凝重、更加静谧、更加空旷、更加高远。如果说著名的唐蕃古道是一条民族友谊的长河 ,而神奇的日月山则是民族团结的桥梁,她象一首诗,一幅画,一支歌,源源流长。

俯瞰日月山脚下的倒淌河,更使人赏心悦目。她蜿蜒四十公里,象一条洁白的哈达,环绕着日月山。大诗人苏东坡的“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东”的诗句,就是描写这里的奇山异水。那清纯的倒淌河有着百折不挠的性格,有着少女般的温柔恬静,有着大海一样的深情,由东向西,缓缓地,静静地流着。她没有取宠的喧哗,没有排天的巨浪,只有一种温蜿的低诉,私语般的呢喃。她向着蓝天,向着雪山,向着太阳,坚贞不移,激流勇进。难怪西部藏民们都说,倒淌河是文成公主的眼泪汇成的,是一条温柔的河,思念的河,友谊的河,希望的河……

日月山不仅是一座富有传奇色彩的山,而且还是一座能充分体现季节变化的山。它是农业区和牧业区、季风和非季风、外流河湖区和内流河湖区的分界线,是黄土高原的最西边缘。山东和山西成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站在日月山向东眺望:东边是肥沃的湟水谷地,村落相连,良田漠漠,草木葱绿,菜花金黄, 一望无际的油菜田,像一块块金黄色的地毯,镶织在的青藏高原,恰似一幅塞上江南的清新图画;向西眺望:西边山峦起伏,白雪皑皑,茫茫原野,荒草猎猎,帐篷点点,群群羊群在蠕动,自有一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苍凉意境。出了日月山,就等于出塞,难怪旧时曾流传“过了日月山,眼泪流不干”的民谚。

日月山山上山下的气候也截然不同。我们从东面上山时,气候温和,只穿一件单衣,越往上走,越感到寒冷,到了山上竟飘起了雪花,大家只好穿上备用的毛衣和风衣。短短一个时辰,我们却经历了夏、秋、冬三个季节。一座山竟有这么大的时序景差,真是令人不可思议。难怪“山海经·大西荒经”称之日月山为“天枢”,乃“吴姬天门,日月所入之地”。相传,颛顼的重孙嘘掌管此山,指挥日月运行的次序,所以日月山才有了如此神奇的景观。

当我们沉浸在对日月山奇山奇景的感叹时,忽然被一阵悠扬的歌声所惊醒,那熟悉的、来自青藏高原的歌:“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她们的妈妈叫光明,啊,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歌声婉转悠扬,美丽动听,荡人心弦。这首充分表达各族人民共同心声的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在广袤的草原,巍峨的雪山,清澈的蓝天中,久久地回荡着……

神奇雄伟的日月山在歌声中更加神采飞扬,更加楚楚动人,更加令人流连忘返。

本文已被编辑[遥远的风铃]于2004-11-16 14:17:32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苍梧客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一剑霜寒十四州点评:

地理与人文总是浑然一体,好文

友情提示:段落前应空两格,请下次投稿时注意

白水黑糖点评: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观君之散文,突然想说:山不在高,有人则名。
今生可能无缘一登日月山,有此文足矣!

遥远的风铃点评:

这样重新编辑以后是不是好一些?

文章评论共[3]个
沧浪-评论

好山好水出好人么at:2004年11月16日 中午1:07

苍梧客-评论

  作者有话:有好马还得有伯乐,有拙文还得有编辑的编著,因电脑发稿会将原来格式打乱,这样经编辑一加工,好看多了,谢谢编辑,谢谢众位大家指点厚爱!at:2004年11月16日 下午3:07

素凡-评论

令人神往的地方at:2004年11月16日 下午6:02